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9374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其功             伐:夸耀
B.争宠而心其能             害:害怕
C.赵不             内:通“纳”,接纳
D.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娴辞令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谗之曰       不如善遇之
C.信见疑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遂自投汨罗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司马迁《史记》)

1.《鸿门宴》出自《史记》。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________,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使用“鸿门宴”这个词通常指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如也 _________   (2)吏民,封府库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是什么句式?
2024-08-11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及休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直,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帝尝引,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曰欢,何自戚戚,不逐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吾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吾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计耳,非为身也。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有删改)

【注】①翕:读“xī”,和顺,合拢,收敛。②嵩:萧嵩,唐朝丞相,军事家。③峭直:严正刚直。④讦:读“jié”,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休事或折正嵩             临:动词,面对
B.帝尝猎苑中                    游:动词,游玩
C.帝尝引                           鉴:名词作动词,照镜子
D.不逐                           去:动词,离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翕宜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
B.嵩休柔易,故荐之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帝尝游猎苑中,大张乐            知尔,则何以哉
D.吾退思天下,寝必安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用韩休,为社稷计耳,非为身也。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讲述了郑国在晋、秦两国围攻下,通过烛之武的智慧和外交手段成功解围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烛之武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烛之武以理服人,巧妙地说服秦伯退兵,体现了“以智取胜”的策略。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推荐3】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B.以乱整,不武 (替代)
C.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D.因人之力而之 (使……衰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济而夕设版焉  ②既封郑
B.①晋函陵   ②与郑人
C.①若郑而有益于君  ②烛之武退秦师
D.①且君尝为晋君矣  ②邻之,君之薄也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共其乏困B.焉用亡郑以陪邻
C.秦伯说D.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也已B.舍郑以为东道主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D.微夫人之不及此
5.翻译以下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2024-09-12更新 | 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