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937318
阅读《我的母亲》(节选),完成小题。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事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B.“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一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三姐是母亲的得力助手。
C.文中作者将自己比拟为插在瓶中的花草,“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D.文章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饱含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2)那个凄惨的除夕夜,作者连用了哪四个传神的动词写母亲?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3)我们能看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老师!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开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忆旧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央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好在,他终归识字,厚有文化。乡村其实最为明晓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能带来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所必需: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枯荣,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枯荣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他写的一本名为《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读下来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如流水般在干涸的沙地上蜿蜒涓涓,奔袭挣脱,流着可谓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头发白了;我们步入中年了,老师身体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那些学生,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早已忘却的过往。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教语文。在一个酷暑天,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令人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要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而然,教室里那一天是空落闲置,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还反问老师,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半天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忙,又有什么错?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着同学们逃课正合了校规宪法,适合了人情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口无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在这次见老师时,面对这位耄耋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才执意地告别离去,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工作在外,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虽然他一生坎坷,到了年老,却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衍出一片树木林地。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起身;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看他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行走的一棵年迈的老树。直至他在村头渐缓地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自己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说不出他哪儿不凡,可就是觉得他不凡。也许这个世界本身,是凡人才拥有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1.开头第一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第⑤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
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那些学生,过着忆旧的生活。
3.文中的张梦庚老师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4.文章的标题“老师!老师!”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
5.文章第⑦段说“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结合文章内容,简述“我”因为什么事内疚?这篇文章中的“我”给了你哪些启示?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1)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2)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3)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5)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的心情,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6)但是南宋朝廷毕竟是将他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辛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倒是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7)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8)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愁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

(9)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_________。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两项是(     
A.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辛弃疾独特的历史地位。
B.第7段描述辛弃疾在乡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说明辛弃疾很享受这种生活。
C.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D.本文皆为实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代词人的形象,完全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辛弃疾。
E.本文语言富于形象性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3.本文第4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4.根据文意,补全文章最后一段空白处内容,并阐明你的理由。要求:不超过五个字。
5.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最近要举办古今名人展,请你为辛弃疾写一则推荐词。要求:体现辛弃疾个人特色,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字数80字左右。
2024-07-1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驴耳朵豆角

这一天,九十七岁的老母亲对我说,想吃一锅鲜清焖驴耳朵豆角。

于是,我匆匆从农贸市场淘换来淘换去,终于淘换到了驴耳朵豆角。妻子赶紧择边洗净、横切竖丝,然后热锅尬汤、爆火放油,佐以五花肉,配以葱姜蒜,也就有半个点儿,连同暄腾腾的杨镇戗面高庄馒头,一块端到了母亲面前。

母亲只尝了一口,皱了皱眉,就放下了筷子。

我赶紧问,咋地?

母亲说,不咋地。不是那个味儿。

我问,是哪个味儿?

母亲脸色沉下来,那个味儿你难道忘了?

那些岁月,那个味道,我如何忘得了?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那时的母亲也就四十七八岁。她从陈年的葫芦头里倒出十几粒驴耳朵豆角籽。豆角籽是扁的、鼓的、椭圆形,浑身黑色却镶一道白边儿。黑豆角籽被放进一只白瓷碟子里,并不贮水,而是用一块旧蓝碎花软布,蘸湿了,蒙在碟子上,像孵小鸡。每天她要将蓝碎花布用清水涮一涮,再蒙上。这样大概过了五六天,豆角籽肿胀了,发胖了,那还不够。直待豆角籽破开,吐出雀舌一样的嫩芽儿,才开始播种。

播种是穴播。母亲沿着篱笆的里边,隔三尺开外挖一个水桶大小深浅的坑,然后填上鸡粪与猪粪与羊粪与驴粪与狗粪,上面压上黄土,足足地浇上两桶水,却并不急于下种。待水气下沉,湿气上返时,才播下种子。每穴只播两三粒,共十几穴,一周遭的篱笆也就种齐了。

初时我常常蹲下去看,种子很沉得住气,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几乎怀疑,在碟子里咧嘴的嫩芽是否会蔫回去。就在一天清晨,阳光透过篱笆照进来,那一穴黄土忽然有了松动,一小片土盖翘着支棱起来。下面竟是三棵幼芽,头钩状,浅绿;身体胖墩墩,豆黄;下半身柱形,白色。像两个稚气的问号,共同撑起一面天窗。很快,这面天窗就被幼苗掀翻。

幼苗先是锥形,叶子是尖尖的,像绿色的剑,直指青天。几天以后,叶子成对成对出现,如孪生的姐妹,傲然不群。尔后扶摇生长,纤细的茎丝儿不断抽长、延伸、探索、攀援,一对一对圆圆的叶子紧随其后,步伐跟得很紧很紧。每一对叶子的根部,都是一条分枝,每一条分枝的叶子,都掩映一簇花朵。花朵蓝盈盈的,开放状如蓝蝴蝶,造型美如兰花指。每一朵花朵凋谢后,驴耳朵豆角就钻出来。

驴耳朵豆角真像驴耳朵。长,恰到好处,宽,比例适宜。周边一道紫边绿线,中间凹凸肉厚肥实。这种豆角很低调,不像五月鲜地豆那样先声夺人,也不像白不老豆角那样故作清白,更不像十八粒架豆那样垂垂挂挂,显摆显摆。当其它豆角相继谢世后,驴耳朵豆角在秋头子上才热闹起来。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中午从生产队地里收工回来,未进栅栏门,先从当街用胳膊夹一个棒秸拖进院来,然后从土窗台上摸出钥匙,点脚儿开门。棒秸这才被她放下,先点火,后刷锅,然后舀棒子面,掺水和面。往锅里添一瓢水,往灶里攘一把柴。迅即奔出门外,钻进稠得不能再稠的绿豆角秧中去了。只一小会儿,她就兜了一大衣襟驴耳朵豆角。这时,锅底的水似开未开,灶膛里的火似灭未灭。她又往灶里续了柴,将那一片一片豆角,从脊背一掐,老丝儿绕成一卷一圈,纷纷跌落在她脚背上。然后用手一振,抛入锅底。这时,棒子面也醒好了,锅也热了,“啪!啪!啪!”顺锅沿儿于豆角上面,贴一溜玉米面饽饽。此时,倘火从灶里燃出来,手又沾着棒子面,母亲只是屈脚将柴火往灶门里一蹚,手里照样干活,其动作干净利落像个武林高手,锅里活儿完毕,扣上锅盖,周围用手巾、抹布圈严,压上瓦盆。再往灶里填上一大掐子棒骨,这才搬梯子上房,趁锅冒大气、等待饭熟的时间,将白薯干翻晾一遍。

母亲下房来时,揭开锅盖。锅底,青色的驴耳朵豆角,散发着淡淡清香;四周,黄灿灿玉米面饼子,定格着母亲的指痕。母亲将驴耳朵豆角捞出,用凉水一过。然后在上面撒一小把盐,用筷子一拌。锅底的余温仍可利用,添两瓢水,抓三捧糠,掺一小碗白薯面,兑半桶泄水,猪也饿得“咣、咣、咣”用嘴头子狂拱猪圈门子。

母亲嘴嚼着饼子,生产队上工的钟“当、当、当”又敲响了。

弟弟很懂事,听母亲说驴耳朵豆角不是那个味儿,特特从自己开垦的十边地上揪下紫边的驴耳朵豆角,不搁油,只放盐,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法炮制了一回。

母亲这回尝了,点点头,就是这个味儿。

我尝了,直咧嘴,顺口说出,又苦又涩!

母亲又沉下脸来,不苦不涩,那还叫驴耳朵豆角吗?

是啊是啊,生活中假如没有苦涩,那还叫生活吗?

(选自《光明日报》,有修改)

(1)如何理解题目“驴耳朵豆角”的作用与含义?
(2)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一次和第三次做驴耳朵豆角,写法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为什么会提到“五月鲜地豆”“白不老豆角”“十八粒架豆”?
(5)文章结尾说“生活中假如没有苦涩,那还叫生活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4-06-28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