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8847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红红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把我赘得发疼: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一时愣住,只胡乱应道:你说呢?”“你说,你说,你一定要说。她固执地扳住我不放。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混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噤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一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和翠绿的小白菜,和红艳欲滴的小杨花萝卜,全幅上还绣了许多别的令人惊讶赞叹的东西,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忽然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就送给你。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是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她总是告诉我当年的肴肉和汤包怎么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视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地关上箱子,藏好钥匙。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不忍飞去。

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的?我不是一个和千万母亲一样安分的母亲吗?我不是把属于女孩的羽衣收拾得极为秘密吗?我在什么时候泄漏了自己呢?在我的书桌底下放着一个被人弃置的木质砧板,我一直想把它挂起来当一幅画,那真该是一幅庄严的,那样承受过万万千千生活的刀痕和凿印的,但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也没有把它挂出来……天下的母亲不都是那样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吗?不都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吗?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母亲的羽衣》,有删改)

1.文中第3段中母亲幼时的生活境况如何?
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下的母亲不都是那样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吗?”一句的含义。
3.结尾处,作者想对女儿说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联系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上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光。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光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得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2.有人认为,文中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3.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它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4.文章题目叫“冬天”,而文中却无一句描写冬天的语句,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5.全文由三幅画面构成,请你写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并就其中某一幅画面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2024-08-04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我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     )着,(     )着嘴唇,手(     )着门框,(     )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节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1.下列选项与选文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A.《茶馆》B.《龙须沟》C.《济南的冬天》D.《骆驼祥子》
2.下列选项对母亲的“一串串的眼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儿子求学不易、生活艰辛而感慨B.因儿子的孝顺而感到幸福
C.因儿子终于求学成功而欣慰D.因自己对儿子的付出而感到委屈
3.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挣扎         B.挣扎         
C.支撑         D.支撑         
4.文中画线句子描写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神态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5.下列选项不属于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A.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B.母亲忍痛割爱,送女儿出嫁
C.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D.庚子年战乱保护儿女
2024-05-0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孙道荣

①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下一看,果然衣服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于是我喊儿子到一楼林老太太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了,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②一楼的林老太太,性格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奇怪的是,儿子倒跟她挺投缘。有一天刮大风,晾在阳台上的一件衣服被刮到了一楼院子里,我看到衣服离院子的栅栏不远,就让儿子拿根竹竿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外挑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了一跳。我站在阳台上,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进来拿吧。”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时,都是儿子去捡。

③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儿,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我告诫儿子:“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她。”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的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能看看孙子的照片,总是见不到面。”

④关于林老太太,我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少回来。她老伴去世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她的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人联系越来越少,人也变得越来越孤僻。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一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⑤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上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有童声,也有很苍老的声音。

⑥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我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⑦社区工作人员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里面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内容基本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在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⑧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唯一的一点期盼。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林奶奶的儿子出国是因为林奶奶性格孤僻,不太好说话。
B.“我”的儿子因多次去楼下林奶奶家捡拾掉下去的衣物,与林奶奶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被林奶奶称为“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C.“我”的儿子到楼下林奶奶家去取被风吹落的衣服的同时,也给林奶奶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快乐和期盼。
D.在林奶奶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的到来是最好的礼物,表现了林奶奶渴望亲情、渴望爱的强烈感情。
E.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和林奶奶的感情不好,所以不想帮助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2.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从叙述方式的角度看,第④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请你为社区宣传橱窗写一封“关爱留守老人”倡议书。
2024-07-31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