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850466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

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③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民族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惟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④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⑤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⑥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

——选自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传统”的是(     
A.民族服饰B.叶落归根
C.天安门D.琴棋书画
2.下列选项中,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     
A.文化传统是社会稳定、国家巩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文化传统是不能改变的。
B.文化传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无处不在的。
C.文化传统不仅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它自身也会推陈出新。
D.文化传统具有实践性,以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体现出来。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阐述“文化传统”变动的原因的是(     
A.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
B.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C.文化传统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D.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
4.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段②用比较的方法,界定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指出了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B.选段③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分析了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C.选段⑥指出文化传统会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从而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让人觉得很陌生。
D.选文介绍了文化传统的本质,谈了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分析了文化传统产生变异的原因等问题,抓住了问题前后的逻辑联系,逐层深入,条理井然。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语言媒体都以语言媒介为基础。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只有声波这一种语言媒介,之后逐步能够使用光波和电波作为语言媒介。网络时代集语言媒体之大全,集语言装备之大全,是语言技术、语言生活发展的历史制高点。人类应站在这一历史制高点上,全面规划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系统解决其中的相关问题。

网络媒体是网络时代的突出表现,其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类是伴随网络而生的各种新媒体,如网络新闻、微视频等。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人类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负载方式几乎都可以进入互联网,而且全媒体又逐渐发展为融媒体,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人类的语言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一,语言交际的技术性越来越强。人类现在的交际已经更多地依赖计算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传统的人与人的直接交际模式正在快速减小,新兴的人——机——人的交际模式正发展为主要交际模式。社会需要拥有处理声波、光波、电波的语言技术、语言产品及相关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体系,还需要拥有与之相关的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

其二,过好虚实两个空间的语言生活。网络不仅产生了网络媒体,还为人类在现实空间之外建造了一个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使用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产品,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PPT制作、微视频等,写字的机会变少了,键盘打字、触屏写字及屏幕阅读逐渐成为新习惯。而网络新媒体的碎片化倾向和自媒体性质也会影响人类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思维习惯,且需要更高的判断信息真假的能力。在互联网+的今天,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使得虚拟空间的虚拟性极大减弱,虚实两个空间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新特点。

其三,妥善处理好信息边缘化问题。网络时代最大的不公平是信息获取的不公平,最大的危机是被信息边缘化。要关注信息技术不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要关注较少上网、较少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力,加强公民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除各种信息鸿沟,构建信息沟通无障碍的社会。

回首中国媒介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印刷术虽是中国发明的,但是在享用印刷术带来的成果方面,中国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声媒体在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一直在跨越式地追赶。中国今日的网络技术及网络的应用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当此关头,应全面规范中国的网络语言使用,争取网络技术领域、中国网络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为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中国能够领跑在第一方阵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李宇明《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媒介物有声波、光波、电波等,它们都是建立在各种语言媒体基础之上的。
B.网络媒体是网络时代的突出表现,人类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负载方式都已经进入了网络。
C.网络媒体信息呈现出“碎片化”倾向和“自媒体”性质,这会影响到人类的语言使用习惯。
D.在“互联网+”的今天,虚实两个空间已重合,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新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指出网络媒体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来源,从中可见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
B.文章不仅指出被信息边缘化是网络时代最大的危机,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举措。
C.文章从媒介的发展史和网络时代特点这两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及其相关问题。
D.文章在论述网络语言的发展中,通过与传统媒体的比较,阐明了众多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交际的“技术性”越来越强,将促进相关语言技术、语言产品及相关体系、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的发展。
B.网络产生了网络媒体,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而“人——机——人”交际模式正发展为主要交际模式。
C.中国虽然发明了印刷术,但没有享受到印刷术带来的成果,而且在有声媒体发展上相对滞后,一直在追赶。
D.中国应抓住网络时代的机遇和优势,全面规范网络语言使用,争取网络技术领域和网络媒体的国际话语权。
2024-05-1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①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有时也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彼此不劳唇舌,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互相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夫子以为至理,我却以为孟浪。

②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长波和短波都不能替他们传递消息。

③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的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把香的认作香,臭的认作臭,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的。在粗浅的境界上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上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④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

⑤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火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究是人间最孤寂者。

⑥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他感受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一起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⑦从历史看,诗人中很少有成功的恋爱者。布朗宁最幸运,能够把世人看不见的那半边月亮留给他的爱人看。此外呢?玛丽·雪莱也算是一个近于理想的人物了,哪一个妻子曾经像她那样了解而且尊敬一个空想者的幻梦?但是雪莱在那不勒斯所做的感伤诗,却有藏着不让她看的必要。人的心灵本来都有不可渗透的一部分,这在恋爱者中间也不能避免。

⑧连恋爱者中间,心灵也是这样不可互相渗透,遑论其他!莫里斯·梅特林克说,有人告诉过他:我和我的妹妹在一块住了二十年之久,到我的母亲临死的那一顷刻,我才第一次看见了她。这实在是一句妙语。我们身旁都围着许多相识的人,其实我们何尝看见他们,他们又何尝看见我们呢?

⑨一位西班牙诗人说得好:人在投胎之前就被定了罪的。个个人面上都蒙着一层网,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揭开。人是以寂寞为苦的动物,而人的寂寞最不易被打破,隔着一层肉,如隔一层壁,人是生来就注定要关在这种天然的囚牢里面啊!

(选自《读者》2023年第3期)

1.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
B.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
C.哪一个妻子曾经像她那样了解而且尊敬一个空想者的幻梦?
D.人是以寂寞为苦的动物,而人的寂寞最不易被打破。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旨在说明人与人之间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的。
B.第④段中,作者将常人和诗人进行对比,说明了常人比诗人更加敏锐、细腻,更容易关注到“毫厘差别”。
C.第⑦段中,作者说“诗人中很少有成功的恋爱者”,说明诗人很难被人知解,强调了诗人的“最孤寂”。
D.第⑧段中,作者说梅特林克的话“实在是一句妙语”,是因为此话印证了作者的看法:相识未必“看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作者认为诗人是“人间最孤寂者”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感觉上更加敏锐、微细,想象力更加丰富。
B.常人感觉迟钝,不能真正知解诗人知解的境界。
C.在表现事物时,诗人能够刻画出事物间的精微差别。
D.人的心灵在彻底了解处是不能够互相渗透的。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粗浅的境界比微妙的境界更容易渗透到心灵。
B.彻底了解一个人很难,我们很少能真正“看见”对方。
C.一般人对事物的知解比较粗浅。
D.诗人耐得住孤寂,是因为他们有着超强的想象力。
2024-03-10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走向明天的三峡文化

李禹阶

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作为连接长江流域上下游的咽喉要道,三峡是串接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游荆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国东西部人类文化与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而峡江两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现,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峡百里画廊,构成三峡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三峡盛产的盐、丹资源,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故人们以之为中心,形成富有盐丹资源文化特点的三峡文化与社会生活特色。由于山高峡急、岭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当地民众生存条件艰辛,性格耿直剽悍。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么一种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独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秘山水文化和盐丹资源文化的结合体。

从商周时期的巴族开始,三峡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自两千多年前秦灭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明清以来,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规模移民,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国内其他区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几千年来,由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内涵一直保持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主线与传统。

在三峡神秘山水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霞蔚虹霓,常常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源自三峡的巫文化、易理哲学与山水文学,均与这种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关。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题材而至今为人思念;唐代诗人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将巫山云比之沧海水,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正是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产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浓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涡漩千回百转,惊心动魄,又使得诗人游子望而生悲:在三峡的山水文学、易理哲学,乃至纤夫的川江号子之中,常常表现出那种悲怆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来流传甚多的三峡咏猿诗。如唐代诗人杨炯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高适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元人赵孟颊古今离恨拔难平,惆怅峡猿声等,皆借猿的悲鸣声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与境遇。因此,在三峡文化中,奇幻山水产生的浪漫主义与万丈狂涛、千回百转的惊心动魄共同组成了其人文情怀的特性,使浪漫性与沉郁性、悲怆性同在。

1.下列关于三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B.三峡文化具有盐丹资源文化的特点,是与三峡盐、丹资源丰富且人们以之为中心密不可分的。
C.三峡文化自开始形成起就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交融,但是几千年来,它的基本文化内涵却一直得到保持。
D.三峡文化历史悠久,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巴族,它是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巴、蜀、楚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峡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和特征鲜明等三大特点。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峡地区艰险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存条件,养育了当地民众耿直剽悍的性格。
C.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的题材,与三峡神秘的山水带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有关。
D.明清以来,三峡地区的民众因为移民而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但三峡文化仍保持了稳定的文化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三峡雄、壮、险、奇的自然景观,三峡山水文化中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
B.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张开它的双臂,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这使得三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C.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滋润着诗人,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样的千古名句,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
D.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激发了诗人游子的热情,比如,唐代诗人高适就借“巫峡啼猿”来抒发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4.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三峡文化因其奇幻山水的浪漫主义与万丈狂涛的惊心动魄,而富于人文情怀,使浪漫性与沉郁性、悲怆性同在。
B.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
C.三峡的山水文学、易理哲学,乃至纤夫的川江号子之中,常常表现出那种浪漫情怀。
D.三峡的独特山水,产生了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浓郁深厚的人文特色,这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