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4916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已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文章第一段写到“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和“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有何作用?
2.从文章第二段能看出成名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章第六段的心理描写可谓精彩绝伦,请细读课文,找出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句子,将各阶段的心理概括为一个字,依次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篇明明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作者却为其安排了一个喜剧结局,你认为这样做有何用意?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而望   跂:提起脚后跟
B.声非加   疾:急速,猛烈,这里指声音宏大
C.舆马者   假:凭借,借助
D.而江河   绝:断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思矣B.登高
C.臂非加长也,见者远D.顺风
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借助外在的人或物。
B.选段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选段重点论述的道理。
D.学习要“善假于物”,进而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品德。
4.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的收获大。
B.我曾经整天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的收获大。
C.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的收获大。
D.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一会儿向别人学,一会儿自己思考的收获大。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遽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②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浮屠:佛教。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节选自《白居易传》)

文本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节选自《〈琵琶行〉并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B.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C.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D.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2.下列对文本二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B.转徙于江湖间:辗转迁徙
C.予出官二年:离家出头做官D.以赠之:作歌
3.文本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下面四句分别表现了乐声的不同特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1)大弦嘈嘈如急雨                             (2)小弦切切如私语
(3)间关莺语花底滑                             (4)幽咽泉流冰下难
A.轻细 流畅 冷涩 粗重B.流畅 冷涩 轻细 粗重
C.流畅 轻细 粗重 冷涩D.粗重 轻细 流畅 冷涩
4.对下列文句所用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低眉信手续续弹 ② 主人下马客在船 ③ 举酒欲饮无管弦
④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一生历任各种官职,在贬为江州司马之前,他先是被朝廷授任翰林学士,后因诗歌创作受到皇帝喜爱,被授任校书郎一职。
6.下列对文本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B.这部分文字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可感,不仅写出了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亢、低回与呜咽,而且写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复杂而有层次,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属于正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让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D.诗文中的琵琶女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艺术家,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2024-04-21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屈平既,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节选自《屈原列传》)

文段二: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遣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雎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是(     
A.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
B.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
C.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
D.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绌,同“黜”,指罢免官职,与之意同的还有“罢”“夺”“去”“擢”等词语。
B.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从”意思不相同。
C.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屈原列传》中“厚币委质事楚”的“质”意思不相同。
D.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意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想赴会,但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
B.昭雎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秦国一事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最终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在秦国人被扣留。
C.楚怀王从秦逃跑却被发现,秦国人封锁通往楚国的路,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怀王最后被秦国人追上。
D.楚怀王发病去世后,楚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对其死感到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
5.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例。
2024-05-05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