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古代白话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 题号:236434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材料二】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1.材料中加点词语的注音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yī):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B.(cù):皱眉头。
C.两靥(yè):两边面颊上的酒窝。
D.些(xǔ):也许,可能。
2.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的视角,展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礼俗文化。
B.材料通过心理、动作、外貌、语言描写的手法,表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清高气傲的性格特点。
C.林黛玉细心自尊的性格缘于她母亲去世,投奔外祖母家,有寄人篱下之感。
D.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手法。刻画出了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娇柔妩媚的神韵。
3.根据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表现了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愁容满面,并不出众。
B.“闲静时如妙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中的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林黛玉的秀丽柔弱、楚楚动人。
C.“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引用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以及美女西施的典故,表现了林黛玉聪颖过人,才貌绝代。
D.在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聪慧灵秀,病弱娇美,心生爱怜,有强烈的似曾相识之感。
4.贾母问黛玉念何书,宝玉也问了相同的问题,为什么黛玉前后两次回答不一致?请结合原文说出理由。
【知识点】 古代白话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处于弱者的人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2.文中哪句话能够表现出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和能说会道?
3.王熙凤见到黛玉后说的那句话有几层意思?分别有什么作用?
2024-08-25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姑娘们”是指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
B.黛玉的“母亲”是贾敏。
C.“大舅贾赦”的夫人是邢夫人。
D.黛玉的“二舅”是贾政。
2.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衬托的手法,通过他人的反应塑造王熙凤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鲜活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B.贾母称王熙凤为“凤辣子”,戏谑中描绘出她和贾母的关系,既暗示了她泼辣的性格,同时也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
C.王熙凤亲自为贾母捧茶捧果,这一描写刻画了凤姐圆滑世故、善于逢迎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批判之情。
D.王熙凤集各种宝物于一身。文章用很多笔墨来描写她的穿着打扮,既写出了她的美丽动人,又写出王熙凤的庸俗市侩。
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刻画王熙凤时,采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可谓细致入微。
B.作者把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贾母接见林黛玉的场面上,是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C.选文主要表现了王熙凤精明能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征。
D.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王熙凤彩绣辉煌的打扮,暴露了她美丽外表背后的低俗之气。
4.第一段划线句中两个“忙”字,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5.选文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2024-08-04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剃刀侠

木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
2024-07-30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