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227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成山        积:堆积B.圣心   备:具有
C.无以千里     至:达到D.金石可   镂:镂空

(2)下列各项中,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B.水滴石穿C.矢志不渝D.持之以恒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题。

于颍,字颍长,南直隶金坛县人。崇祯辛未进士,知陕之西安府,以事罢官。寻复起为尚书工部郎,知绍兴府。越人最重水利。崇祯之末适苦旱,左都御史刘公宗周家居,谓惟通麻溪坝,更于坝之上流通之。愚民挟形家之言,阻之万方,极口詈刘公。颍乃捕萧之梗令者,杖而梏之,事得集。既集,连年虽大旱不为灾,民乃翕然更诵颍。颍虽为太守,然每事必咨于刘公,若弟子者

乙酉,王师入杭,刘公绝粒,颍亦入云门山中观变通。守张愫以城迎降,贝勒即令之知绍兴府。会义兴伯以苍头军起,斩张愫。遗民迎公,颍驰至,望城哭。城中人曰:于公来,吾事济矣!萧之新令陈瀛出谒,颍执之。贝勒之使以榜至颍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颍以五百人夜赴固陵,王师在西岸,未之知也。颍兵无甲,乃借絮衣于固陵之民各一,冲潮径渡。萧人陈振东为之导,尽驱西岸之船而东。至中流,王师始知之,则无所得船。颍军上东岸,大噪,遂画江而守。

监国至越,颍自为一营,守渔浦。时正兵为方、王二家,义兵为孙、熊、章、郑、钱、沉六家,而颍参处其间。然内外交讧,争兵争饷,颍以守土臣悉力支拄。王之仁尤恶公。一日,会于潭头,语次,之仁拔剑拟颍,马士英以身蔽颍得免。已而闻王师且自海道至,乃移颖守三江口。颍先已三疏辞官,不许,至是连章陈危急。而方兵走,列戍溃,颍扈从不及,乃由海道还京口,杜门不出。己亥,王师入江,京口失守,缙绅以及诸生云集其营,颍独以事未可知,避之山中。及师退,京口士大夫之祸最烈,而颍高卧竟无恙。

(《鲒埼亭集卷一》)

【注】①萧:杭州。②王师:清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颍乃捕萧之令者  梗:阻挠
B.而颍高卧无恙  竟:最终
C.王之仁恶公  尤:怨恨
D.吾事矣  济:成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贝勒之使/以榜至/颍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
B.贝勒之使/以榜至/颍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
C.贝勒之使以榜至/颍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
D.贝勒之使以榜至/颍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颍顾全大局,竭尽全力。各方势力不和,矛盾重重,于颍从中调和,面对王之仁的挑衅,毫不畏惧,坚决斗争,危急时刻不退缩。
B.于颍处事果断,为民造福。面对阻挠兴修水利的愚民,于颍果断抓捕阻挠法令实施的人,并对其进行惩罚,从而使得事情成功,解决了旱灾危害。
C.于颍善于用兵,不负众望。当百姓迎请于颍出山之后,他抓陈瀛和使者,带领军队渡江把西岸的船都驱赶到东岸,从而使西岸无船,得以画江而守。
D.于颍静观时变,明哲保身。王师入杭州,于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观察局势变化;京口失守后,于颍没有从众,而是避入山中,静观其变。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颍虽为太守,然每事必咨于刘公,若弟子者。
(2)颍以五百人夜赴固陵,王师在西岸,未之知也。
2024-04-2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褒禅山记

[宋]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窈然:深远
C.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穷尽
D.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碑文的考察和探究,认为现在的褒禅山以前可能被人称作“花山”。
B.作者反思自己没能尽情享受到游览乐趣,其根本原因是太依赖外物的帮助。
C.作者认为做事情,“志”“力”“物”是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D.作者认为做学问要效法古人,一定要深入广泛探究,深思慎取方能有所收获。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应尽“志”,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C.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借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平坦并且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会多,作者借此比喻如果以此态度去治学,其学问就难有深度和广度。
2024-05-08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初,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陆生至,尉佗结、箕倨见陆生。陆生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族、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威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也。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耳,何乃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留陆生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帝大悦,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曰A越B中C无D足E与F语G至H生I来J令K我L日M闻N所O不P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檄”,是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的官方文书,在文中是发布文告晓示的意思。
B.“箕倨”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姿,与《荆轲刺秦王》“箕踞以骂曰”的“箕踞”含义相同。
C.“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D.“谢”在文中的意思是“谢罪”,与《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的“谢”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尉任器将死之时,嘱托赵佗可在南越据险立国,并假借朝廷名义,发给赵佗委任书,让其接替自己职务,管辖南越。
B.秦亡之后,赵佗夺取部分土地,自立为南越王,在陆贾刚到南越之时,他并未以礼相待。
C.陆贾主要从赵佗家庭、汉和南越力量对比等角度说服赵佗臣服汉朝,语带威胁,赵佗听后胆颤心惊。
D.赵佗钦佩陆贾的见识和才华,不仅盛情款待他,还送上丰厚的礼物。最终归附汉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