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0578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威尼斯船夫

林清玄

①漫步威尼斯的时候,正好月在下弦。

②威尼斯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都,禁止一切车子通行,到了夜间就是船和行人的天下了。威尼斯的船有三种:一种是大型的豪华游轮,一种是小型的汽艇,最后一种是游船。

③游船的摆渡人才是真正的船夫,他们靠着一枝篙和一枝桨,不但能行走在波浪汹涌的海面,还能穿行在细小的河道。他们十分从容,微笑地一撑篙,小船就以优美的弧形划破静寂的河面。

④打从撑船的那一刻起,船夫就轻声唱起意大利民谣露娜。他说:露娜是意大利语中月亮的意思,它歌唱爱情的美丽能像月亮那样永久而光明。唱到一半,他突然停住,指着河边的一幢小屋说:这是马可·波罗的故居,你知道马可·波罗吗?到过你们中国的。我们连忙点头称是。

⑤船夫说:马可·波罗是个伟大的探险家,曾做过你们中国的官,他写的中国游记使欧洲人普遍知道在东方还有那样一个伟大的文明。我还要感谢马可·波罗,因为他从中国带回来许多吃面条的方法,现在我们有意大利面。

你觉得中国面好吃,还是意大利面?船夫问。

味道很不同,但一样好吃。我说。我们就相顾大笑。

⑧船夫很自豪地说:人们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北方的威尼斯’,说泰国曼谷是‘东方的威尼斯’,但威尼斯就是威尼斯,是无可取代的。我想,这句话可以肯定。当我们到过阿姆斯特丹和曼谷以后,才知道威尼斯的水色是唯一的,这种感觉不是别的,只是气氛。威尼斯的整个气氛不只是美丽的城和流畅清澈的水,应该还包括它有可爱的船夫。

⑨下船后,走远了回头,看到船夫在月色下竖起长篙,独自坐在岸边,而别处的歌声又在月光中轻轻地飘荡起来了。

(有删改)

1.威尼斯的船夫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作者在第⑧段中说:“威尼斯的整个气氛,不只是美丽的城和流畅清澈的水,应该还包括它有可爱的船夫。”那么,船夫和威尼斯的整个气氛有何关系?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3.文中多处写“月”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审视

连亭

这些年我不止一次地审视自己和村庄的关系。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逃离,那时我所知道的方式有外出打工、远嫁、读书。

我仔细地比较过各种逃离的方式。首先考虑的是打工,因为每逢过节,外出务工的人回来,总是光鲜亮丽的,说起话来神气十足,羡煞我们这些土里吧唧的孩子。后来,我发现他们最终是要回到村里娶妻生子的,即他们并不能彻底离开村庄。于是,我想到远嫁。我热切地参加一个又一个姑娘的婚礼,最后失望地发现,她们只不过是嫁到别的村庄罢了。换句话说,只不过是从一个村庄搬到另一个村庄罢了。我跑回瓦屋问外婆,怎样才能不待在村里呢?外婆说,只要上大学,就可以远走高飞了。

我走上了读书进城的路,走得艰难而决绝。我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审视村庄的匮乏,一次又一次地剖析我的不足,我才能在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我成功了,以磨损村庄的属性作为代价。

当我在城市蒙受委屈时,我对村庄的感情却发生了改变。一种叫做乡愁的东西逐渐缠绕我。

它第一次俘获我是在高中时期,是因为赤裸裸的贫穷。那时我在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市区高中念书。我的城市同学,多是衣食无忧,日子飞扬而快乐。而我,总是因为缺钱小心翼翼地躲避宿舍的集体活动。我的内心是孤独和羞耻的。我多么渴望和他们一起飞扬。我开始思念村庄,渴求它的庇护。在复杂的怀念中我对村庄重新找到了认同感。

人大约非得走出了自身的境遇之后才知道缺失了什么。无论主动或是被动选择,每个人都有他的命运,无论保留或者抛弃,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命运。由此,我也对村庄有了更多的理解。

如今,贫穷已经难不倒我,我依然被乡愁缠绕。它如河流般在我血脉里流淌。然而,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依然不愿意回到村庄,这是我不得不诚实面对的一点。

我依然在努力远离它,即使漂泊不定,风餐露宿,我也不停下脚步。那么这仅仅是因为村庄是村庄,所以我才离开吗?显然,不全是,这里面有梦想的推动,有远方的诱惑。然而,反过来想,不也正是因为村庄无法承载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和野心,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吗?

起先只是一些人,后来是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源源不断地朝一个方向而去,进入新的世界,那些人背后的世界,就冷寂下去,隐没在背影里。然而,又因为背后的世界承载他们过去的生息,他们在新的世界呼吸时,总能隐微感到一种来自往日的疼痛。

在过去的世界,村庄的先辈和草木杂居,与河流相伴,只要愿意,先辈们随时可以同鸟儿一起唱歌,同鱼儿一道游玩,在太阳下劳作,在黄昏后饮酒,在日与月的间隙里大笑、悲伤。他们唱歌,是因为阳光如此美好。他们劳作,是因为庄稼如此勃发。他们悲伤,是因为总有人免不了告别这世间的冷暖。

后辈们进入新世界,经历动荡与迷惘,忍不住频频回望早已远去的昨日。这时候,他们所生发的思念是单纯的吗?他们对村庄所燃起的强烈感情是真实的吗?是真实的,但却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曲折的。因为,他们当中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过去的世界。即使只能在新的世界强撑面子,纵然面庞已积累太多尘垢,他们宁可在虚荣中郁郁寡欢,唉声叹气,也不愿意回头。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悖论。

当我们在城市定居后,村庄的老房子已不能承载的全部含义。那么,村庄这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故乡的地理位置?是心灵的慰藉?是童年的芬芳?是亲友的音容笑貌?

任凭祖先不断呼唤,偶尔回乡我也只是短暂地停留,而对于我的背弃,村庄以一抔黄土,几缕花香原谅了我。外婆用含糊不清的唠叨给予我祝福,她的嘱咐携带着风霜的粗粝。风霜在外婆的皱纹中刻下岁月的痕迹,这些皱纹又在我心中织就一张命运之网,致使一切平衡都被打破。

如今我已年近三十,依然忍不住回望,只是目光多了几分凝重,几分释然。我更多时候想着去理解它,而不是向它索取,面对它,我也已不是逃离的姿态,因为它已经拴不住我了,它连迫使我逃的力量都没有了。这时我们的关系开始变得单纯。

这时候,不是我在审视村庄,而是变成村庄在审视我。

每逢我回乡,村庄就盯着我的面庞,衣着,审视一番,直到得出满意的结论,才会放心地接纳我。随后,我发现村庄在嘀嘀咕咕,话语夹杂着往日的嫉妒、今日的释然。

起初,村庄的眼神在说,我们之间存在天然的界限,如同我们都是相似的父母所生。直到有一天,村庄看见我也穿上粗布衣裳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村庄终于在认同中接纳我,你们读书人没啥不一样的,村庄说,我们是一样的人了。

这时候,村庄不再对我的离开和归来特别看待了,仿佛我还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孩子,每一次的离开和归来,就如同小时候背着书包上学放学一样。

这时候,村庄对我而言,既是一个地名,又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还是一种情绪,一种声音,一种气息,一种心理意义的念想。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部分写自己对两种逃离村庄方式的否定,但外婆和外婆所指明的逃离方式赋予村庄特有的感情和意义。
B.在与同学们的对比当中,作者对来自村庄的经历感到孤独和羞耻,开始重新寻找对村庄的庇护和认同感。
C.作为逃离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代表,作者和更多的人一样经历过动荡和困惑,甚至忍受虚荣心的折磨。
D.文中对乡村美景的描写流露出一种田园情趣,是作者在多次摆脱之后认可村庄生活的真实原因。
E.作者在审视村庄的时候感觉村庄也在审视,其实是用村庄生活的特殊视角审视自己的思想与变化。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我们这一代人的悖论”,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作者不止一次地审视自己和村庄的关系,得到哪些认识?
(5)文中多次强调自己的“逃离”,又多次审视“与村庄的关系”,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24-08-07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飞来树

赵丽宏

①我这个人,极喜欢绿色植物,但花草似乎总和我无缘。曾经在家里种养过很多花木,如橡皮树,喜临芋,铁树、艺兰、橘树之类,但是每次总是水灵灵地搬进来,萎蔫蔫地搬出去。在别人家里长得好好的树木,到了我家,好景总不长。眼看着绿色的树叶一天天萎黄、干枯,我却没有办法使它们起死回生,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②还好,在我家的窗外还能看到真正的绿树。朝南的卧室外面有一界大槐树,夏天槐树的浓荫遮住了炎阳。朝北的厨房外面,也能看到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树,有五六层楼高,春天能看到满料繁色的花,有风的日子,能听到一树阔大的绿叶在风中发出沙的喧哗。

③今年仲春的一天,正在厨房洗碗的妻子抬头望着窗外,突然惊喜地喊起来:快来着,一棵树

④我走到窗边,果然看到了几片翠绿阔大的圆叶从窗外探头探脑地伸过来,几乎要撩到厨房的窗玻璃。这些叶瓣绿得透明晶莹。在阳光的照耀下,能清晰地看到面上细密曲折的叶脉和经络。奇怪,我家住在三楼,窗外哪有树木的存身之地,这树,从何而来?我打开窗,伸出头去探望,这才发现了秘密:厨房窗下贴墙的一条水槽里长出了一棵小树。小树从根部分叉,长出两根技权,都已有一指粗,长一米有余,树上大约有几十片手掌大的树叶。风吹来,小树微微摆动。绿叶迎风飘舞,显得风姿绰约。看那阔大的树叶,和隔壁那棵泡桐树一模一样。毫无疑问,这一定也是一棵泡桐了!这棵新发现的小树,使我们全家兴奋不已。它竟然会从我们的眼皮底下长出来。

⑤是谁栽下了这棵树?可能是风,是风把不远处的那棵泡桐树的种子吹到了窗外的水槽里。也可能是鸟,窗外的水槽里常常有小鸟停歇,是它们衔来了树的种子。儿子认定是飞鸟所为,他说:小鸟吃了水槽里的饭粒,想报答我们,就衔来了树种。它们看我们家光秃秃的太没趣,给我们送点绿色来。这是飞来树。飞来树,很有意思的名字。

⑥窗外的飞来树成了我们全家的朋友。我们在它身上没有花费任何心思,它却一天天蓬蓬勃勃地生长着。随着树身的长高,树叶渐渐越过了窗台,不用探头,就能看到它绿色的身影。我们坐在厨房里吃饭时,飘摇的树叶犹如绿色的手掌,在窗外优雅地向我们挥动。

1.第①段写花草似乎总和我无缘,有何作用?
2.第④段加点的“撩”有何妙处?请赏析。
3.说说本文的主旨。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芥菜之味

蔡勋建

芥菜,在我家乡湘北华容念菜,与同音。华容人以芥菜为下饭菜,百姓喜欢吃干腌菜、酸腌菜,均以芥菜为原料。不信你到华容来看看,哪家都可摔出一碗。我自小吃干腌菜、酸腌菜长大,对芥菜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记得读小学时自带午饭,母亲用酸腌菜放点猪油渣佐以青椒丝烹炒,为我备下芥菜饭。后来我考到县里成了寄宿生,每周六回家,母亲犒劳我的美食就是干腌菜。

母亲用芥菜制作腌菜的过程,也成了我珍贵的记忆。每到芥菜收割时节,母亲会从菜地里割回芥菜,散放在禾场上曝晒两天,再到河里清洗。晾干后,在大木盘里用食盐揉搓,原本晒得蔫蔫的芥菜变得软软的。然后将一根根芥菜压进大菜坛里,用白薄膜封好坛口盖上盖,坛颈倒上清水密封。母亲说,如果制作酸腌菜就要少放盐,而干腌菜则反之。一段时日后,将腌菜取出,用水漂洗后沥干,晒几天后将其蒸熟,再晒干后,用薄膜袋收藏备用。

母亲最拿手的菜是用干菜做红烧肉、扣肉,用酸腌菜做酸鱼、酸菜蛋花汤。干腌菜做红烧肉、扣肉的成本高,因此一般在过年时母亲才做。而酸菜鱼可经常吃到。而今我在上海女儿家小住时,女儿馋这一口时常点外卖,外卖的酸菜鱼虽也好吃,终是吃不出母亲做的味道。还有酸菜蛋花汤,用少许酸腌菜放入汤锅烹煮,与肉泥或肉丸鱼丸同沸,再汆入鸡蛋花,出锅时,放入少许姜丝、葱花、陈醋,那种酸酸的鲜鲜的味道刺激着味蕾。

华容芥菜是一种越冬作物,夏末秋初播种,来年的正月二月收获。田间管理不复杂,长成后赏心悦目:嫩生生,绿油油,一片绿海。收获季节,乡镇合作社会派车到田间地头来收购,或农家用车直接送往县里的芥菜食品加工厂。

小小的芥菜让华容人看到了商机。华容人还尝试以节会为媒,诚邀八方来客共赏芥菜神韵,助推芥菜产业发展。早在2018年,华容就举办了华容芥菜大会,五年后,中国·华容芥菜文化节隆重开幕。

去年夏天,女儿出国远行,临行将几包印有商标的老坛酸菜塞入行囊。看到这来自家乡的小食品,我禁不住感叹:这不就是乡愁嘛!

其实,华容芥菜早已走出国门。前段时间,我遇到客居泰国归来的朋友,他感慨家乡这些年变化太大,他居然连续走错了几条街,又告诉我一件奇事:他在曼谷的店铺里买到了华容芥菜开口爽——一种小包装食品。与泰国朋友分享时,他自豪地说,这是我家乡中国华容生产的。泰国朋友伸出了大拇指。

对于走出国门的华容芥菜,华容人深情远眺其背影。华容芥菜似乎也在不时回望,回应着家乡的关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让人喜闻的消息传来。这真是一种□□□□□。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记叙、议论为辅,写出了华容芥菜的制作过程,描绘了芥菜嫩绿的样子,抒发了作者的特殊情感。
B.文章对越冬作物华容芥菜的描写,不仅交代了芥菜的生长环境,还表现它在时光荏苒中仍扎根华容这片土地的品格。
C.文章第④段回忆母亲最拿手的菜,叙述女儿馋酸菜鱼,都和华容芥菜有关,为文章主旨的表达作铺垫。
D.文章结尾意蕴丰富,有对华容芥菜走出国门的自豪,有华容人对家乡发展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本文语言朴实无华,笔法细腻,围绕华容芥菜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2.结合华容芥菜的制作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制作步骤(关键词)过程介绍(简要概括)
搓盐晾干后,在大木盘里用食盐揉搓
芥菜压进菜坛,用膜封坛上盖,坛颈倒水密封
贮存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田间管理不复杂,长成后赏心悦目:嫩生生,绿油油,一片绿海。
4.通读全文,仔细揣摩,补全文章最后一段空格处内容,并阐明你的理由。
语句补充:这真是一种 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容芥菜文化节开幕,请你为芥菜写一则推介语。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语言富有感染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并在使用修辞的句子下面画上“                _”,100字以内。
2024-08-0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