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5998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飞来树

赵丽宏

①我这个人,极喜欢绿色植物,但花草似乎总和我无缘。曾经在家里种养过很多花木,如橡皮树,喜临芋,铁树、艺兰、橘树之类,但是每次总是水灵灵地搬进来,萎蔫蔫地搬出去。在别人家里长得好好的树木,到了我家,好景总不长。眼看着绿色的树叶一天天萎黄、干枯,我却没有办法使它们起死回生,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②还好,在我家的窗外还能看到真正的绿树。朝南的卧室外面有一界大槐树,夏天槐树的浓荫遮住了炎阳。朝北的厨房外面,也能看到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树,有五六层楼高,春天能看到满料繁色的花,有风的日子,能听到一树阔大的绿叶在风中发出沙的喧哗。

③今年仲春的一天,正在厨房洗碗的妻子抬头望着窗外,突然惊喜地喊起来:快来着,一棵树

④我走到窗边,果然看到了几片翠绿阔大的圆叶从窗外探头探脑地伸过来,几乎要撩到厨房的窗玻璃。这些叶瓣绿得透明晶莹。在阳光的照耀下,能清晰地看到面上细密曲折的叶脉和经络。奇怪,我家住在三楼,窗外哪有树木的存身之地,这树,从何而来?我打开窗,伸出头去探望,这才发现了秘密:厨房窗下贴墙的一条水槽里长出了一棵小树。小树从根部分叉,长出两根技权,都已有一指粗,长一米有余,树上大约有几十片手掌大的树叶。风吹来,小树微微摆动。绿叶迎风飘舞,显得风姿绰约。看那阔大的树叶,和隔壁那棵泡桐树一模一样。毫无疑问,这一定也是一棵泡桐了!这棵新发现的小树,使我们全家兴奋不已。它竟然会从我们的眼皮底下长出来。

⑤是谁栽下了这棵树?可能是风,是风把不远处的那棵泡桐树的种子吹到了窗外的水槽里。也可能是鸟,窗外的水槽里常常有小鸟停歇,是它们衔来了树的种子。儿子认定是飞鸟所为,他说:小鸟吃了水槽里的饭粒,想报答我们,就衔来了树种。它们看我们家光秃秃的太没趣,给我们送点绿色来。这是飞来树。飞来树,很有意思的名字。

⑥窗外的飞来树成了我们全家的朋友。我们在它身上没有花费任何心思,它却一天天蓬蓬勃勃地生长着。随着树身的长高,树叶渐渐越过了窗台,不用探头,就能看到它绿色的身影。我们坐在厨房里吃饭时,飘摇的树叶犹如绿色的手掌,在窗外优雅地向我们挥动。

1.第①段写花草似乎总和我无缘,有何作用?
2.第④段加点的“撩”有何妙处?请赏析。
3.说说本文的主旨。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麦田是5月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蓄积着精华。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到了6月,农民抢在雷雨之前,把麦田搬走。

秋收后,田野如新婚的房间,被农民拾掇得干干净净。一切要发生的,一切已经到来的,它都将容纳。在人类的身旁,落叶悲壮地诀别它们的母亲。树木养育了它们,为了大地上呈现的勇士形象。

立春一到,便有冬天消逝、春天降临的迹象。整整过了一冬的北风,已经从天涯返回。看着旷野,我有一种庄稼满地的幻觉。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我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1.选文中分别写了哪些事物?
2.联系全文,你认为作者通过“大地上的事情”想要表达什么主旨?
3.选文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请结合划线句进行分析。
4.如何理解文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一句的含义?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段选自______(作品)是______代著名的散文家____(作者)写于1927年7月的一篇优美的______(体裁)。
2.解释下列词语。
袅娜:             参差:
3.文中第一段描写荷塘,最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试分析“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第一段描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能不能改成“静静”?试分析其原因。
5.分析选段景物描写的手法。(至少说出两点)
6.解释文中第二段“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的含义。文中指出“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但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试分析其原因。
2024-01-26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第一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写景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2.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动词。
3.文段中用了很多叠字,形象而传神。对这些叠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曲曲折折:本义为弯弯曲曲,这里形容荷塘上面荷叶弯曲不平的形态。
B.田田:出自《江南曲》“莲叶何田田”,这里形容荷叶层层相连的景象。
C.缕缕:本义为一条一条,连续不断,这里形容荷花浓烈的香气。
D.脉脉:原用于感情的表达,这里形容水声很大,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4.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段无一“月”字,却处处有月,荷塘处在月光笼罩之下,别有韵味。
B.文段描写了荷叶的姿态,又描写了荷花的色泽和气味。
C.文段在描写月下荷塘时,即写了静态美,又写了动态美。
D.文段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寄寓着深深的忧伤之情。
2024-04-30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