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931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摘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2.请联系文章内容,写出本文的文眼。
3.文章标题是“故都的秋”,而第二段却写了江南的秋。这与文章中心是否相偏离?
4.文段通过故都秋天的哪些具体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微雨

临笑

①门前种了一棵杏树,从我记事开始,这颗杏子树就种在门前的那块石板前。爷爷说,我小时候喜欢在树脚下垫一些草席子,等着杏子掉落,喜滋滋地捡着吃。我对爷爷说的情景有些模糊,却记得那时杏子甘甜的味道。

②长大后我常年在外漂泊,偶尔回家,见到的多是老树枯枝。很多年没有见过杏花开,更别说吃杏子了。也许是不忍我总是遗憾错过,这次回家,送我一幅杏花微雨图。杏花微雨,花开灼灼,最含情出花枝桠头,这样的美景自是让我醉心头。我倚着树干,坐在石板上抬眼看着这满树的杏花,将此刻的美景收藏进心底。微雨拂过,剪了花瓣散落在青石板上,我看到了古诗词杏花疏影里,沾衣欲湿杏花雨,杏花飘雪小桃红,这经过岁月洗涤的诗句如挂在枝头的花苞,总是那么含情。杏花混着微雨,落了那个花谢,迎来了这个花开。

③风吹过,花和着雨,落在长满青苔的瓦砾上,青色映着花瓣的桃红显得格外妖娆。我看着房檐上的青苔,还有那青苔下土培的老房子,记忆一下把我拉回那些往事里。

④爷爷说,杏树是他父亲种的。那时爷爷望着杏树,他的眼神有些闪烁,我想他应该是想栽树的人了。树影摇曳,飘落的杏花搅乱了爷爷的身影,那时的他有些遥远。我不知道爷爷是不是在回想他的童年,也不好奇他的爸爸是怎样种下这棵杏树的,年少的我并不在乎素未蒙面的太爷爷。这棵杏树在我的记忆中,本来就那么高大,是爷爷的杏树。我自顾自伸手接住杏花,打断了爷爷的出神,兴奋喊道:爷爷,花落了!快结果子了!爷爷目光转回到我手上,跟着笑了。

⑤我摸了摸有些咯手的树皮,好似触到了爷爷给我递杏子的手。以前我们兄弟姐妹,总是喜欢围着坐在树下的爷爷,花开时听他讲故事,杏子熟时吃他给的杏子。爷爷的故事是最独特的,别处的人从没有听过,他的肚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当我们抱怨绵密的微雨,打湿衣衫,搅乱踏春的好心情时,爷爷悄悄告诉我们微雨和杏花的秘密,从此我们再见到杏花和微雨一年一季的相聚,总会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⑥不知从何时起,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树下剩下的只有老人和那分不出去的杏子。过年时,爷爷给匆匆赶赴家宴的我们分了杏干,他用苍老的声音说:都忙,我把杏子弄成了杏干,你们路上带些吧。那声音穿透了岁月,至今让人酸涩。

⑦后来家里盖了新房,杏树被挤到逼仄的角落,爷爷还是喜欢坐在树下。每次我回家,总会听到这棵老树下传来语调特别高的三个字——回来了!

我回来了。

⑨你牵挂的孩子已经长大,杏花依旧开得那么热闹。树下的人已不再。我寻着记忆的片段,模仿爷爷的姿势坐在树下,却再也感受不到那时的温度。长大后我吃过各种各样的水果,我知道我不爱吃杏子,却独爱吃这棵杏树的杏子。

⑩杏花疏影里,谁又吹笛到天明?花像思念一样落了一地,思念又像雨一样润了一片片花。杏花有微雨最美,故事里有了陪伴最长情。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看看那以前的老树,也看看盼归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文借物抒情,杏树贯穿全文,把祖孙的故事有机串联,是全文的线索。
B.爷爷记忆中的杏树与我记忆中的并不一样,对这棵杏树的情感,我与爷爷截然不同。
C.长大后我们漂泊在外,遇不上杏花开,赶不上杏子熟,杏子还能做成杏干,爷爷离开后却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D.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追忆了逝去的爷爷,呼吁对盼归人多一点陪伴,思念也需共同经历的记忆寄托。
E.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2.文中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3.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本文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5.如何理解文中“我知道我不爱吃杏子,却独爱吃这棵杏树的杏子”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独爱”。
2024-08-3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把寂寞的锄头,深刻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变迁和农民内心的挣扎。锄头象征着传统农业生活和父辈们的辛勤劳作,而父亲的离开则代表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新生活的无奈与痛苦。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细腻,通过锄头这一意象,巧妙地揭示了乡村的忧伤与温暖,表达了对故土和传统生活的深深眷恋。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把寂寞的锄头

①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②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③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④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⑤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⑥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⑦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母亲哽咽着说。

⑨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⑩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⑪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⑫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⑬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⑭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拴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⑮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1.请谈谈你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2.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
3.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在山水间

①我的第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山行,是在下乡的路上。那时刚刚从高中生变身为下乡知青,下乡的地点是二十公里开外的村子。因为交通落后,只能步行前往,在距离那个村子的几公里处,必须翻越一座有近千个石阶的高山,站在山脚举目仰望,逐级上扬的石阶就仿佛是一架通往太空深处的天梯。历经几个小时的跋涉,拾级而上的每一步都异乎寻常的艰难,感觉整个生命几乎达到崩溃的极限。而很多年后,当我在批阅一个学生的散文习作,看到文中细述他上初中后便每周都要两度翻越三座壁立千仞、陡峭险峻的高山才能抵达那所乡镇中学时,才顿觉惭怍——我的那次所谓的艰难山行,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②我灵魂意义上的第一次山行,则源于那次偶然的听山经历。那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淅沥的春雨刚刚停歇,平时叽叽喳喳的鸟儿仿佛被雨水严重洇湿得噤声了,整个山间脱透出一片安详和宁静。那时正值青春,思想的目光总是朝着无尽的远方眺望,一次的听山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群哑然的孤独者,不过是一种寂静生命的缩写。

③大学毕业后,我所分配的工作单位在远郊并建于山上,被崇山峻岭围绕。经年累月地在山中来来回回、上上下下,久而久之便滋生出听山的嗜好。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一个中秋深夜的听山。当深重的夜幕降临,鸟儿纷纷归巢,人们徐徐入梦,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一片宁谧。如果不是远方的城市上空被一束束强力的灯光映照着,人的感觉就像是被置入一种黑暗的时光隧道。在越来越浓厚的秋凉的包裹下,人的整个身体在缓缓地收缩,但大脑深处似乎有一股力量在如潮般地涌动,至于这股力量能够喷发出什么,其实自己并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却是了然于心的:虽然夜色笼盖的天空没有溶溶月华的照耀,人的内心却有了一种宽阔的澄澈;尽管远方被黑幕阻挡得模糊不清,人的灵魂却有了一种透明的洞见。于是,一座座已然熟知的和非常陌生的、躬身力行的和尚未涉足的、声名远播的和湮没无闻的、生命高扬的和灵魂低调的山纷至沓来,令人顿觉抵达了世界上所有的山,也悟出了山特有的内涵和品格:沉默不过是外表,内在的丰盈和激情才是本性。从沉沉的深夜中抽身出来,整个身心仿佛已被彻底地洗濯了一遍。

④第一次领略到迥异于一般江河并富于多元形态的水美和水的魂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被人们盛赞为人间瑶池的黄龙寺和童话世界的九寨沟。登上黄龙之巅,散发出冷意的展阔坦然的五彩池便夺眶而入,突兀的刺激不仅使人的眼睛一阵错愕,内心更是迸射出一声惊呼:简直就是水美的绝唱,是最为璀璨的水的精魂。九寨沟里的五彩池,显得没有那么冷艳,更多了些许柔美和梦幻的韵致。高原的阳光穿过浓密的树丛一束束地投射在由碧蓝、天蓝、橄榄绿、橙红合成的池中,光影、水影、色影、树影融为一体,盈盈地闪烁出极为梦幻的水的美感,令人仿佛置身于水的仙境一般。

⑤作为水的色彩美的一种经典存在,无论是黄龙寺的还是九寨沟的五彩池,无疑都是最吸引游人聚集和生发惊叹与赞美的所在。除此而外,就是这两个自然风景区所呈现出的那种由海子、瀑布、溪流、水滩共构的多样态的水美特质和水魂内涵,或是张扬出宽阔与深邃,或是挥洒出豪迈与激情,或是流溢着宁静与温婉,或是蕴含着庄重与冷傲。然而,有一种水美或者水的灵魂,却在我们的有意无意之中被忽略或漠视。在原始森林下面的不远处,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水潭,一群身体几近透明的鱼在里面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我将手伸入水中,试图同这些小生灵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彻骨的寒冷便迅疾地浸透了整条胳膊。一个当地人说:只需再有几分钟,你的这只手就可能报废了。内心顿生几分莫名的恐惧,看来人是必须有所惧怕的,有惧怕的人才会生长出敬畏之心。注视着小水潭,脑海里禁不住闪出这样的生命憬悟:极寒是另一种水美的高度,也是其灵魂抵达的深度。

⑥饮水而生是人类的第一选择,人类自其诞生以来就无法抗拒水的巨大诱惑,所以人类只能臣服于水的定律。正是因为有了水的这个无时无刻不在的重要角色,以及有了同水的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本质关联,人类才具有了存活的可能及其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才最终一步步地实现了人丁的愈发兴旺、族群的更加壮大,以及对于人类生命历史进程的文明缔造。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又一重大选择,大凡具有丰沛水资源的地方,常常是人类社会早期文明开始的所在,许许多多的古代城郭和古代村落,莫不是因为有了水的缘故才固定下来,并在漫长历史岁月的反复洗礼后成为现代意义的都市文明和乡村文明。

⑦作为与水同在也与水同行的山,是人类社会的另一种重要依附。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初的人类大多是山民,他们不仅选择山上的洞穴居身,而且以山里的林木果实为食。或许是为了彻底摆脱猛兽们的袭扰和威胁,也或许是因为山上有限的食物不足以供养生命的存在,不知从何时何地开始,人类主动选择了对于山的群体性撤离。人类的身体虽然离开了山,但他们的内心仍然常常牵挂着山,并怀揣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重回山中,或者是探访那些隐藏在深山的自然秘境,或者是展开一段寻找内心宁静的旅程。

步山水而幽远,枕山水以抵达,我缱绻这种幸福。

(取材于冯源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思想的目光总是朝着无尽的远方眺望”中的“眺望”指的是“探寻,追求”;第③段,“整个身心仿佛已被彻底地洗濯了一遍”中的“洗濯”指的是“净化,滋润”。
B.文章第①段的“逐级上扬的石阶就仿佛是一架通往太空深处的天梯”,形象地突出了作者面对高山的畏难心理。
C.第②段的“灵魂意义”,在这里指作者对自然世界中的一座座高山生发出的独有的审美理解和精神领悟。
D.第④段中的“错愕”“惊呼”等反应,源于黄龙之巅的五彩池彻底颠覆了作者对于水的柔美的惯性认知。

(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叙写“我”的第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山行时,运用对比手法,说明生活路途上的山行,有时感觉最艰难,其实是相对的,自己所亲历的和体验到的未必最艰难。
B.第②段,作者以为山只是哑然、寂静,用笔简略;第③段,作者感悟到山在沉默的外表下有着内在的丰盈和激情,用笔详细。
C.第⑤段末尾,作者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被忽略或漠视的单一的“极寒”是另一种水美的高度,这种美往往深深地影响人的灵魂。
D.这篇散文语言形象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蕴含着作者对山水的深深感悟,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3)本文结尾写道:“步山水而幽远,枕山水以抵达,我缱绻这种幸福。”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本文分为三部分,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这三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
2024-03-2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