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4056775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微雨

临笑

①门前种了一棵杏树,从我记事开始,这颗杏子树就种在门前的那块石板前。爷爷说,我小时候喜欢在树脚下垫一些草席子,等着杏子掉落,喜滋滋地捡着吃。我对爷爷说的情景有些模糊,却记得那时杏子甘甜的味道。

②长大后我常年在外漂泊,偶尔回家,见到的多是老树枯枝。很多年没有见过杏花开,更别说吃杏子了。也许是不忍我总是遗憾错过,这次回家,送我一幅杏花微雨图。杏花微雨,花开灼灼,最含情出花枝桠头,这样的美景自是让我醉心头。我倚着树干,坐在石板上抬眼看着这满树的杏花,将此刻的美景收藏进心底。微雨拂过,剪了花瓣散落在青石板上,我看到了古诗词杏花疏影里,沾衣欲湿杏花雨,杏花飘雪小桃红,这经过岁月洗涤的诗句如挂在枝头的花苞,总是那么含情。杏花混着微雨,落了那个花谢,迎来了这个花开。

③风吹过,花和着雨,落在长满青苔的瓦砾上,青色映着花瓣的桃红显得格外妖娆。我看着房檐上的青苔,还有那青苔下土培的老房子,记忆一下把我拉回那些往事里。

④爷爷说,杏树是他父亲种的。那时爷爷望着杏树,他的眼神有些闪烁,我想他应该是想栽树的人了。树影摇曳,飘落的杏花搅乱了爷爷的身影,那时的他有些遥远。我不知道爷爷是不是在回想他的童年,也不好奇他的爸爸是怎样种下这棵杏树的,年少的我并不在乎素未蒙面的太爷爷。这棵杏树在我的记忆中,本来就那么高大,是爷爷的杏树。我自顾自伸手接住杏花,打断了爷爷的出神,兴奋喊道:爷爷,花落了!快结果子了!爷爷目光转回到我手上,跟着笑了。

⑤我摸了摸有些咯手的树皮,好似触到了爷爷给我递杏子的手。以前我们兄弟姐妹,总是喜欢围着坐在树下的爷爷,花开时听他讲故事,杏子熟时吃他给的杏子。爷爷的故事是最独特的,别处的人从没有听过,他的肚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当我们抱怨绵密的微雨,打湿衣衫,搅乱踏春的好心情时,爷爷悄悄告诉我们微雨和杏花的秘密,从此我们再见到杏花和微雨一年一季的相聚,总会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⑥不知从何时起,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树下剩下的只有老人和那分不出去的杏子。过年时,爷爷给匆匆赶赴家宴的我们分了杏干,他用苍老的声音说:都忙,我把杏子弄成了杏干,你们路上带些吧。那声音穿透了岁月,至今让人酸涩。

⑦后来家里盖了新房,杏树被挤到逼仄的角落,爷爷还是喜欢坐在树下。每次我回家,总会听到这棵老树下传来语调特别高的三个字——回来了!

我回来了。

⑨你牵挂的孩子已经长大,杏花依旧开得那么热闹。树下的人已不再。我寻着记忆的片段,模仿爷爷的姿势坐在树下,却再也感受不到那时的温度。长大后我吃过各种各样的水果,我知道我不爱吃杏子,却独爱吃这棵杏树的杏子。

⑩杏花疏影里,谁又吹笛到天明?花像思念一样落了一地,思念又像雨一样润了一片片花。杏花有微雨最美,故事里有了陪伴最长情。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看看那以前的老树,也看看盼归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文借物抒情,杏树贯穿全文,把祖孙的故事有机串联,是全文的线索。
B.爷爷记忆中的杏树与我记忆中的并不一样,对这棵杏树的情感,我与爷爷截然不同。
C.长大后我们漂泊在外,遇不上杏花开,赶不上杏子熟,杏子还能做成杏干,爷爷离开后却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D.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追忆了逝去的爷爷,呼吁对盼归人多一点陪伴,思念也需共同经历的记忆寄托。
E.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2.文中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3.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本文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5.如何理解文中“我知道我不爱吃杏子,却独爱吃这棵杏树的杏子”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独爱”。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此次学习,可谓,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我和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

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

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做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就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静的灵魂。

竹子是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绿,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景仰的。故而郑板桥大为赞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的。

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据说有潇湘美女之称的曾志,191144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她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建国后,任广州市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不可不谓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却坚如磐石。

在培训班互动课上,我又听了曾志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让我高山仰止。原来我所不知道的,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这名男婴也就是石金龙的父亲石来发。丢下孩子,曾志就随着部队,告别了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孩子。直到1952年,身为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和石来发才终于得以母子相见。别人以为儿子找到当市委书记的母亲,就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是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

我在房间里,面对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匾牌,尝试朗读袁鹰《井冈翠竹》中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欢又。’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顿时,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来井冈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须。

记得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什么奢想?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这表明作者认同了井冈山的竹子,但这两地的竹子给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样。
B.文中引用郑板桥和苏轼的诗文名句,突显了竹子的“节”与“洁”,彰显了井冈山红军战士为革命奉献牺牲的高洁品德。
C.“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这表现了曾志虽位高权重却大公无私。
D.“此次学习,可谓‘命’”与下文“不是宿命,而是必须”的表述,前后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井冈山既敬且畏的纠结心理。
2.下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述《菜根谭》中的句子,既引出“敬畏”一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又明确了“敬畏”的含义,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写井冈山的竹子,既摹其形,又现其神,从两个方面表现了井冈山的竹子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
C.“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的”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
D.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我”在井冈山学习的经历,抒写了“我”对井冈山独到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3.文章的标题是“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作者以此为题有何意蕴?
2024-05-14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潺潺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填入文中较恰当的一项是(     
A.泻 浮 洗 笼B.照 飘 滤 托
C.流 升 洗 笼D.泻 浮 浸 罩
2.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从天上到水里B.从上到下
C.由静到动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3.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6.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结合这句话简单说说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何好处?
2.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3.文章最后一段中,“移动”和“梯田”分别代表或象征着什么?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韵。
D.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