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92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路,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的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人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质朴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北京

(1)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2)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讲述了红柳在高原艰难生存却遭人类砍伐的故事。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与奉献精神,同时谴责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让读者在感受红柳之美的同时,也为其命运而痛心,进而思考人类应有的责任。

【推荐1】阅读《离太阳最近的树》。回答问题。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褶皱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的。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而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才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被固住的流沙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火。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富有韧性,与沙砾粘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烈焰,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长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涵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道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放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不曾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

(选自《读者》2006年第2期)

1.对文中“不可思议”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之中植物难以生存,因此有红柳不可思议。
B.在如此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红柳成为仅有的树,实在不可思议。
C.如此艰难的生存,竟还对着酷寒和缺氧成长,也令人不可思议。
D.红柳丛的生存必是得到神灵的佑护或大自然的疏忽,它成为高原的精灵,这也不可思议。
2.对作者“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由于它受到神灵佑护和大自然的特殊照顾,因此没想到它后来会受到摧残。
B.这是下文的伏笔,说明红柳将遭受摧残,这与作者良好祝愿背道而驰,写下这篇文章以引起人们更深层的思考。
C.这暗示出它将遭受厄运,表达了作者原有的良好祝愿与现实不符,也蕴含着对战友砍伐红柳的谴责。
D.作者关注红柳的未来的命运,这表明她在西藏工作过,对当地的一草一木有感情,红柳的不幸使她悲哀。
3.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写高原的自然环境,有力地映衬出离太阳最近的红柳的不平凡。
B.文章借红柳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对历经苦难的仁人志士崇高品质的赞美。
C.用炸药这一高科技的法子替代人力砍伐红柳,表现了人类对付自然的聪明才智。
D.整篇文章感情强烈,作者用激愤的语言愤怒地控诉了人类残暴自然生灵的行为。
4.文章以“离太阳最近的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2024-09-1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感动

刘益善

我的一位好朋友朱雄,与我是忘年之交。他是个九零后,湖南岳阳人,武汉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在中建三局下面一个公司当施工员。朱雄在腊月时就跟他的父母说,今年春节要值班,不能回家了,等正月初五值完班后,再回岳阳陪老人过年。

为了抗击疫情、救治感染病人,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项目立即上马,要在短期内建成像抗击非典时北京小汤山医院一样的救治中心。中建三局第一时间就上了一线,朱雄所在的机械公司接到的任务是开挖土方、平整场地。没有二话,朱雄和同事们连夜开工,在知音湖畔的武汉职工疗养院边摆开战场,数百台机器日夜轰鸣,挖掘机张开大口,推土机使出浑身力气。工地就是战场,疫情就是命令,一天二十四小时,他们轮流上阵,歇人不歇机。

朱雄是值夜班,从晚上七点到翌日早上八点,都在工地工作。到正月初六,他已经连续干了七个夜班了。我们只能在每天下午六点左右通过微信简单交流,其余时间,白天他要睡觉,晚上他要上班。我问:“累吧?”他说:“还好,工地上几千人,都是这样干,我年轻呢!”我问:“与家人联系吗?”他说:“每天上班下班都要给父母发短信,让他们放心。工地上天寒地冻,但大家都不肯休息,即便下雨也不停工,都想着早点建成医院,好去救治病人,我们是在与疫情争时间呢!”

朱雄又要上班了,要和他的工友们去操控那些巨大的机器了,我们停止了微信聊天。我看着他的微信头像,一个瘦瘦的湖南孩子,普普通通,但他积极投身到火神山医院那一片阔大而繁忙的工地上,他在做他的一份工作,尽他的一份力量。火神山医院工地如果是一片沸腾的海,他就是这片海中的一朵浪花。火神山医院工地晚上灯火通明,那一片灯火之下,一定有一盏是他点亮的。

1.题目“平凡的感动”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2.从作者与朱雄的微信聊天内容看,朱雄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请概括要点并简要分析。
3.本文塑造朱雄这个人物形象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分析。
2023-12-1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任继愈先生漫谈录

张国风

任继愈先生去世快七年了,我早该写一点文字来纪念我所敬重的先生。第一次去冯钟芸先生家,恰好任先生在家。面对一位大哲学家,我心中忐忑,非常拘谨。渐渐地,见得多了,就放松了许多。再往后,比较熟悉了,就觉得非常亲切,聊起来如沐春风。

我曾经对王弼的《老子指略》很感兴趣。当然是不自量力,花了一个月时间,把《老子指略》翻译成了现代汉语。请任先生给我看一下。任先生看了以后,对我说:翻译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要弄清他使用的主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光用古汉语的方法是不够的。古人抽象思维的水平,无法与今人相比,他们所用的概念,不能达到今人所达到的高度抽象的水准。我听了以后,非常惭愧。回去以后,又重读了任先生的《老子新译》,初步明白了任先生的方法,譬如这个概念,任先生把《道德经》里出现字的句子都找了出来,结合上下文,分析它的含义,看老子所谓的有几种含义。

任先生家里有一副对联: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我明白这副对联的意思。

硕士生阶段,我跟冯钟芸先生学的是诗歌。1985年,因为林庚先生当年不想招生,我只好改学小说,报考了吴组先生的博士生。当时我已近不惑之年,无法等第二年再考。冯先生送了我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词话》,任先生送了我一句话:你虽然改为攻读小说了,平时还是要读读唐诗宋词,去俗。我想是这个道理。虽然以后主攻的方向变为小说了,但还是要经常读读唐诗宋词,保持诗歌高远飘逸的境界。

我的博士论文是《〈儒林外史〉及其时代》,分析吴敬梓对科举、对八股的批判。任先生提议我写一篇八股文,找找感觉。可是因为懒,我没有写,对八股的认识,确实是不深的。任先生说:八股文,也是一种智力测验。我体会到了任先生的意思,对八股和科举也不能一味地否定。

追星,一个收集制作名师授课录像的公司,仰慕任先生的名声,希望采访任先生,请我去动员。任先生婉言谢绝了,说他的时间很紧:我一年比一年衰弱,就好像银行的存款,你们的存折上还有100元,我的存折上只有5元了。我的任务很重,还有一些项目没完成。我要集中精力,把这些项目做完。

2001年,由任先生推荐,我在国图文津街老馆讲了一次《红楼梦》,主持人是蔡萍老师。讲完以后,蔡老师告诉我:任馆长来听讲座了。我一惊,问蔡老师:任先生现在在哪儿?蔡老师说:走了。我说:你怎么没告诉我呢?蔡老师向我解释说:任先生不让告诉,怕你紧张吧。任先生经常来听讲座。

任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光,住在北京医院。我去看任先生,任先生的女儿任远在。任先生说:医院不愿意病人长住,占着床位。我说:医院考虑的是收益……先秦的法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利害关系。任先生说:只讲利益,就不能长久。任远告诉我:你和他谈别的,他就困。你和他谈学问,他就来精神。

我的回忆如此琐碎,不能成为一篇文章,只是一种记录,希望这些琐碎的记录,能够挽留住渐行渐远的回忆。

(选自201611月《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②有一次,一所新成立的学校请任继愈题写校名,他在了解了学校的教学宗旨后欣然提笔。不久秘书科就收到该校送来的一笔现金,行政处长知道任先生会拒收,到他家里扔下钱就跑。没几天,这所学校的校长就收到了母亲水窖的捐献证书。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王弼的《老子指略》翻译成现代汉语给任先生看,任先生没有明确指出翻译存在的问题,只是委婉地告诉作者,可以看看他的《老子新译》。
B.任先生提议作者写一篇八股文,但是因为作者懒,再加上对八股文认识不深,最终没有写。任先生认为写八股文也是一种智力测试,不能一味否定。
C.因为文章是漫谈录,所以文章选材偏重于生活中为学之小事,展现了任继愈为人和为学的风范,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大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结尾做到了呼应开头,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明确地交代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2)任继愈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任继愈先生家中的对联“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4-06-20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