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862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弃甲曳兵而D.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胜食                           谷:泛指粮食
B.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时:按一定的季节
C.五亩之宅,之以桑             树:种植
D.庠序之教                           庠序:秩序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百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③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⑤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2)王无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选文第④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蔺相如的形象?并请用短语概括选文的故事。
4.蔺相如在与赵王的对话中,体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4-08-29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通过几个小故事展现了魏征的忠诚与胆略。他外貌平凡,但敢于直言进谏,即使面对皇帝的愤怒也毫不动摇,最终使皇帝收敛怒气。文章还通过魏征劝阻皇帝巡幸终南山和皇帝因魏征而放弃玩物的细节,突显了魏征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唐太宗虚心纳谏、重视贤臣的治国风范。整体来看,文章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富有感染力。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注],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注]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境内。

1.下列各句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征状貌不逾中人       中人:普通人,一般人
B.上亦为之霁威       霁:收敛,怒气消散
C.而竟不行,何也       竟:竟然
D.征奏事固久不已       已:停止,完毕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回人主意              留侯张良
B.或途上怒              君美,徐公何能及君也
C.外皆装已毕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还,言上曰       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
3.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B.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C.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D.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敢于劝阻皇帝,不怕皇帝发怒。
B.太宗皇帝要巡幸终南山,一切准备就绪却最终没去,是因为他怕魏征反对。
C.魏征曾经告假去祭扫坟墓,回来之后得知太宗因他停止临幸终南山的计划。
D.太宗皇帝是一个畏惧大臣、没有主见、玩物丧志的皇帝。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观津:地名。②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官。③财;通,酌量,裁度。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       免职B.窦婴亦其官       轻视
C.固辞病不足任       道歉D.诸游士宾客争魏其侯       归附
2.对下列语句中相关文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是判断句。
B.“千秋之后传梁王”,“传”之后省略了“皇位”。
C.“上何以得擅传梁王”,是宾语前置句。
D.“乃拜婴为大将军”,“乃”是副词,表判断。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窦婴是孝文后的堂侄,因为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孝文后即汉景帝梁孝王的母亲窦太后。
B.窦婴和窦太后两人互相对立,格格不入,是因为在是否立梁孝王为帝的问题上,窦婴坚决不同意。
C.因为窦婴平时喜欢结交宾客并且平定七国之乱被封为魏其侯,所以“诸游士宾客”才争相归附到窦婴门下。
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廷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条侯周亚夫对抗,不敢发表不同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
(2)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2024-08-26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