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80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43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2)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升华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么,又要礼失而求诸野了。夷人,现在因为想去取法,姑且称之为外国,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没有。所有者,仍不外乎不准集会,不许开口之类,和我们中华并没有什么很不同。然亦可见至道嘉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固无华夷之限也。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与牛马同流,——此就中国而言,夷人别有分类法云,——治之之道,自然应该禁止集合:这方法是对的。其次要防说话。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所以苍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猴子不会说话,猴界即向无风潮,——可是猴界中也没有官,但这又作别论,——确应该虚心取法,返璞归真,则口且不开,文章自灭:这方法也是对的。然而上文也不过就理论而言,至于实效,却依然是难说。最显著的例,是连那么专制的俄国,而尼古拉二世龙御上宾之后,罗马诺夫氏竟已覆宗绝祀了。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选自鲁迅《春末闲谈》)

1.关于作者称呼外国为“夷人”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统治者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心理讽刺。
B.作者对国人麻木不仁的讽刺。
C.对外国的愤怒。
D.作者对统治者愚弄国人的讽刺。
2.下列对“仓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文字发明对于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
B.强调了当时的统治者对仓颉发明文字的恐惧心理。
C.说明封建统治阶级和鬼一样可憎,卑劣和反动。
D.揭露讽刺了统治者钳制人民思想的本质。
3.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论述了统治者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无法禁锢人民的思想,最终必然导致像罗马诺夫王朝一样覆亡的命运。
B.鲁迅对古今中外统治者奴役人民,想尽一切办法禁锢和麻痹人民的卑劣行径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和无情的嘲讽。
C.鲁迅对中外统治者愚弄人民的行径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不同之处。
D.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鲁迅杂文讽刺、嘲弄、讥诮,正话反说等风格,显示了强烈的批判锋芒。
2024-08-19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饭碗不能离开中国种子

4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②中国人口众多,如何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其中种业已经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

③种业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日益紧迫,而培育优质高产的优良种子是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全方位发展健全中国种业。

④客观地讲,中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逐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开展科研大协作、大联合,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

⑤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怎样让种业拥有更多优质的中国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保障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个领域,中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以大豆为例,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已有5000年栽培历史,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比较优质大豆的品种,例如东农63”“东富豆1”“东农豆354”等,已经被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心培育出来。东农63”是第三积温带和第四积温带主栽品种,产量性状突出,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东富豆1是脂氧酶完全缺失的无腥味功能性大豆品种,特别是在以其为原料开发的冷凉食品加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低致敏大豆品种东农豆354”可为蛋白食品和动物饲料生产提供安全的基础原料,极具市场潜力与开发前景……截至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培育并推广了100多个优质大豆品种。

⑥不难看出,科研协作、联合攻关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十三五期间依靠种业科技创新,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总体上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

⑦从全局看,虽然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用上了中国种,但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还有一些农作物、畜牧种子需要依赖大量进口才能满足,而辣椒、洋葱、胡萝卜、茄子、番茄、马铃薯、西兰花等最常见的蔬菜,不少都是由洋种子长成的,有的甚至全部依赖进口。洋种子不仅占据了我国较高的市场份额,有的品种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等内容,这就要求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国内的农业经济搞好搞实搞透,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就必须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抓住种子这个粮食安全的关键。
B.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战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战略性核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C.打好种业翻身仗,就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开展科研大协作、大联合,开展种源关键技术攻关。
D.中央要求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稳定宏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饭碗不能离开中国种子”这个标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文章开头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的讲话引出论题。
C.文章第五段列举了在大豆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证明中国大豆育种领先世界。
D.第七段列举了很多类型的种子,证明“洋种子”依然在我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做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才能拥有自主可控的种源,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B.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能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C.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怎样让种业拥有更多优质的“中国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中国科学家们将在种业领域积极探索并摸索出科研协作、联合攻关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爱穿戴汉服等传统服饰,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新的古风时尚。稍微深入了解,我们便会发现,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活跃于当代中国年轻人感兴趣的诸多领域,包括音乐、网络文学、服饰、动漫、影视剧、纪录片、吟诵、射艺、艺术摄影,等等。简单概括,古风是一种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风格特征的当代文化现象。其形成和传播可追溯到十余年前,主要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群体中流行。

年轻人为何喜爱古风?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突出,加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人们的个性表达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丰富资源。于是,不少有心者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形成富有个性、时尚气息浓、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流行元素,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放大,受到众多青少年的喜爱。古风既满足这些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也体现他们对生活仪式感的需求。仪式感让生活更加有节奏和秩序、有期待和回味。仪式形式和种类无限多样,但都是为营造富有意味的特殊氛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寻找文化差异和个性,跨越时代的古风是以流行。

认同感和仪式感都需要有足够丰富的形式因素。影视剧、网游、社交媒体中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形式设计有时比情节和思想更吸引青少年关注,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联结着古与今。诸如声音、颜色、线条、辞藻、姿态等形式因素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孔子讲到育人的高级阶段即文之以礼乐。宫室、车马、衣冠、器物、乐舞等古代礼乐文化,多是当今古风的源头;宋词元曲的意象、戏曲表演的典范等也构成古风的创意资源。

当代青少年中流行的古风审美并不意味想要复古。激发古风的触媒主要还是当代文化样式,如动漫、网游、Cosplay(角色检演)、网络文学以至网络商铺等,而这些从一开始就具备鲜明的新媒体特点。正因如此,古风时尚与世界流行文化有着深刻的相通处——重在展示个性认同和审美偏好。

不过,与一般流行文化不同,基于古代文化符号的古风毕竟还有传统的制约。古代文化符号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以规范性为首要考虑。就像如今各种制服,不能怎样好看就怎样穿,就像戏曲表演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对照这一标准,当前基于网络文化和流行时尚的古风审美则有碎片化、不稳定的特点。这种特质的积极方面是有一定创造性,而另一面则是随意和粗糙,有些作品或现象甚至被讥为辣眼睛。此外,因对创新尺度理解不同,古风爱好者群体内存在各种取向:有的强调要严格尊重传统形制,有的只把古风作为设计元素来运用。两方面推向极端都有偏颇之处。

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应该看到古风在年轻人中的流行,让传统文化以当代时尚的方式再一次迸发活力,文史专业研究者或可深入进来,帮助年轻人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为可持续、有后劲的创新之举。全面审视和整合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跨度既大,歧路纷杂,经典也往往正是在大量试验和探索中淬炼出来的——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当代时尚为土壤,我们有底气和耐心静候这一流行文化的发展成果。

(摘编自《挖掘传统文化的时尚之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古风的源头是宫室、车马、衣冠等古代礼乐文化,而古风的创意资源中有宋词和元曲的意象。
B.激发古风的源头具有鲜明的新媒体特点,这导致古风时尚与世界流行文化有着相通之处。
C.古风爱好者群体内存在或严守传统或力求创新这两种取向,因而对创新尺度的理解不同。
D.只要我们去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当代时尚为土壤,古风这一流行文化的发展前景就一定会光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具体阐述了古风是以活跃于当代年轻人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风格特征的文化现象。
B.第二段是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论述年轻人喜爱古风是因为古风能满足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与生活仪式感的需求。
C.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将古风与一般流行文化进行比较,突出了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D.文章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展开分析,最后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总结论述了古风流行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为寻找文化差异和个性,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于是富有个性、时尚气息浓、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古风”就形成了。
B.形式因素在古代文化中被称为“文”,而对形式美的追求联结着古与今,带有古风元素的设计一般要考虑声音、颜色等的效果。
C.“宁穿破,不穿错”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使用的古代文化符号只要考虑了规范性,就不会“辣眼睛”。
D.古风是以时尚的方式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将古风从兴趣爱好发展为创新之举,还有赖于文史专业研究者的帮助。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