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3613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消失的夜郎古国

①夜郎古国因夜郎自大这一成语而家喻户晓。后世就用夜郎自大来形容肤浅无知的妄自尊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发现,夜郎国的自大还是有点资本的。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

1983年,在贵州省一个叫作龙树脚的偏远山村,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墓群。古墓里出土了600多件青铜器,件件做工精湛。有工艺水准极高的、通过弯头和插孔拼装起来的青铜树;还有能够拼接的青铜马车,马车的零部件竟然多达260多块,工艺之精湛复杂,令人咋舌。2000多年前贵州偏远的山区,那里人不应该是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吗?他们怎么能够有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呢?当时有人就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人从中原带到贵州去的呢?然而,古墓中出土的一盏连枝灯,却推翻了这种想法。灯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上面的人物像。这些人物梳着锥形的发髻,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尤其是他们的脸型和服装,明显跟中原人不一样。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和对比,发现这种发髻就是2000多年前当地土著的发型,高高的鼻梁也是当地土著的典型特征。这说明这些青铜器并非来自中原。

③还有,在距离龙树脚古墓群不远的铜鼓山,专家又发现了陶模和石范,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经过研究,这些东西正是当年专门用来制作青铜器的器具。这个发现再次证明,龙树脚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青铜器的确就是本地制造的。而比这更晚期的青铜器在贵州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说,这种精湛的青铜工艺,此后就像是人间蒸发般消失了。那么当地的青铜工艺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凭空消失呢?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专家推测这种文明可能就是消失了的夜郎文明。

④根据有限的史料,我们知道,夜郎国大概从战国时期兴起,到西汉时期,已经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强盛的藩国之一,前后大概存在了300多年。而在龙树脚发现的这些青铜器,它们铸造的年代正是夜郎国最强盛的时期,所以专家有了这样的推断。

⑤这个发现说明当年的夜郎国,跟咱们想象中的夜郎国不一样,夜郎国的确不是一般的大。根据考古发现,专家推测,夜郎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贵州全省,东到今湖南的新晃,南抵今广西的玉林、南丹,西辖今云南的曲靖、陆良,北到今川南。难怪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⑥正是因为夜郎国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夜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夜郎国的首都应该位于贵州西部一带,尤其是黔西南最有可能。目前所发现的夜郎国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一带。其中最重要的是赫章县的可乐遗址,这里发现了战国到西汉的墓葬一共108座,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如铜釜、卷云纹茎首铜剑、铜鼓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是普安县的铜鼓山遗址,这里被确认为青铜冶炼基地,被誉为夜郎国的兵工厂

⑦还有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夜郎国的首都可能在湖南。20005月,考古学家在考察中发现,在湖南怀化沅陵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古墓群。这些墓葬大多是从战国时期至汉代开始普及的。据有的专家推断,墓主很可能就是夜郎王。如果推测属实,也说明沅陵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夜郎古国的文明中心。

⑧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最后一个国王兴兵与周边诸侯发生战争,汉朝官员派使者去劝说。但夜郎王兴并不买账,还杀了使者,于是汉朝发兵灭了夜郎国,夜郎古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选自2021.12A《百科知识》,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能说明夜郎古国时期青铜工艺精湛的一项是(     
A.青铜树工艺水准很高,是通过弯头和插孔拼装起来的
B.青铜马车能够拼接,其零部件竟然多达260多块。
C.考古专家在距离龙树脚古墓群不远的铜鼓山发现了专门用来制作青铜器具的陶模和石范。
D.连枝灯上人物像的发髻、鼻梁、眼睛、脸庞、服饰等细节清晰呈现。
2.下列有关“夜郎古国”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湖南怀化沅陵发现夜郎王之墓,说明沅陵是夜郎古国的文明中心。
B.龙树脚古墓群文明就是消失了的夜郎文明。
C.目前所发现的夜郎国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一带。
D.贵州西部一带夜郎国遗址,被确认为青铜冶炼基地,是夜郎国的“兵工厂”。
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用“夜郎自大”成语开头,引出“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B.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用了“推测”“可能”“大概”等词语,体现了语言运用的严谨。
D.文章从夜郎国的青铜工艺到夜郎国首都在哪里的推断,证实了夜郎国有自大的“资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已经习惯于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是欧洲主导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大成果之一。一系列基于民族认同、以民族为行为主体的主权国家建立起来;没有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急切渴望步入这一行列。作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的单位和行为体,民族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国只是在19世纪末由于实力的差距不得不加入由西方霸权主导的世界体系,因而才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此后的100多年来,中国一直将自己描述为民族国家而非文明国家,尽管其首要的身份和主要特征明显如此。现在,中国的身份同时具有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双重属性。从历史和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无疑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作为积贫积弱的后果,它又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或者,正如白鲁恂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然而,未来这两种身份将如何演进、互动乃至冲突,至今仍无定论。

中国学者金观涛说:(中国)存在的唯一模式就是从历史中重生;除了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启迪和力量之外,在中国文化中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令中国人接受的机制与现实抗争。中国学者黄平写道:中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几乎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历史密切相连,如果没有历史背景,我们就无法解释它。不仅仅是学者,公务员、企业家和老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他们都活在历史中,承载着历史,为历史代言。杜维明评论道:当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人谈论杜甫的诗歌、司马迁的《史记》、孔子的《论语》时,他们言谈中透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人们将杜甫、司马迁、儒家学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表明传统思想将永远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其不仅是理解中国的基础,更是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的身份认同基本上就是从文化因素,如语言、家庭规范、社会关系结构等衍生而来的,而非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物。其次,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国政治毋庸置疑的第一要务。第三,维护、保持这种文明的统一性,被视为国家的神圣职责,因此国家被赋予了远超传统民族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第四,尽管鲜为人知,但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性的文明国家。接受了并且需要一种基于地区多样性的多元化。第五,文明国家这一特征对中国的影响绝非仅限于近现代,而是至少有两千年之久。这的确令人称奇。历史一直在对当下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下行事的指南和标尺。文明一词通常情况下指的就是遥远、间接的影响和消极、被动的存在。然而,在中国,历史和文明均是鲜活地持续至今:中华文明这一理念,并非一个静止的、毫无生气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有机体,为中国人界定国家和自我认知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摘自英国马丁·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

材料二: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一个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份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此要心怀敬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虽然古老,但至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它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绝对不是简陋的西方话语所说的所谓先进落后民主专制高人权低人权这种过分简约的概念可以概括的。中华文明的内涵要比这些概念远为丰富。凡是能够持续数千年而不断的存在,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乃至伟大的智慧,我们切忌简单地拿西方所谓现代性的标准来随意否定自己的文明,而是要像对待一切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认真地呵护,理性地分析,看看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成就与辉煌,看看它还能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特殊的意义。其中很多内容可以通过继承发扬和推陈出新而成为我们超越西方模式的最大精神和智力资源。

文明型国家既是一个国家,又是百国之和。作为一个国家,它有世界上最难得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作为百国之和,它有世界上最罕见的内部差异性和复杂性。在中国模式的引导下,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人口、土地、历史、文化四大超级因素构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大优势:中国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反之,如果中国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中国自己文明型国家的优势恐怕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最大优势也可能会变成自己的最大劣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意识到中国崛起对中国自身,对整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伟大意义。

(摘编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1.将“文明国家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这一句话放回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鲁恂认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但两种属性未来如何演化,尚未形成定论。
B.金观涛认为中国的发展要从历史中去寻找方法智慧解决现实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
C.杜维明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谈论现实时常会联系文学、史学等经典,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D.发展的、动态有机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国家界定,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对今天存在着巨大影响,中国人行事,总愿意从历史经验找到方法与理论依据。
B.中华文明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不能够用现代西方社会的话语概念来解释。
C.“百国之和”,是指无数个的小国家,不断竞争、冲突、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
D.坚持现有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建设强大的国家,从而更好地体现文明型国家的优势。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两项均体现“国家”意识,请选出符合“文明型国家”观点的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A.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霍去病。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______,理由:______
5.中德友好两校联谊会上,来自东北的18岁满族小张需要向大家介绍自己,请以材料中“百国之和”的文明型国家的公民身份,替小张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
2024-09-0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的无用之用

①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善的、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有几种看法。同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②比如看一棵古松,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个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个人所知觉到的其实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作为木商的习性,你所知觉到的只是拿它做某种器物要用值多少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习性,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种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画家朋友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个人的反应和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盘屈的线纹,以及它那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③由此可知,这棵古松的形与相会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与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与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④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⑤就字的狭义来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塑、音乐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需要也是多元的。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尝不是一种缺乏。对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要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沥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活动是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摘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看法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人心中的呈现可美可丑,可真可假,可善可恶。
B.不同的人把同一事物知觉为不同的东西,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和情趣各不相同。
C.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既是客观事物在心灵中的投射,也是心灵对它的加工。
D.“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是说只有聚焦于事物有关美的品质才能知觉美。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美的无用之用”,第一个“用”指的是实用,第二个“用”指的是能满足人的某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B.科学活动产生于求知欲,意在求真;审美活动产生于对美的嗜好,意在求美;二者都由精神饥渴引发。
C.“有所为而为”有目的,“无所为而为”无目的,无目的也是目的,故审美活动与实用活动有类似目的。
D.实用活动是不自由的,审美活动是自由的,自由赋予生命以意义,所以审美活动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使用了例证法,用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看古松反映不同之事论证客观事物的形与相会因人而变。
B.本文使用了喻证法,用疾病衰老的身体没有口腹的饥渴来比喻疾病衰老的心灵没有精神上的饥渴。
C.本文使用了引证法,引用了“用”字的狭义,以论证纯粹的美在“用”的狭义方面没有任何用处。
D.本文使用了对比法,将实用活动与审美活动进行对比,论证人的实用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的道理。
2024-08-0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时候,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而是”“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例如形容江水河流,则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家知道这是李煜著名的《虞美人》词中的佳句,作者抒写的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伤感情绪,这位亡国之君的愁和恨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他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就是满江,写的是春水,抒的是愁怀。这里的字就具有其特殊的意味,它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愁之多,恨之切,而且犹如江水东流,可谓是绵绵无尽期了。又如戴叔伦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贺铸的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都是以一汀满汀、以一川满川。又如秦观的词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说的是满山春色。苏舜钦的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晏几道的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等等,都是说的满树”“整夜。而所有这些,都是以写情为主,富有感情色彩。

高明的语言艺术家,的确像一位魔术师,在他们的笔下,每个字都有各种妙用,花样翻新,别出新意。一个常用的字,就可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这也许是艺术的特殊功能吧。当然,这也并非神秘到不可知的。字本身,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它必须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才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至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不好,那就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了。

(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下列诗句中,“一”字没有表示事物饱满充实之义的一项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D.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2.关于选文第一段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总 比喻论证B.总分 举例论证
C.总分总 举例论证D.分总 引用论证
3.下列关于选文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B.“一汀烟雨杏花寒”用满汀烟雨与料峭春风中凄楚可怜的杏花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和不尽的哀愁。
C.“一川烟草”用满地“烟草”比喻“闲愁”,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突出了闲愁的浓重、清晰可触的特点。
D.“时有幽花一树明”以时有时无的满树野花这一让人眼前一亮的场景,冲淡远行人旅途的乏味之感,凸显诗人从容悠闲的心态。
4.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5.简要概括选文第二段提出的结论。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