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554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 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2.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3.翻译下列句子。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腹稿

(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有删改)

【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选自《滕王阁序》,有删改)

1.对上文加点词所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授,表示给予官职。古文中这类词语比较多,如“征”“辟”“拜”“除”等。
B.序,是一种文体。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C.及冠,也称加冠、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
D.成语“人杰地灵”,意为“人物俊杰,地方灵秀”,就出自《滕王阁序》。
2.下列对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泛然不辞”中“泛然”为漫不经心的样子,表明王勃对于作序这件事情不重视。
B.【乙】文中的洪州古城,因“控”“引”等字而拟人化,变成一位制“蛮荆”、接“瓯越”的巨人。
C.【乙】文“俊采星驰”中的“星”属于词类活用,这里表明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形容人才之多。
D.【甲】“勃属文”与【乙】文“序属三秋”的“属”都是动词,但根据上下文推测,两个“属”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天才也”是判断句,省略了主语,补全后为“王勃,天才也”。
B.“童子何知”是宾语前置句,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式相同。
C.“访风景于崇阿”与“重于泰山”都是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为“于”。
D.“宾主尽东南之美”为典型的定语后置句,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相同。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①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②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③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④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正面躺卧,等醒来后,引用语句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云:滕王阁连薨市廛,名不称实;徒以王勃一序,脍炙今古。求所谓“飞阁流丹”者,何有也?假如你是王勃,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上文,以第一人称来简要说明理由。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正襟       危:端正
B.方其破荆州,江陵       下:下面
C.山川相       缪:缭,盘绕
D.酾酒临江       醒酒:斟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B.侣鱼虾友麋鹿       闻者彰
C.耳得之而       刎颈之交
D.何为其然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是(     
A.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砍柴。
B.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长。
C.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D.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作者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羡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从中得到乐趣。
C.在作者看来,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因此对人来说,应理性地对待生活。
D.本段文字字里行间也流露了作者遭贬后身处逆境,寄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2024-06-15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填然B.五十者可以帛矣C.之以桑D.庠序之教
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3.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
4.选文第二段孟子为实行仁政提出了哪些重要措施?
5.翻译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