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82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了。“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1.以上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体裁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玩索:
生生不息:
3.注音
(     )                 笃嗜(     )
4.填空:
(1)“__________,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小”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出自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
6.“这三种流行的毛病”指的是什么?
①是 _______________, 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_____, 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喜剧的力量与陷阱

戴钟伟

喜剧的终极力量和终极陷阱都来自期望值与意外值之间的落差。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滑稽的真正领域,是在人、在人类生活。喜剧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对人类视角下社会化生活的模仿。但喜剧的模仿并不代表单象限的审丑,丑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滑稽可笑的,而是只有当丑力求炫耀为美的时候才显得滑稽;也不是表面化、图解化的原调复奏,那些滑稽背后的共情,看似卑微而轻巧,实际需要首先把自我揉碎了,在平视、侧视甚至反转下还原生活本真逻辑,然后沿着这条崭新逻辑的线索,化合成一种新的叙事,这种叙事,我们姑且可以叫它为专属于喜剧艺术的佯谬化表达。

喜剧从对生活的模仿生发出的佯谬化表达,看似操作技术门槛不高,其实对创作者的感悟力和提炼能力要求极高。如果仅仅停留在具象和表面,如果仅仅止步于粗放与武断,就难以冲破闹剧”“活报剧的天花板,而如果单单满足于做口口相传的段子搬运工,就触碰了喜剧创作最危险的红线:新鲜感。在从具象表面到直击灵魂,从搬运到重生这个奇妙的转换中,以佯谬为核心的变形术是不二法门。

喜剧的佯谬,在于它既真实,又荒谬;因真实而荒谬,因荒谬而真实。喜剧创作者面对的佯谬,则是在于喜剧形式和喜剧效应是常青的,但喜剧创作和喜剧发现是速朽的。喜剧演员重复自己,无异于慢性自杀,

能够引发喜剧共鸣的那些冉冉上升的喜剧新生代,几乎都将自己作为了第一创作素材,将日常生活的观察作为了喜剧淘金机。我们作为受众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艺术创作的评判者,而是生活的同行发现者,当台上的喜剧人所言所行与我们的共通点越多,我们就越会由衷感到喜悦,那是共情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在为喜剧的佯谬所感染时,我们同时见证了很多佯谬的喜剧。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托着腮的,一种是叉着腰的,一种是踮着脚的。所谓托着腮的,就是充斥着网络段子、社会俚语,试图以讨好流行的方式变成流行的;所谓叉着腰的,就是自恃在喜剧田地里多收了三五斗,掌握了独门秘籍,以程式化技术流教师爷身份秀身段的;所谓踮着脚的,就是片面理解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总是将喜剧的终点引向泪海才得以实现主题升华的。以所谓的人设工业化概念替代人物塑造的生命逻辑,以时髦的大数据算法取代文艺创作的社会发现,诸如此类,不亦乐乎。

商业化的成功是喜剧从业者宏大的梦想,但可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喜剧的基因是生活本身,如果生活变得悬浮和空洞,怎么能指望作者持续挖掘出生活的真金?余光中说,当你的恋人改名叫做玛丽,你怎能再为她写一阙《菩萨蛮》?我们也有理由杞人忧天——当地铁里的潦倒小子住进了豪宅,你怎么能让他再发现生活里的小辛酸?热闹喧嚣的市场泡沫里,喜剧的忧伤依然时隐时现。这,也是另外一种无解的喜剧的佯谬。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剧中的“佯谬”,是一种通过荒谬表达生活本真逻辑的艺术手法。
B.并非所有审丑都是滑稽,只有通过佯谬化处理,审丑才能成为喜剧。
C.佯谬专属于喜剧艺术,所以“佯谬的喜剧”呈现了喜剧的终极力量。
D.热衷于讲网络段子的喜剧表演不是“佯谬化”表达,所以层次不高。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剧的表达形式和效果是不变的,但是其题材和内容应及时更新。
B.取得成功的喜剧新生代善于观察生活,做到与观众言行情感相通。
C.喜剧的创作与表演不应遵循模式,而应遵循生命逻辑和社会现实。
D.喜剧从业者应深入现实生活,而不应将精力用于追求商业化成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使用引用论证,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论述喜剧应来源于生活的观点。
B.本文使用比喻论证,用“托着腮的”“叉着腰的“踮着脚的”比喻三类喜剧。
C.本文使用对比论证,将“佯谬的喜剧”与“佯谬化表达的喜剧”进行了对比。
D.现在喜剧市场看似繁荣,但繁荣只是表面现象,其中隐含着喜剧的某种危机。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1)本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A.主要通过举例B.主要通过数字
C.主要通过比喻D.主要通过比较

(2)语段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想要揭示的问题是(     
A.人民大会堂气势雄伟,建筑巧妙。
B.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得益于多种建筑手法的运用。
C.人民大会堂的艺术效果来源于重复与变化手法的完美结合。
D.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艺术依靠那简单重复的几十根柱子。

(3)对北京的明清故宫的“最杰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典型性。
B.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一惯性。
C.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超常性。
D.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科学性。
2024-08-3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画里阴晴(节选)

吴冠中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已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

1.文章开头说,“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
2.对于“湿”,作者既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试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说明。
作者独特的感悟:____________
传统文化的渊源:_____________
3.文章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意在说明_________
4.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A.水彩画是水墨画的变种。B.作者对“江南不宜画油画”的说法有不同的见解。
C.西洋画崇尚阳光,不表现风雨。D.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说明阴雨美要胜于晴日美。
E.“默看细雨湿桃花”,写出了桃花强烈的色彩感。F.写“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其主要作用是反衬。
2024-05-16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