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7932
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谚语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A.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B.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物以类聚,人以群分。D.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2024-05-15更新 | 1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一篇谈论建筑美学的随笔,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并论说在由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B.《纪念刘和珍君》出自鲁迅杂文集《华盖集续编》,文中叙事、抒情、议论互相交错,悲愤的感情洋溢于全文之中。
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提醒我们,也许人生最应该珍惜的就是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常的生活。
D.《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准确、详实地说明了荔枝及其生产的相关知识。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选自《学习时报》,2013913日)

1.依据文本,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
2.文中运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024-05-18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