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______,______,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请默写出诗中所缺的句子。
2.词人为什么不忍登高?
3.本词结构细密,首尾呼应,笔法高妙。请结合词文进行赏析。
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8-0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鹊桥仙》,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下列对本词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写依依惜别的情景。
B.“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
C.下片的比喻精妙新颖,将情感形象化,也使整首词充满欢快的元素,没有一丝伤感的气息。
D.秦观虽出自苏门,但其词却另辟蹊径,自成一家。《鹊桥仙》就是一首历来被后人称道的婉约词佳作。
2.简析“忍顾鹊桥归路”一句中“忍”字的表达效果。
3.找出词中表现作者爱情观的名句,并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2024-08-0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总集。《诗经》六义从内容上分为(      )(      )(      ),形式上分为(      )(      )(      )
2.《诗经·氓》中写婚后男子的变化,以“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而感情会一变再变。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2024-07-3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光彩职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念行客”一句中,“千里”点明相隔之远,给下文留下了铺展的余地。
B.“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写远人漂泊在外,盼望归鸿带来闺中女子的音信。
C.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D.全词用笔甚曲,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自然。

(2)全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中的“乍”,相当于“忽然、突然”。
B.“最难将息”中“将息”的意思是“保养身体”。
C.“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是指“春天黄色的花”。
D.“这次第”中“次第”的意思是“情形、光景”。
2.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和处境的孤独。
B.“如今有谁堪摘”,表明没有谁敢来采摘花朵。
C.“独自怎生得黑”,表明词人希望早点天黑。
D.“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用一“愁”字可概括词人的心情。
3.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
C.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
D.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高职高考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声声慢(南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起句连用叠词,营造出凄冷、悲凉的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B.“淡酒”二字,写出南渡之后词人到处漂泊、衣食无着的悲惨情形。
C.“憔悴损”明写菊花的枯萎,而实则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
D.词人以独守窗前的所见、所闻、所感,传达出百无聊赖、内心愁苦的情状。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职业院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列关于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A.开头两句写乌鸦啼叫着飞回窝,塑造了一幅热闹、活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
B.最后两句既表达了思妇的思念之情又饱含深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充满意境。
C.最后两句表达了弃妇独守空房的愁苦。
D.这首诗表达了秦川女被丈夫遗弃的悲愁郁结。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段考三试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舟”是指对船的美称。B.“去去”是指往前走了又走。
C.“楚天”是指南方的天空。D.“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
2.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凄切”奠定了词作的基调,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面上写两人分开时的情况,实际是写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既是细节描写,又是白描直叙。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中的“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中的“纵有”“更”强化了语意的表达,写出了作者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致。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画得细致入微,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
3.下列对诗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一个凄凉的秋夜,词人经受的欲留不能和欲行难舍的心理过程。
B.词的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离别后及未来凄清冷落的羁旅生活和寂寞孤独的心情。
C.这首词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
D.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低沉的,语言风格是豪迈的。整首词情真意切,自然感人。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段考语文试卷
9 .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A.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B.三四句中最能体现人感情的一个字是“凉”字,“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凉。
C.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
D.热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清新的意境。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菏泽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技能班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1.首句中“归”字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它的妙处。
2.试分析诗中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