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1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的
B.相如车避匿       引:调转
C.且庸人尚       羞:把……当作羞辱
D.畏廉将军哉       独:难道
2.下面加点字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B.宣言
C.去亲戚而事君D.相如引车避匿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选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选段是第三个故事:将相和,重点写了蔺相如。
C.蔺相如因害怕廉颇羞辱一直躲避廉颇。
D.廉颇是一个胸怀国家、知错能改的将军。
2024-08-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史,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项王B.吏民,封府库C.沛公欲关中D.常以身蔽沛公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24-08-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1.根据课文意思,对晋、秦、郑三国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晋在西,秦在东,郑在晋、秦之间。
B.秦在西,郑在东,晋在秦、郑之间。
C.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晋之间。
D.郑在西,秦在东,晋在郑、秦之间。
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3.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     
A.亡郑以陪邻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焉用亡郑以陪邻?”“以陪邻”的意思是:而给邻国(指晋国)扩大土地。
C.“君之所知也”“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秦国了”。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2024-08-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普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选自《信陵君窃符救赵》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
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资之:出钱悬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姊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嬴闻如姬父人所杀
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吾攻赵旦暮下/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D.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下,欲求报其父仇
3.下列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称代赵平原君“赵胜”)
B.公子患之,数请魏王。(称代前文的“邯郸旦暮降秦”)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称代下文的“虎符”)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称代前文侯生“无一言半辞送我”)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2024-08-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普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病偻,隆然伏行
根拳而土
而木之性日以
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欣然接受丑陋之名,是一位性情通达且乐天安命的智慧之人。
B.本文名为传,实有寓言性质,借郭橐驼之口批判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
C.文章以种树对比治民,因事明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D.文章融合叙事、描写、说理、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婉而多讽。
3.翻译: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4.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
2024-08-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劝学》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2)而江河
2.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本段论述的中心是(   
A.学习的作用B.学习的态度
C.学习的方法D.学习的意义
2024-08-0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学前教育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战!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物品、物类。
B.向之所        欣:高兴、欣喜。
C.于尽        期:及、至。
D.齐彭为妄作      殇:圆形酒杯。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一致的是(     
A.极视听之娱    犹不能不之兴怀
B.夫人相与      曾不知老将至
C.终期尽       而寒
D.致一也       孰能讥之乎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仰观宇宙之大

A.童子六七人B.秦人不暇自哀
C.多于南亩之农夫D.而刘夙婴疾病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B.文中作者的观点:本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观点)是不可信的。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意谓人与人之间交往,要相互珍惜,因为时光短暂,转眼一世已过。
D.文中既有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有对人生的眷恋、热爱之情,低沉情调中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2024-08-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舍其
于是公输盘
在宋城上而待楚
2.(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从墨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4-08-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祖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D)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1.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下列对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B.大王亦幸赦臣(倒装句)
C.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D.宁许以负秦曲(省略句)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是(     
A.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未能找到。
B.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在赵王手下又幸福,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C.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个勇士,又有智谋,应该可以担当这个差使。
D.拿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城池,怎么办?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当赵国得到楚和氏璧时,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两难问题。
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
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
D.蔺相如认为,秦强赵弱,国家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又许下诺言:完璧归赵。
2024-08-0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本段文字的作者是(     
A.韩愈B.柳宗元
C.苏轼D.欧阳修
2.文段中认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原因不正确的是(     
A.师道之不传久矣
B.不耻相师
C.耻学于师
D.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3.对“耻学于师”中的“耻”解释正确的是(     
A.意动用法 , 以……为耻B.羞耻
C.形容词用作名词 ,羞耻的事D.反语
4.本段内容采用的论证方式是(     
A.正面论证B.反面论证
C.正、反面对比论证D.叙述性段落 ,无议论
5.对“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解释正确的是(     
A.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B.不因为官大就奉承,地位低就打击。
C.因为自己地位低就感到自卑,当官越大就感到骄傲。
D.选择老师一定要选比自己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为师才有面子,才学得到知识。
2024-08-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年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