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风雪                           乘:趁着
B.长城之限                                 越:翻越
C.其级七千                           有:通“又”
D.戊申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2.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是日观道中石刻D.或曰,此东海也
3.下列选项中,不是作者和子颖登上山顶看到的景色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汶水、徂徕如画
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D.道皆砌石为磴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登泰山的游记,此行是姚鼐和知府朱孝纯一同登上。
B.作者记录行踪,移步换景,从南边山脚下上山;和子颖在日观亭看日出。
C.作者登顶后,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壮怀激烈,意气风发。
D.本文是桐城派名篇之一,布局构思别致,语言简洁生动,文风古朴典雅。
5.翻译下列句子。
(1)余始循以人,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第二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威,不知何许人也。父琛,魏弘农太守。威少倜傥,有大志,善骑射,膂力过人。在周,数从征伐,位至柱国、京兆尹,封长寿县公,邑千户。王谦作乱,高祖以威为行军总管,从元帅梁睿击之,军通谷,谦守将李三王拥劲兵拒守,睿以威为先锋。三王初闭垒不战,威令人侮以激怒之,三王果出阵。威令壮士奋击,三王军溃,大兵继至,于是擒斩四千余人。进至开远,谦将赵俨众十万,连营三十里。威凿山通道,自西岭攻其背,俨遂败走,追至成都,与谦大战,威中军。及谦平,进位上柱国,拜泸州总管。高祖受禅,历幽、洛二州总管,改封晋熙郡公。寻拜河北道行台仆射,后督晋王军府事。数年,拜青州总管,赐钱八十万,米五百石,杂彩三百段。威在青州,颇治产业,遣家奴于民间鬻芦菔根,其奴缘此侵扰百姓。上深加谴责,废于家,后从上祠太山,至洛阳,上谓威曰:自朕之有天下,每委公以重镇,可谓推赤心矣。何乃不修名行,唯利是视?岂直孤负朕心,亦且累卿名德。因问威曰:公所执笏今安在?,威顿首曰:臣负罪亏宪,无颜复执,谨藏于家上曰:可持来,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于是复拜洛州刺史。

(选自《隋书·张威传》有删改)

【注】①芦菔:萝卜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通谷                                                     驻扎
B.威令人侮以激怒之                                 辱骂
C.与谦大战,威中军                                 将领
D.上深加谴责,废于家                                 获罪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
B.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
C.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
D.威明日奉笏以见/上曰/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威少有大志,体力过人,多次跟皇帝征战,战功显赫,受到皇帝的提拔奖赏。
B.张威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运用激将法,诱敌出兵,出奇制胜,最终平定了叛乱。
C.张威颇治产业,却疏于管教家奴。家奴出售萝卜根时侵扰百姓,张威因此被皇帝责罚。
D.皇帝自认对张威推心置腹,而张威却辜负了他的信任,皇帝在洛阳免去张威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乃不修名行,唯利是视?
(2)臣负罪亏宪,无颜复执,谨藏于家。
2024-08-2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春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囚,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     
A.亡郑以陪邻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
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陪邻”的意思是:而给邻国(指晋国)扩大土地。
C.“君之所知也”“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秦国了”。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4.翻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化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乙】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选自《说苑·卷八·尊贤》)

【注】①徐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为人高洁,有南州高士之称。②式商容之闾:登门拜访商容。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车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根据上下文,可推断“揽”为“拿起”之义。
B.群欲府君先入廨——由“落日故人情”可推断“情”为“感情”之义。
C.故江海者托于船——由“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可推断“绝”为“横渡、越过”之义。
D.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由“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可推断“致”为“到达”之义。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有澄清天下                                 ②均二策
B.①犹不能致意之所欲至矣                    可怪也欤
C.①豫章太守                                        ②使子婴
D.①必尊贤下士                                     ②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3.学习文言文, 若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可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搭建学习支架帮助理解。根据这一学习方法,表格中的划线处,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特殊句式知识点生活中的实例选文中的文言句式
定语后置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虽有千里之望
宾语前置合理作息,健康不愁。吾之礼贤
状语后置食在宁波,玩在嘉兴。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判断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席不暇暖
A.①B.②C.③D.④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①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②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③君王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④君子想要和平统治天下,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光明职校文学社社刊设立了“尚贤崇德”专栏,讨论“贤才”的标准,请结合文章内容,归纳出2条标准并简要分析。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单招单考宁波、嘉兴两地联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邻有敝舆而欲之——由“盗窃、窃取”可以推断出,“窃”是“偷盗”的意思。
B.必为有窃矣——由“声非加疾也”可以推断出“疾”是强、大的意思。
C.故人——由“无乃尔是过与”可以判定“过”是“责备”的意思。
D.则耕者不可以不急矣——根据“有益于身”可以判定“益”是“好处”的意思。
2.文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 邻有敝舆而欲窃                              ②江汉鱼鳖鼋鼍
B.①舍文轩                                             孰能讥之乎
C.①一人耕九人处                                   ②则食者众耕者寡也
D.①必有窃疾矣                                      ②庖丁文惠君解牛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有人于此”是一个带有典型标志词“于”的状语后置句。
B.“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是一个省略句,可以补充主语故人。
C.“必为有窃疾矣”是一个判断句。
D.“何故止我”是典型的疑问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①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②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③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
④楚国到那个地方五千里,宋国到那个地方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长兴、德清、安吉三县2022-2023学年中职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完成各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直不百步耳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七十者衣帛食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填然
(2)弃甲曳兵而
(3)之以孝悌之义
(4)王无
3.翻译句子。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新职业教育研究院高三对口高考考前冲刺(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君于赵王       幸:宠幸B.宁许以负秦       曲:理亏
C.相如奉璧秦王       奏:呈献、进献D.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严格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A.传示美人及左右B.传之美人,戏弄臣
C.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D.秦王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璧有瑕,请指示D.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计欲亡走燕
译文:我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
B.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译文: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补偿给赵国的意思。
C.大王见臣列观
译文:大王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
D.大王必欲急臣
译文:大王必定替我着急。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召有司案图B.皆为龙虎,成五采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吾从而师之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庖丁解牛》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B.《琵琶行》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交代了作者写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C.《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了精辟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过秦论》中的“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鲰生”“氓”等。
2024-08-2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铸以为金人十二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