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3 道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面对诗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红而发光的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这首诗的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除了细节描写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的手法。
2.下列和《静女》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节选自《诗经·邶风》。《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姝。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颂”是宫廷歌曲。其中“风”价值最大的。
D.《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即直接的铺叙、刻画和抒情;比,即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兴,是由它物引出所咏之物,即起兴。
3.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态?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新职业教育研究院高三对口高考考前冲刺(二)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选自李白《将进酒》)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写出本诗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中加点的“圣贤”二字指哪类人?请举例说明。(不少于2人)
4.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庖丁解牛》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B.《琵琶行》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交代了作者写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C.《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了精辟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过秦论》中的“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鲰生”“氓”等。
2024-08-2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铸以为金人十二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海棠

袁枚【注】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释】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2-2023学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第二次全省联合模拟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洊(音同):再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槐严       对待B.吏明知有枉       案件
C.吾属将之偿       谴责D.妇人出       挥手使……离去
2.对下列语句中相关文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纵火而噪       “夜”是名词作状语
B.斩以循师       省略了主语“裨将卢渊”
C.非所以事天也       是判断句
D.槐起衣冠而坐       “衣冠”是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极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证书”联考语文试题B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之战》(节选)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一交战                         初一:刚刚开始
B.同时发火                         发火:点燃船只
C.北军大坏                         大坏:彻底溃败
D.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轻锐:精锐轻便的武器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裹帷幕                           济大事
B.可烧走也                       若据有之
C.操留征南将军                 取蒙冲斗舰十艘
D.与操遇赤壁                    莫若遣腹心自结
3.下列句子中与“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今战⼠还者及关⽻⽔军精甲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注意前后呼应,用“瑜等在南岸”交代了两军的方位,为下文“东南风急”,风助火威做铺垫。
B.以“军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来反映曹军的骄傲、麻痹心理,以“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来证实周瑜预言的正确,这一切都从侧面说明曹军失败的必然性。
C.在赤壁之战中,重点是黄盖诈降,因而详写;次重点是曹操败退时的狼狈情形,描写也比较细致。
D.本文寓褒贬于叙事。如在赤壁之战中,周瑜部下大将不计其数,却因黄盖倡议火攻曹操而独提其一人。对刘备只是一语带过,因为在决战中,刘备仅处于配合地位。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长江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江西宜春工业技工学校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招樊哙出       趁机B.遣将守关者       所以
C.听细说       D.樊哙覆其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是(     
A.头发             人皆得以使之
B.毫毛不敢有所             大王必欲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虽大风浪不能
D.先破秦入咸阳者             假舟楫者,非能
3.下列句子与“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是(     
A.不拘于时B.而今安在哉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樊哙撞到守门卫士闯入军帐,怒视项羽,此时紧张气氛达到极点。
B.樊哙性格粗犷却很机智,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武将。
C.项羽善于采纳意见,面对樊哙的斥责,非但不怒,反而虚心接受。
D.本段以精炼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5.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南宁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9 . 对下面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双调】清江引   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A.“双调”是元曲中的宫调之一,“清江引”是曲牌名。
B.第一,二句写梅花破蕊早放,向人们透漏春的讯息。
C.第三,四句写梅花迥异群芳、坚贞自守的高洁品格。
D.此曲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梅的孤芳自赏。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南宁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食埃土,饮黄泉B.括四海之意
C.天下集响应D.顺流而
2024-08-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对口单招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