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2 .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有不确定之意,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环境的朦胧静谧。
2024-05-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上册《荷塘月色》同步讲解与练习试题
3 . 阅读课文《荷塘月色》,然后填空。

(1)本文的线索不止一条,有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线。

(2)文章4~6段集中写荷塘、月色,这三段是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想是散文的翅膀,文章7~9段是联想部分。从4~6段写到7~9段,是按照____________的思路写的。

2024-05-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上册《荷塘月色》同步讲解与练习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4 . 对课文《风景谈》中最后一段: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下面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伟大者”指的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2024-05-1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经贸科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5 . 作文审题时要多角度地思考,通过比较,确立最佳的立意。立意要正确、鲜明、集中、深刻。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主题有积极意义,能够使人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鲜明”就是思想观点必须明确,不能含糊,要爱憎分明,并具有“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新颖性。
B.“集中”,一是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多中心,不能分散、杂乱;二是说文章不论长短,不论内容多少,都必须紧紧围绕主题,突出主题,为主题服务。
C.“深刻”就是要尽量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所写的内容要由表及里地理解,入木三分地阐述。
D.不同内容和体裁的文章,立意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要注重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记事的文章,要侧重对人物思想品格的发掘;说理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物矛盾的剖析,挖掘出深层次的内涵。
2024-04-2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职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语文试题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对“不要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不种地,再多的锄头,再精致的锄头,价值也寥寥。”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具是给人用的,不是用来看的。
B.工具不是目的,不能夸大其价值。
C.要有务实精神,要做好本位工作。
D.把器物做到极致,体现工匠精神。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父亲的故事(节选)

范春歌

①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校园翻建校舍。下课后趴在教室的走廊上观看工人们忙碌地盖房子,成为我在枯燥的校园生活中最开心的事。班上的同学渐渐注意到,工程队里有一位满身泥浆的工匠常常来到教室外面,趴在窗台上专注地打量我们,后来又发现,他热切的目光似乎只盯着前排座位上的一个女孩子。还有人发现,他还悄悄地给她手里塞过两只热气腾腾的包子。

②这个发现使全班轰动了,大家纷纷询问那个女孩子,工匠是她家什么人。女孩红着脸说,那是她家的一个老街坊,她继而恼怒地埋怨道:“这个人实在讨嫌!”声称将让她的已经参加工作的哥哥来教训他。大家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很快报告了老师,但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那位浑身泥浆的男人是她的父亲。继而,又有同学打听到,她的父亲很晚才有了她这个女儿,这次随工程队到学校来盖房子,不知有多高兴。每天上班,单位发两个肉包子作早餐,他自己舍不得吃,天冷担心包子凉了,总是揣在怀里偷偷地塞给她。为了多看一眼女儿上课时的情景,他常常从脚手架上溜下来躲在窗口张望,为这没少挨领导的训。但她却担心同学们知道父亲是个建筑工太丢面子。

③工程依然进行着。有一天同学们正在走廊上玩耍,工匠突然跑过来大声地喊着他女儿的名字,这个女同学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转身就跑。工匠在后面追,她停下来冲着他直跺脚:“你给我滚!”工匠仿佛遭到雷击似的呆在原地,两行泪从他水泥般青灰的脸上滑下来。少顷,他扬起了手,我们以为接下来将会有一个响亮的耳光从女孩的脸上响起。但是,响亮的声音却发自父亲的脸上,他用手猛地扇向了自己。老师恰恰从走廊上经过,也被这一幕骇住了,当她扶住这位已经踉踉跄跄的工匠时,工匠哭道:“我在大伙面前丢人了,我丢人是因为生出这样的女儿!”

④那天女孩没有上课,跟她父亲回家了,父亲找女儿就是来告诉她,母亲突然发病。

⑤不知为什么,那年翻修校园的工期特别长。工匠再也没有出现在校园里,女孩也是如此,她一学期没有念完就休学了。有一次,我在街上偶然遇见了工匠,他仍然在帮别人盖房子,但人显得非常苍老,虽然身上没有背一块砖,但腰却佝偻着,仿佛背负着一幢水泥楼似的。

⑥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它可以让人们眼中一个大山般坚强的男人轰然倒地。同样的道理,儿女的爱和尊重,能让一个被视为草芥的父亲像山一般挺立。

(选自《读者》2005年第13期,有改动)

1.作者描述这段故事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她继而恼怒地埋怨道:“这个人实在讨嫌!”_________描写
(2)为了多看一眼女儿上课时的情景,常常从脚手架上溜下来躲在窗口张望,没少挨领导的训。_________描写
2.这则故事展示了一位吃苦耐劳、悉心照顾女儿的慈父形象。从哪些细节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关爱?至少列出两点。你觉得这样的关爱对吗?
3.作者为什么说“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
2023-12-1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