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她在娘家,因为是小闺女,娇惯一些,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到了我们家,我母亲好下地劳动,尤其好打早起,麦秋两季,听见鸡叫,就叫起她来做饭。又没个钟表,有时饭做熟了,天还不亮。她颇以为苦。回到娘家,曾向她父亲哭诉。她父亲问:

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来吗?

她比我起得更早。还说心疼我,让我多睡了会儿哩!

那你还哭什么呢?

我母亲知道她没有力气,常对她说:

人的力气是使出来的,要伸懒筋。

有一天,母亲带她到场院去摘北瓜,摘了满满一大筐。母亲问她:

试试,看你背得动吗?

她弯下腰,挎好筐子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背到家里去了。

我们那村庄,自古以来兴织布,她不会。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后来,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几个孩子,也都是她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十二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

(选自孙犁《亡人逸事》)

1.妻子为何要向父亲哭诉?
2.“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在刻画妻子的形象中起什么作用?
3.分析下列句子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4.结合选文,简析妻子成长与转变的原因。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来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
B.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
C.家人很小心,怕打扰鲁迅先生休息。
D.鲁迅先生身处白色恐怖中,随时有被捕的危险。
2.下列对有关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背影“灰黑色”暗示当时社会黑暗,鲁迅忘我的工作就是为了推翻这个黑暗的社会。
B.两个“还是”、一个“仍旧”说明鲁迅工作非常辛苦,他坚持工作,具有坚强的毅力,表达作者对鲁迅的无限敬意和佩服。
C.“整整齐齐”“压”“站”表现了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D.作者写鲁迅的背影由“黑大”变为“灰黑”,也表现出她对鲁迅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担心。
3.下列对选文表现手法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用白描的手法,详写鲁迅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鲁迅与常人不同的生活状态。
B.文中作者用汽车的有声反衬夜晚的宁静,用窗户和灯泡的光映衬鲁迅的身姿。
C.用他人的静反衬鲁迅的动,用明亮的太阳照耀着夹竹桃反衬鲁迅“在枕头边上睡着了”。
D.通过这些环境的烘托、细节描写和衬托手法的运用,向读者展现了鲁迅忘我工作,“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就业班)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与感动

罗伟章

我读的第一篇古文,是《陈情表》。

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二哥念中学,好读书,在乡上买了本《古文观止》。腊月三十那天,父亲和兄弟姐妹上邻院看灯去了,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篇念给我听,念的是《陈情表》。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念了,二哥又背诵,很是自得。当他逐句讲解,自得的心淡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战栗。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了。家里的天,是母亲顶着的,母亲去世,天就塌了。在对未来的惊恐中,我常躲到屋后的林子里,窥视村里小孩跟在各自的母亲身后,从田间地头走过,一声一声地叫。为啥他们都有妈,唯独我没有? 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死了父亲,到四岁,母亲改嫁。死别和生离,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

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

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岂止忍受,还要担荷。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后读杜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门,那窗,是打开的,打开后就看到万千气象:众生之苦里,蕴含着无限生机。杜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陈情表》对我的意义。

在我心里,李密始终是个孩子。到他写《陈情表》时,已44岁,可依然是个孩子。这感觉真没有错。李密以孝闻名,《陈情表》以孝动人,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是之下一背着,体现着晚辈对老人扶持。李密对祖母,侍奉汤药,未曾废离”“辞不就职,是一辈子的孩子。

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但如果突然撞到他的家乡去了呢? 那便是故人重逢。认识作家,无须相见,读了他的作品,就算认识了。我和李密认识的年头,该和他写《陈情表》时的岁数差不多吧? 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友了。因此,来到川西彭山,得知他是彭山保胜乡人,欢喜心如风拂柳。也不是激动,只是心里一亮,是烛光的那种亮,外面的世界退去,只照见两人和两人的秘密。

彭山县属眉山市,眉山有苏东坡。东坡的厉害,在于个性强却又通达人情,活得诗性,且能用细节之绚烂抵抗人生之大灾。比较起来,李密就过得太苦了。身苦,心也苦。不过,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在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

李密故居在保胜乡龙安村,倾斜的坡地上,村道、房子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左面崖壁,刻满字画,都与李密有关。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些,只悉心察看当地百姓的脸,都安宁祥和。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两个字:充实。人只有在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关照中,才能内心丰盈,从而迈过自我隔绝和自我枯萎的现代化陷阱。由此扩展,家庭伦理便成为家国伦理、万物伦理,人也因此走出小我,成为大写的人。

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远近闻名的彭祖,活了将近800岁,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突破局限的表达。一个生长传说的地方,定有传奇的精神在。这传奇的精神,既是勇猛精进,也是笃定持守。在我看来,李密是彭山最大的传奇。他用真实书写了传奇。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一篇《陈情表》,感动了晋武帝,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标题“陈情”一词,既指李密的《陈情表》,也指作者情感的真诚表达。
B.“我”最初只感受到《陈情表》的语言美,后来才理解其内涵与意义。
C.李密44岁时,依然不肯出去做官,因此作者认为“李密始终是个孩子”。
D.作者游历彭山后,对李密的“陈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他更加推崇。
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甲骨文“孝”字的构形,生动地表现了李密对祖母的“孝”。
B.“欢喜心如风拂柳”比喻形象贴切,突出了作者来到彭山的兴奋与自得。
C.彭山人表现出的“祥和”“充实”从侧面反映了李密的伦理观对家乡的影响。
D.文章把传说中的彭祖与真实的李密对比,强调了李密才是彭山最大的传奇。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这句话的理解。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真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细读选文⑰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4)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还记得第一次问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情景,当时我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那天早晨,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刚刚开放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高兴地想吻我的额头,可那时除了母亲外,我不习惯其他的任何人吻我。于是,莎莉文小姐就轻轻把我搂在怀里,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不解地问。

她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告诉我:爱在这里。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可是对她的话我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那些具体的、能触摸到的东西外,对于抽象的东西我还无法理解。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又是拼写又是打手势: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回答。

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煦的阳光正在照耀着我们,又想了想。

这是不是爱?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太阳更美好的东西了,它赐予人类温暖和光明,滋养着美丽的花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可是莎莉文小姐仍然连连摇头,我既迷惑又失望,真是奇怪,老师竟然没有办法让我明白爱的含义,爱究竟是什么呢?

大约过了一两天,我坐在那里用细线串珠子玩,珠子大小不一,我摸索着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次序把它们串起来,可总是出错,莎莉文老师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明显串错了,于是,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我到底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按次序串好呢。正在这时,莎莉文小姐用手轻轻地摸摸我的额头,然后拉过我的手,在上面用力地拼写出了这个单词。

刹那间,我如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指的就是我用头脑思考问题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坐了很久,不是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用刚刚意识到的思维方法来寻求的含义。那天,太阳一直躲到云层的后面,间或有阵阵细雨,可是顷刻间,太阳喷薄而出,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太阳吗?

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也许她意识到我仍然无法理解,便用更浅显直白的话继续解释说:你虽然无法摸到云彩,可是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整天酷热日晒后,花草树木和干旱的大地得到雨水的滋润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爱也是这样,虽然你不能触摸到,但是你能感受到爱带来的甜蜜和快乐,在爱的包围下,你才能快乐地成长,才会觉得幸福。

刹那间,我似乎有所领悟她说的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无数线条像雨丝一样穿梭连结在我和别人的心灵之间。

(节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太阳更美好的东西了,它赐予人类温暖和光明,滋养着美丽的花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
②于是,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我到底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按次序串好呢。
2.简析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归纳文段的大意。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段考一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30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③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④他不答,他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⑤树旁乱草中窸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⑦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⑨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                  嗫嚅:
②树旁乱草中窸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 窸窣:
2.选文第四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3.作者写“我”与年轻人对话的目的何在?
4.作者听到了“废墟的召唤”,但是年轻人却尚有疑惑,作者说“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这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认识?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职业中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青

中赋渔

由于担心有人或者小动物偷盗庄稼,小队长请了我爷爷去看青

中村大片的耕地,在半夏河的南岸。做活的人们,每天都要踩着吱呀作响的小木桥过去。一过小木桥,在左手的河岸边上,有一棵高大的刺槐。刺槐树的底下搭了一个小草棚,爷爷就住在这个棚子里。

棚子是我的木匠爷爷自己搭的。他用两排长长的树干,架成了字形的骨架,再在骨架两边的斜坡上铺上高粱秆和稻草。棚子里面的泥地上铺着麦秸,软软的,透着一股清香。奶奶又给他在麦秸上铺了一张草席,荞麦枕头也是专门从家里拿来的。看青这件事,爷爷也才做了一年。当时是因为什么事,跟奶奶赌气,正好小队长找人看青,他就去了,这样可以不住在家里,算是一个老人的离家出走。他去看青之后,庄稼既没有大的损失,也没有什么鸡飞狗跳。村里人都很满意,他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也高兴,虽然与奶奶早已和好,但第二年还是继续住在野地里。

小满过后,爷爷把大槐树底下的棚子收拾好,背了铺盖住过去。我和奶奶就每天晚上来给他送饭。奶奶迈着小脚,拎着一只竹篮,里面是一盘菜,一碗饭,一只长嘴的白瓷茶壶和一只茶盏。我抱着一只竹壳的热水瓶,走在她旁边。家里的小黄狗也跟着过来了,一会儿跑到前面,一会儿跑到后面。

我们到了,如果正好爷爷到地里去巡视,我们就在桥头坐下来等。小黄狗的一声就跑没影了,它去找爷爷。

奶奶把碗、盘、茶盏从竹篮里拿出来,摆在桥板上,然后从长嘴的白瓷茶壶里倒出一盏茶。茶还没凉,小黄狗就又窜了回来,对着我们直摇尾巴。这时候,能听到爷爷轻轻一声咳嗽,不紧不慢地从庄稼地里走了出来。我朝他大喊;爷爷,今天有红辣椒。奶奶说要辣你,你怕不怕?

爷爷说:好,好。他走过来,拍拍我的头,靠着桥栏杆坐下来。他先要喝一盏茶,喝完了,看着河水定一定神,才拿起筷子吃饭。他吃饭很仔细,很认真,碗里从来不肯剩一个饭粒。

吃好了,奶奶把碗筷拿到桥下河水里去洗,洗碗的时候抬头问爷爷:不曾有事吧?爷爷掏出他的水烟壶,嘴里应道:不曾有事。有个人,我咳了一声就走了。”“不曾打照面吧?”“不曾打照面。我走得远了才咳的,不会难为情。

一般从田地里顺手牵羊捞点粮食回家的,都是妈妈们。她们知道爷爷就在附近,她们也知道爷爷看得到她们,所以下手并不过分。只要不过分,爷爷就不会过来。实在有不自觉的人,爷爷才会在远处咳一声,提醒她离开。

爷爷吧嗒”“吧嗒地吸起水烟,烟壶上的火星在他的呼吸间一明一灭,这在夏夜的河上是十分协调的。河面上到处都是萤火虫,一层薄薄的雾,贴着水面流动着,使得萤火虫的闪烁,一会儿迷蒙,一会儿清晰

1.为什么要叙述爷爷来“看青”的缘由?
2.我和奶奶去送饭,为什么还要写到跟我们一起去的小黄狗?
3.从哪些细节里能看到爷爷和奶奶相伴相知多年的默契?
4.分析结尾段划线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5.爷爷“看青”有什么高超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春季高考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留言: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百合花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写到野草和蜂蝶,起什么作用?
3.“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你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你认为触动人们内心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现代职业高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摇晃的世界

①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这天的太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

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里,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面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恍惚了。在那么一阵,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那么一点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的。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

③那还是在什么时候哪——铁锅里的汤咕咚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我站在灶台边的方凳子上,不错眼地瞧着白色的粉丝簌萩而下,顷刻软软地跌在水里,多么奇妙。更奇妙是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鼻头’。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么!这普通的事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直到有一天,没有人告诉我,我却猛然地醒悟了,外祖父所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是越方言中对于一切纠结成团之物的指称,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一霎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

④现在,我喝着开水。儿子说:开水,是打开的水。厨房里摆着新鲜的蔬菜,他说:蔬菜,是看书的菜。他指着薯片:这是老鼠数过的片。我的世界再一次经受着摇晃。

⑤我们一起读图画书。翻开封面,他说:瞧,封面,这是有风的面。一边说着,一边扇动硬装的封面。有风从我们脸上拂过去,故事里有稻草人,他从床上站起来,努力用头倒撑着身子,翘起一只脚来,说:倒——草人。马路上,一辆大巴开过去,他数到:大巴(八)车,大九车,大十车。

⑥我跟着他,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势。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指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是少鱼日。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鸟会飞。他说:不。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哈,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是空的,比起什么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

⑦有一天,朋友带给他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探手到盒子里,捧出那里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起,礼物盒里有了这样的碎纸团。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至少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他的稻子,在客厅里跃跳、欢笑。

⑧我握着杯子,有些羡慕又有些落寞地站在边上。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更重要了呢?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感开始吧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长大后,这种摇晃感也不立定

1.本文题目换成“儿子的世界”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本文注重通过细节来展现人物形象,以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为例,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4.第⑧段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5.请在第③段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帽子     王蒙

隋意如到今秋就满四十岁了,她至今仍然是一个人。她相信她的不幸是由于她在九岁那年被选去演了一个电影,演女主角,一个浪漫的女艺术家的童年。她为此得意扬扬,她为此被视为另类,整个中学阶段她被同班同学视为臭美自大多一点,而她觉得全班全级的女生里,拥有百分之四十的丑陋,百分之六十的笨拙,百分之九十八到九十九的庸俗;除了她自己。

她在学业等方面努力奋斗,她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她获得了洋博士学位,她没有接受硅谷的聘请而毅然回国。她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她的好友体贴地告诉她,正是因为她的这些不凡的成绩、身份、荣誉、经历,许多人对于与她谈婚论嫁闻而生畏,她已经没人敢了。

她淡定坚决,她已经被认为是骄傲自大,干脆骄傲自大下去吧,她坚信人不会因了骄傲自大而被判刑或者开除。

为自己庆寿,她登上了地中海幻想曲号邮轮。她在雅典上岸买了一顶比幻想曲更美丽的草帽。黑底色。金黄耀目的大帽檐圆周带,还有同样金黄的帽顶与帽檐连接处的小圆周带。关键是用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柔韧而又光亮的草茎编织得如此匀称整齐,无懈可击。

她回到房间,用各种手法操作,把美丽的草帽捏过来展过去,正戴上再歪戴上,死扣上再浮搁上,转过来再掉过去,歪歪头再转转颈。她照镜子照得喜欢,她趵蹦儿,她利用手机摄影的自拍杆给自己照相,左一张又右一张,前一张又后一张,发给同学再发给父母。她再转过身去照到背影又照到镜子里的盛年美女。

是谁这样美丽呢?她问出了声。她联想起《白雪公主》故事中的恶毒女巫的提问,她笑了。

是隋意如女士。她坚定地勇敢地说。

是的。是的。四周传来应和的声音。

当仁不让!她又稍稍放低了一点声音,自言自语。

不让!不让!不让!周围是一片欢呼。靠岸结束,开船了。

然而不是的,她似乎平生第一次懂得了人应该谦虚,人应该不要过度自夸,她诚恳地说,并不是隋意如漂亮,是雅典的草帽漂亮。是戴上了雅典草帽的那个傻傻的大女孩儿漂亮,因为戴上了这样神奇的帽子才漂亮,想不漂亮也做不到!

在真正的美丽面前,我从不骄矜。在真正的大大小小的美丽面前,我五体投地。我不行。对不起。我实在不行。她落泪了。

她擦着泪迹开门直到阳台,坐下,看邮轮离岸,看海鸥飞起,看流苏后退,看波纹无边,看夕阳多美

而且这么便宜,只要八美元,四十几块人民币。她把帽子放到阳台的小桌上。

她想起来应该看一看帽子内里印的几行字,她开始看,夕阳晃眼,看不清。她终于看到了。她惊呼了一声。帽顶里面写的英语是:百分之八十纸质,百分之二十化纤,中国制造,请勿着雨。

惊人。取巧。精彩。想不到。什么纸呢?观感如草编织。这也是极致。

就在她且惊且叹且赞且自嘲的时候,一阵海风把她的到手不到一小时的美丽草帽吹飞了,帽子离开她的专用阳台,帽子超过了阳台扶手,帽子旋转着飞向大海,帽子跳着游轮宝石剧场头天晚上演出过的布宜诺斯艾力斯探戈舞。帽子转头,飞到船体这边来了,帽子看不见了。她等了一刻钟。她再没有看见那顶美丽的帽子。她知道,此次,她与美丽的雅典中国草帽的缘分已尽。

直到旅游结束,美丽帽子仍然给她留下了此次欧洲海上旅行的最美好最重要最不忘的记忆。她刻骨铭心。她买了一顶最美丽、最廉价、最好用、最独具匠心的本国制造的欧罗巴草帽。她戴上了这么奇葩的帽子。她留下了此生最珍贵的自拍照片。这个帽子随风飘去了。它飘到哪儿去了呢?

它会不会飘到我所一直等待的那个男生那里呢?会不会他拿着他无意得到的这顶欧罗巴中国造草帽,在我生命的未来的某个节点上,正诚挚地、热烈地、坚持不懈地等待着我呢?

那么,我的此生要追逐这顶黑金色的草帽,我要把自己喜欢的帽子找回来。

她感觉到爱与寻找的甜蜜了。

1.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隋意如的“骄傲自大”?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一段是否可以删除?请简要说明。
3.隋意如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4.请分析“帽子”在文中的作用。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