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893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帽子     王蒙

隋意如到今秋就满四十岁了,她至今仍然是一个人。她相信她的不幸是由于她在九岁那年被选去演了一个电影,演女主角,一个浪漫的女艺术家的童年。她为此得意扬扬,她为此被视为另类,整个中学阶段她被同班同学视为臭美自大多一点,而她觉得全班全级的女生里,拥有百分之四十的丑陋,百分之六十的笨拙,百分之九十八到九十九的庸俗;除了她自己。

她在学业等方面努力奋斗,她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她获得了洋博士学位,她没有接受硅谷的聘请而毅然回国。她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她的好友体贴地告诉她,正是因为她的这些不凡的成绩、身份、荣誉、经历,许多人对于与她谈婚论嫁闻而生畏,她已经没人敢了。

她淡定坚决,她已经被认为是骄傲自大,干脆骄傲自大下去吧,她坚信人不会因了骄傲自大而被判刑或者开除。

为自己庆寿,她登上了地中海幻想曲号邮轮。她在雅典上岸买了一顶比幻想曲更美丽的草帽。黑底色。金黄耀目的大帽檐圆周带,还有同样金黄的帽顶与帽檐连接处的小圆周带。关键是用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柔韧而又光亮的草茎编织得如此匀称整齐,无懈可击。

她回到房间,用各种手法操作,把美丽的草帽捏过来展过去,正戴上再歪戴上,死扣上再浮搁上,转过来再掉过去,歪歪头再转转颈。她照镜子照得喜欢,她趵蹦儿,她利用手机摄影的自拍杆给自己照相,左一张又右一张,前一张又后一张,发给同学再发给父母。她再转过身去照到背影又照到镜子里的盛年美女。

是谁这样美丽呢?她问出了声。她联想起《白雪公主》故事中的恶毒女巫的提问,她笑了。

是隋意如女士。她坚定地勇敢地说。

是的。是的。四周传来应和的声音。

当仁不让!她又稍稍放低了一点声音,自言自语。

不让!不让!不让!周围是一片欢呼。靠岸结束,开船了。

然而不是的,她似乎平生第一次懂得了人应该谦虚,人应该不要过度自夸,她诚恳地说,并不是隋意如漂亮,是雅典的草帽漂亮。是戴上了雅典草帽的那个傻傻的大女孩儿漂亮,因为戴上了这样神奇的帽子才漂亮,想不漂亮也做不到!

在真正的美丽面前,我从不骄矜。在真正的大大小小的美丽面前,我五体投地。我不行。对不起。我实在不行。她落泪了。

她擦着泪迹开门直到阳台,坐下,看邮轮离岸,看海鸥飞起,看流苏后退,看波纹无边,看夕阳多美

而且这么便宜,只要八美元,四十几块人民币。她把帽子放到阳台的小桌上。

她想起来应该看一看帽子内里印的几行字,她开始看,夕阳晃眼,看不清。她终于看到了。她惊呼了一声。帽顶里面写的英语是:百分之八十纸质,百分之二十化纤,中国制造,请勿着雨。

惊人。取巧。精彩。想不到。什么纸呢?观感如草编织。这也是极致。

就在她且惊且叹且赞且自嘲的时候,一阵海风把她的到手不到一小时的美丽草帽吹飞了,帽子离开她的专用阳台,帽子超过了阳台扶手,帽子旋转着飞向大海,帽子跳着游轮宝石剧场头天晚上演出过的布宜诺斯艾力斯探戈舞。帽子转头,飞到船体这边来了,帽子看不见了。她等了一刻钟。她再没有看见那顶美丽的帽子。她知道,此次,她与美丽的雅典中国草帽的缘分已尽。

直到旅游结束,美丽帽子仍然给她留下了此次欧洲海上旅行的最美好最重要最不忘的记忆。她刻骨铭心。她买了一顶最美丽、最廉价、最好用、最独具匠心的本国制造的欧罗巴草帽。她戴上了这么奇葩的帽子。她留下了此生最珍贵的自拍照片。这个帽子随风飘去了。它飘到哪儿去了呢?

它会不会飘到我所一直等待的那个男生那里呢?会不会他拿着他无意得到的这顶欧罗巴中国造草帽,在我生命的未来的某个节点上,正诚挚地、热烈地、坚持不懈地等待着我呢?

那么,我的此生要追逐这顶黑金色的草帽,我要把自己喜欢的帽子找回来。

她感觉到爱与寻找的甜蜜了。

1.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隋意如的“骄傲自大”?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一段是否可以删除?请简要说明。
3.隋意如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4.请分析“帽子”在文中的作用。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合欢树》节选,完成小题。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20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青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1.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味。
(1)母亲的全副心思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2)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荫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在这时候出现了,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也在这时候出现了,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

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一声长啸,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怎样理解“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在文中的含意?
2.请概括说明“城里的月亮”与“乡村的月亮”之间的差别。
3.作者认为“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4.“山谷里一声长啸,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一句是写山谷的静吗,这是什么写法?
2024-08-2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护着/拉着)哥哥与三姐(躲在/坐在)墙根,(等着/看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地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考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节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1.根据文意,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作答。
2.选文中提到了“庚子闹‘拳’”。“庚子”属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纪年法,其中“庚子闹‘拳’”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选文从哪几方面表现了母亲“并不软弱”的性格?
4.“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软而硬”矛盾吗?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不矛盾。“软”指母亲对儿女,“硬”指母亲对敌人。“软”和“硬”是母亲性格中的两个方面。
B.不矛盾。“软”指母亲善良,有爱心,能吃亏等好品质;“硬”指母亲坚强,做人做事有原则。
C.不矛盾。母亲坚强,临事有主张,是那种看起来“软”骨子里“硬”的人。
D.不矛盾。“软”和“硬”恰恰展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格。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再写出一个母亲教育影响儿女的历史故事的名称。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