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下面的文章选自王宏甲的《王选的选择》,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远大的前程从哪里起步

我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选择专业。王选说。

那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要选专业了。同届有两百多名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尖子,大家最热门的是选择纯数学。

纯数学,真的很迷人。老师说,西方有人讲:上帝是按照数学语言来创世的。恩格斯则写道:数学在一门科学中应用的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成熟程度。总之,纯数学的光芒可以照耀到一切科技领域。计算数学,是一个分支学科,北大刚有这门专业,连教材都还缺乏,可称冷清而荒凉。王选就选了这个冷门。为什么这样选呢?

多年后,王选看到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写的一个公式:I+we=fully。眼前忽然一亮,他觉得这个美国人把我多年来抉择前程的一种方式抽象出来了,在这个式子里,I代表我we代表我们,相加之和就等于完整的我

他说他选择计算数学是看了我国19561月刚刚制订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看到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周恩来总理也说,计算技术是我国迫切需要的重点科研……19岁的抉择就这样选定,看起来没有多少他的个人意志,只是听从了国家需要

其实,这次选择真正的收获是,知道把去与时代、与国家的迫切需要相结合,这将使他在天时”“地利上都更得到好处。此外还可以注意到,在社会的、公众的需要中,永远蕴藏着人生的大好前程。

多年后,王选还深切地体会到:市场的需求,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这都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至于冷清与荒凉,那才是更容易出彩的地方,没有那么多高大建筑,阳光会更直接地照耀到你的身上。

没有什么比跨领域研究更能为前途开辟道路

……

1961年他做出了成年后的第二次抉择: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

24岁的王选很快看到了这次抉择所带来的好处:我已经搞了三年计算机,如果谁说我不懂计算机,我能同意吗?可是现在,我忽然发现,只有了解了软件,才真正懂得计算机。

这其实是选择了跨领域研究。

广义地说,如同阴阳结合分娩出生命,没有跨领域就没有创新。电子计算机就是数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两百多年的工业经济使世界朝能源危机、资源耗竭的方向发展,二十世纪后半期一批低耗高效的高技术,都是从跨领域的研究中诞生,从而为人类的前途开辟道路。没有跨领域研究,王选就不会是今天的王选,所以他把这次抉择看作: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他还说自己当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这时他还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重要选择:每天半小时收听英国BBC广播的英语。王选上大学时学的是俄语,现在隐约感到,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自己搞的这项研究恐怕还是要从美国学东西,因此有必要学英语。

……

让年轻人的思想开出鲜花

……

1993年春节前夕,像往年一样,王选闭门搞设计。年后,他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回来,王选把设计给他看。

王老师,你设计的这些都没有用。学生刘志红25岁,看过后对导师说,“IBMPC机主线上有一条线,你可以检测这个信号。

王选愣住。因为他明白了,自己苦苦钻研了两个星期的设计,被学生一句话否定了。这是王选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事件。

本来,我以为自己做一线的工作可以做到六十岁。现在,犹如看见一个海边的黄昏,往事潮水般在夕照中涌来……从投身这项科研至今,18年了,他奉献了所有的寒暑假,所有的节假日,“18年来可以说一口气都没有歇过。他为自己始终能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感到自豪。可是,今天,我看到,在我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我已经不如年轻人了。在我不那么熟悉的领域,岂不是更差!

这似乎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我已经是黄昏的太阳了。但就在这年,王选56岁获得了一个觉悟,他做出了一生中第六次重要抉择:让年轻人来挑重担!

他表扬了刘志红:你这个主意非常好。接着也批评他,你这好主意,为什么自己出不来,非要我花两个星期,用一个馊主意才把你的好主意逼出来呢?

这是非常有力的一问,这更像是一句对自己的追问。这是由于你还没有把他放到一个担负重任的位置上去,你自己还在扛着,他的大脑中就不容易产生出新思想新方案。

王选的抉择在这一问之后发生了裂变!一个特别宝贵的亮光出现,这亮光——不在于发现自己做一线的工作已不如年轻人,今后可以由自己出思想,年轻人出干劲……不,不是这样,而是应该创造一种氛围、一种气候,这种气候要能让年轻人自己的思想里不断开出鲜花来,才会硕果累累。

是的,恐怕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一个人,只有当他的主体意识、他的心愿与心情、他的精神与体力都活跃起来时,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生机勃勃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主人。能这样让学生去实现自己,这就是教授所应该做的。

……

他也想到了曹操五十多岁作《龟虽寿》,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曾激励不少老骥,使人总想在晚年继续做出重要贡献。他说这种心态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以为,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为人梯’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王选与年轻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生命就在自己的身心依然绿油油地生长,而不是变成那种人称的泰斗。从前苏东坡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我发现56岁以后的王选在往年轻的方向活,这是一种让时光倒流的活法,非常高妙。

王选的学生们的一系列创新成就,均得益于年轻人在第一线能随时随地积极地思想。王选在感到自己不如年轻人的时候做出的第六次抉择,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抉择。

伟大的会师

……王选的声誉正使他走到哪儿都像一个著名的广告。这期间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和方正集团仍处在分立状态,许多人劝王选,我们研究所为什么不自办公司呢?

王选经慎重考虑,做出了人生第七次重大抉择:率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全员汇入北大方正集团。方正技术研究院是在这时199571日,正式成立,王选任首任院长。至此,研究所与公司两支队伍胜利会师。

……

王选还有一个说法,叫顶天立地模式和一条龙体制。如果说王选搞“748工程一开始就选择了在技术上要追求顶天,他渴求立地的愿望并不仅仅是泛指走向市场。如果把市场比作海,你得为自己的技术找到一艘船,才能远航。这艘船,就是企业。否则,你虽有先进的技术和远大的抱负,也会无立锥之地。

……

(资料来源:王宏甲:《王选的选择》,《中国精神:王宏甲中短篇纪实作品精选》,中译出版社,2018年,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选选择计算数学,是他将个人与时代、国家需要相结合的表现。
B.文章指出,每天收听半小时英国BBC广播是王选一生中最智慧的抉择。
C.当王选发现自己做一线的工作已经不如年轻人时,他决定今后自己出思想,年轻人出干劲。
D.王选渴求“立地”的愿望只是指走向市场。
2.文中提到了王选的几次抉择?它们分别是什么?
3.文中多次引用王选的原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简要概括王选的优秀品质。
5.你对王选的哪次抉择最有感触?为什么?
2024-06-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 第三讲 志存高远,奋楫笃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二)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①几年前的一天,有一所商学院到敦煌考察,请我去参加他们的会议。我一到会场,看到大屏幕上写了八个字:简单相信,傻傻坚持。会议还请我发言,我就说:那屏幕上的八个字,不就是说的我嘛!当时大家都笑了。

②父亲走了以后,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天各一方。当时,我和老彭刚刚结婚不久,老彭在武汉,我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就回到敦煌。那段时间我比较迷茫和痛苦,感到自己一无所有,离开故乡,举目无亲,就像一个漂泊无依的流浪者。在时代和命运的激流中,从繁华的都市流落到西北的荒漠。每到心情烦闷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向莫高窟九层楼的方向走去。在茫茫的戈壁上,在九层楼窟檐的铃铎声中,远望三危山,天地间好像就我一个人。在周围没别人的时候,我可以哭。哭过之后我释怀了,我没有什么可以被夺走了。

③但是,应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如何在这样一个荒漠之地,继续走下去?常书鸿先生当年为了敦煌,从巴黎来到大西北,付出了家庭离散的惨痛代价。段文杰先生同样有着无法承受的伤痛。如今同样的命运也落在我的身上,这也许就是莫高窟人的宿命。这样伤痛的人生,不是我樊锦诗一人经历过。凡是历史上为一大事而来的人,无人可以幸免。

④每当这时,我都会想到,过去的已经不能追回,未来根本不确定,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唯一能被人夺走的,也只有现在。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能也不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本来就没有拥有什么。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别的生活,最长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如此。对当时那种处境下的我来说,我没有别的家了,我只有莫高窟这一个家。我能退到哪里去呢?如果是在繁华的都市,也许还可以找个地方去躲起来,可是我已经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还有哪里可以退,还有哪里可以躲呢?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更为安全和可靠。

⑤那段时间我反复追问自己,余下的人生究竟要用来做什么?留下,还是离开敦煌?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我应该成为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我应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应该有权利和自己的家人吃一顿团圆的晚饭。没有我这个家就是不完整的,孩子们的成长缺失了母亲。但是,在一个人最艰难的抉择中,操纵着他的往往是隐秘的内在信念和力量。经过了突如其来的很多事情,经过了与莫高窟朝朝暮暮的相处,我已经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离开敦煌,就好像自己在精神上被连根砍断,就好像要和大地分离。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最终我还是选择留在敦煌,顺从人生的必然以及我内心的意愿。

⑥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⑦我已经习惯了和敦煌当地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洞调查、记录、研究。我习惯了每天进洞窟,习惯了洞窟里的黑暗,并享受每天清晨照入洞窟的第一缕朝阳,然后看见壁画上菩萨的脸色微红,泛出微笑。我习惯了看着洞窟前的白杨树在春天长出第一片叶子,在秋天又一片片凋落。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直到现在,我每年过年都愿意在敦煌,只有在敦煌才觉得有回家的感觉。有时候大年初一为了躲清静,我会搬上一个小马扎,进到洞窟里去,在里面看看壁画,回到宿舍查查资料,写写文章。只要进到洞窟里,什么烦心事都消失了,我的心就踏实了。

⑧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1.请谈谈你对课文题目“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理解。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本文第六自然段仅有一句话,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你怎样理解第五自然段中的三个“应该”?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三讲 志存高远,奋楫笃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二)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下面的文章选自何淼的《梁骏:自主研发创新二十载只为我的中国“芯”》,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芯片产业,就是要以我为主。

谈到自己为之奋斗二十年的事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骏这样说。

早在大学期间,梁骏就在导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芯片设计领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就是《芯片的可测试性设计》,毕业后加入了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梁骏笑谈,国芯的名字是打动自己的一个重要理由。

从芯片验证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版图设计部经理到如今出任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国芯实验室主任,梁骏见证并参与了杭州国芯的整个发展历程。20年的时间,他始终奋战在研发一线,参与研发了国内第一颗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芯片,主持开发了国内第一款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清高集成卫星接收机芯片,实现国家对卫星数字电视芯片的安全、自主、可控”……

道路要靠自主研发

……

2008年,当时国内刚开始流行清晰度较高、尺寸较大的电视机,但在芯片领域欧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国内没有相应的芯片,全部依赖进口。梁骏接到任务,负责主持标清芯片到高清芯片的转换项目设计研发公司的国内第一款高清卫星接收机芯片。

这个项目背后是一个解决数据运行速度的问题,原来的设计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高速运行,必须马上着手解决。梁骏和他的团队要做的不仅是设计出同类的国产芯片,而且要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达到更低的成本。

让别人来做,这是我们的第一想法。

梁骏坦言,由于缺乏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以及研发经验,公司最初是想寻求外部合作,但因为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合作最终失败了。

这次合作失败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梁骏和团队决定自主研发,但这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项目失败不仅会耗费几百万的科研成本,还会造成产品断代,失去占领市场的有利时机。

……

为了这个项目,梁骏和团队大胆试错、小心验证,在方寸之间不断设计、调整电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9年研发出国内第一款高清卫星接收机芯片,在同等性能下,比国外芯片便宜了近三成,一问世就受到了市场欢迎。同时,该芯片还在高清卫星接收机领域实现了进口芯片的国有替代。

面向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梁骏于2015年主持设计的高清高集成卫星数字电视芯片GX6605S,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迅速占领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仅2021年前11月该型芯片销售量就超2000万,国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截至目前,杭州国芯全部的数字电视芯片销量已累计超过3亿片。

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从业20年,梁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做强民族芯片,除了走自主研发之路外,还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赶并超越。

……

梁骏的创新着力点就是在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他用3年时间突破了0.18微米芯片设计的难点,又用10年全面掌握了40纳米的关键技术。2020年,梁骏团队一举突破22纳米的技术关口,自主掌握了从0.18微米到22纳米各类集成电路工艺的设计能力。

2018年,为响应国家推广电子雷管的号召,梁骏带领团队白天下矿山、钻隧道,向一线炮工老大哥请教爆破知识,晚上在实验室模拟场景、优化方案,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电子雷管芯片,产品大大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这些年,梁骏潜心研发,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7项,软件著作权1项。

在梁骏的心目中,国家近些年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芯片发展正当其时。他对自己提了一个要求:要为做强民族芯片、发展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资料来源:何淼:《梁骏:自主研发创新二十载只为我的中国》,人民网,20211210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梁骏认为,做强民族芯片,除了走自主研发之路外,还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赶并超越。
B.梁骏及其团队设计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电子雷管芯片,大大提高了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C.梁骏及其团队大胆试错、小心验证,耗费了几百万的科研经费和一年多的时间后,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高清卫星接收机芯片。
D.为做强民族芯片、发展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是梁骏对自己的要求。
2.梁骏及其团队为我国的芯片研发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3.文章中小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4.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梁骏身上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哪些内涵。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五讲 臻于至善,敦行致远——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二) 大国工匠 群星闪耀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洪家光

1979年出生的洪家光,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拥有7项国家专利。洪家光的工作是为我国新型战斗机的发动机研发精密铸造装备。他先后参与、负责国家某型号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和工艺装备的研制。他以科技报国、动力强军为己任,倾心铸造大国重器,带领团队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40多个技术难题。他注重类家光传、帮、带,传承工匠精神,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力量。

二十多年中,洪家光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不断创新,屡创佳绩。他与团队成员仔细研究叶片的结构特点,经过不断的潜心探索、科研实践,研发出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用金刚石叶轮制造技术,这项成果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洪家光也因此成为新时代航空发动机领域产业工人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我国航先空动力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公司生产任务也异常繁重。在某型号发动机的攻关期间,洪家光以身作则,第一个把行李报到工厂,在此期间,洪家光被工件砸伤手指,造成严重粉碎性骨折,但他执意返回工作岗位,仅用一只手操作设备,一干就是两个月,大家都说他是工作疯子,他却说,我们国家航空发动机底子薄,要想把它搞上去,那就得比别人付出得更多。他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以坚实的韧性、实干的精神和恒久的信念,顽强拼搏,努力打造强劲的中国心,放飞心中的蓝天梦想。

翁永红

翁永红是乌东德水电站的总工程师,被授予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和湖北五一劳动奖章。他领衔设计建造的乌东德水电站,将滚滚的金沙江水变成强大的电能,送到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该水电站每年能为国家提供389.1亿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1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

乌东德水电站名列中国第四、世界第七,该水电站的建造难度非常大。为筑牢每1015米拍一张航坝的基础,翁永红带领地质人员从上往下一层层地开挖,每张照片上都有片,然后一张一张地进行助察,总共拍了16144张高清照片。每张照片都有坐标,每一个坐标都可以精确定位每一条裂隙的空间布置,到具体施工时把好岩石留下来,把坏岩石挖掉,这样才建起稳固的大坝根基。

受限于当时的建造技术,筑坝都有裂缝,最大的难题是要解决水泥像浇筑人的毛细血管一样把冷却水通到混凝土的每一个部位,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再通过每一个坝段间的横缝,把它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建成无缝的双曲拱坝。

坚持只做一件事,我很自豪。2003年担任设计总工程师,到2020年建成乌东德水电站,长达17年的高强度战斗,翁永红带领团队披期斩镜为这项工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单嘉玖

1978年到2016年,从初入故宫的20出头的小姑娘到即将退休,单嘉玖在修复故宫书画这条路上走过了一万三千多个日子。她没有换过工作,修复书画是她唯一的工作。然而最让人起敬的,还是她修复书画时的耐心与专注。……

单嘉玖曾修复过一件明代的绢本《双鹤群禽图》,画面上有许多虫蛀破洞。面对密集的小洞,本来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补上了。但是百年以后托补的这片整绢也会糟朽,就会和古人的画作粘连在一起而无法分离,后人也就再也没办法修复这张画了。为了延续古画更长的生命,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织补,整整花费四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

如今,单嘉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师傅。修复师这个行当,做师傅的很多时候身教甚于言传。单嘉玖的师辈们在修复书画时,若是碰到连阴天气,虽是古稀之年,有时中午也不吃饭不休息,赶着把工作做完,就怕耽误了时间作品生霉。冬季供暖,工作室内温热干燥,把画卷贴在墙上绷平,时不时就得看一眼,一旦发现有的地方干得过快,就赶紧喷水,以防干湿不匀导致爆裂。这些做法影响了单嘉玖几十年,如今她又把这一切传承给了自己的徒弟。

近两年,故宫正在进行史上最大的大修工程,还有上万件古书画文物等着单师傅和她的徒弟们去修补。单嘉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传统的书画修复技艺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将完美的紫禁城代代传承下去。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蛟龙号”观察窗的玻璃和金属窗座之间的缝隙要在0.2丝以下,否则窗玻璃处就会产生渗漏。
B.洪家光在某型号发动机攻关期间,砸伤了手指,但他仍坚守岗位,仅用一只手操作设备,并成功攻克了难题。
C.翁永红创新使用冷却水管,成功解决了水泥在浇筑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D.如果整补《双鹤群禽图》,百年后就再也无法修复了,所以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修补。
2.翁永红说:“坚持只做一件事,我很自豪。”结合课文,简要谈谈,他坚持做了什么事,为此做出了哪些贡献?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4.文中多处引用了工匠们的原话,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5.再次阅读课文,简要谈谈你从这些大国工匠们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五讲 臻于至善,敦行致远——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二) 大国工匠 群星闪耀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下面的文章是冷昊阳的《雪域高原的大国工匠彭祥华:半路出家终成爆破大师》,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青藏铁路,不少人都会想到其背后艰难的施工条件以及团队的不懈坚持。彭祥华就是其中一位从事隧道爆破的大国工匠,从青藏铁路到川藏铁路,48岁的彭祥华,在一线坚守的24年间,把最好的年华都留在了雪域高原。

改行换业   半路出家

1969年,彭祥华出生于重庆铜梁的一户乡村人家。他的父亲是中铁二局一个木工班的班长。因父亲常年在外,彭祥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跟着爷爷杀猪卖肉,偶尔还跟随外公学习木工,收入虽算不上高,但家境也还算殷实。

1994年,彭祥华的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父亲很想让他也加入中铁,但这却让彭祥华心里犯了难。毕竟,当时在工地上做木工挣的钱,要远低于他在家帮助爷爷和外公干活所取得的收入:

当时,彭祥华犹豫了两个多月,最终母亲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了想法。彭祥华依然清晰地记得,他的母亲问他:你就想这样卖一辈子猪肉吗?

于是,199478日,25岁的彭祥华来到福建,在中铁二局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一个隧道工程组做木工,但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就这样和隧道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

短短一年,彭祥华就因踏实肯干,逐渐掌握了许多先进工法,被推选为木工班班长。

年轻的心总是不安分的,彭祥华并没有满足于当一个木工班长,反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加艰深的领域,跃跃欲试。

1997年,在山西参加朔黄铁路建设时,彭祥华开始接触隧道爆破技术,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一边从事木工工作,一边深入开挖班学习,并熟练掌握了隧道开挖爆破技术,成为一名爆破工。没人能预料,这个半路出家的爆破工,日后竟成了闻名全国的大国工匠

勤恳学习   初露锋芒

1998年,同样是在山西的朔黄铁路,彭祥华经历了他职业生涯最难忘的一件事。

据彭祥华回忆,当时他在隧道工地里听到了头顶沙子滑落的声音,他还注意到,有不少小石块随之滑落。从事爆破才一年的彭祥华来不及过多思考,就马上组织隧道里的其他工友带上设备撤离,就在撤离完成两分钟后,伴随着轰隆巨响,隧道塌方了。

每回忆至此,彭祥华总是心有余悸,但他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成为一名好的爆破工,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但对于初中毕业、半路出家的彭祥华来讲,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爆破工,光靠精准的眼光和听觉还远远不够。那时的彭祥华对爆破知识如饥似渴,不但积极向前辈请教,就连一本《实用爆破技术》也被他翻得连封面都快掉了,书里介绍的内容,他随手一翻,就能准确翻到自己想找的位置。

可是囿于当时的条件,书籍的流通并不如今天方便,可供他学习的书本也不多。就在彭祥华因遇到瓶颈而闷闷不乐之时,命运的转折已悄然来临。

2001年,32岁的彭祥华参建了青藏铁路,当时的青藏高原汇集了全国无数顶尖的专家和技师。彭祥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将心中长时间积攒的疑惑一一解决,也就是这一时期,他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解决了冻土条件下的爆破难题,被公司认定为爆破中级工。

6年后,彭祥华参加古城水电站建设,通过优化炮眼孔距,收到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节约了施工成本,被公司认定为高级爆破工。自此,彭祥华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

精准爆破   功成川藏

2015年,彭祥华参建川藏铁路拉林段,他所在的标段是其中最难的一段,路段地质非常复杂,生态脆弱,施工要求非常高。

彭祥华记得,有一次地质勘探,需要技工沿绳索从五六十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不少工友都不愿去接这份苦差事,但彭祥华却挺身而出,独自一人飞舞于悬崖峭壁之上,并顺利地勘探出了所需的资料,为以后的成功爆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勘探虽然顺利,但在爆破过程中,彭祥华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一次爆破后,青藏高原充沛的山体内蓄水大量地涌流出来,这是隧道爆破最怕出现的情况。据彭祥华介绍,一旦水势过大,泡软岩体,很可能就会出现塌方,这将导致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完全报废,影响到整个线路的工期。

就在那时,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等多方紧急召开研讨会,讨论最终一致认为彭祥华再爆一炮的建议是最佳解决方案。而彭祥华在接过任务后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这一切必须由他自己来完成,即使最细微处都要他亲手操作。

但这时彭祥华面对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大面积岩层已经浸湿软化,隧道爆破面上围岩部分非常差,隧道崩塌很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而那样的话,彭祥华就再也没有机会走出隧道。

但彭祥华并没有让其他工人来一起装炸药填雷管,一切都是他独自操作。这一次,他必须实现更加精准的爆破。

巨大的爆破声冲破隧道,浓烟冒出洞口,随后最危险的工作就是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在其他工友犹豫不决之时,彭祥华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不久后,手电光芒亮起,彭祥华又成功了。

正是凭借着在川藏铁路拉林段作出的突出贡献,彭祥华的荣誉也接踵而至。2017年,彭祥华获得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并于同年揽获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工人的美誉。

三代中铁   广种桃李

如今,大国工匠彭祥华依然奋战在爆破一线,他甚至不曾在任何一个城市置业安家。无论天南海北,只要有需要彭祥华的地方,他从未缺席。

除了奔波于项目之间,彭祥华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将他的绝活传给年轻人。彭祥华认为,做好传帮带,既要传承业务技能,更要传承职业理念。不管是当工班长还是工区长,他都会利用交接班的时间和现场施工的机会对班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经过彭祥华的调教,不少徒弟已经能在项目从事隧道开挖、衬砌、爆破等工作,成为隧道施工队伍的中坚力量。

同时,彭祥华的事迹也深深打动了他的儿子。据彭祥华介绍,2015年,他的儿子在大专毕业后也加入了中铁二局,成为一家之中的第三代铁路人,现在新疆从事桥梁建设工作。

谈到自己颇具传奇色彩的爆破生涯,彭祥华认为,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专心投入,用心坚持。正如他所言——

对于我们爆破工来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隧道贯通的那一刻。贯通的时候,隧道外面的阳光照进来,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非常开心。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心里想的就是一定要打通它,看到那一线光。

(资料来源:冷昊阳:《雪域高原的大国工匠彭祥华:半路出家终成爆破大师》,中国新闻网,2018329日)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彭祥华于1994年进入中铁二局成为一名爆破工。
B.在参建青藏铁路时期,彭祥华积极学习,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解决了冻土条件下的爆破难题,被公司认定为高级爆破工。
C.凭借着在青藏铁路拉林段作出的突出贡献,彭祥华的荣誉接踵而至。
D.除了奔波于项目之间,彭祥华还十分重视“传帮带”。并且,经过彭祥华的调教,他的许多徒弟已经成为隧道施工队伍的中坚力量。
2.在参建川藏铁路过程中,彭祥华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3.彭祥华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4.你认为彭祥华身上最能体现大国工匠职业担当的事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并说明原因。
2024-06-1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一讲 艰苦奋斗,实干兴邦——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一) “探界者”钟扬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少年

这是我所经历的1979年高考:全省录用率不到4%,我所在。班级80%的同学是农村户口,一半考上了北大、清华和科大。钟扬曾经这样回忆自己高考的经验,他就读的是如今鼎鼎大名的黄冈中学。

1977年,学校在大操场上实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庆祝复原高考后的第一届高校生即将入学,4名考上高校的同学胸前戴着大红花,像英雄一般。

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父亲是当地的招办主任,为了避嫌,父亲不让他以在读生身份提前参与高考,在与父亲赌气的同时,钟扬参与了中国科技高校少年班的考试,当时的竞争特别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失去信念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钟扬的母亲王彩艳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起先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进入高校以后,钟扬一边忙着学生会宣扬委员的事务,一边坚持每月往家里写信。那时,学习无线电专业的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因此转向用计算机技术探讨植物学问题。1984年,钟扬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工作,那时,他曾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了武汉高校生物系的课程。

回忆起这段往事,钟扬的妻子——始终在植物学领域深耕的张晓艳也感叹:他在这方面的学问储备特别足够。

和钟扬外向热忱的性格相比,张晓艳就显得内向了很多。那时候,工作调动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加上不愿和父母分居异地,张晓艳对于与钟扬的婚事始终迟疑不定。

一次,张晓艳在工作结束后回到武汉,钟扬在车站接她时突然开宗明义地说,自己把证明开好了。

什么证明?张晓艳问。

我们的结婚证明啊。

我还没同意呢,你怎么就把这个证明开了呢?

没有问题,大家都觉得可以了,到时间了。

于是我就这样有点被胁迫地领了结婚证。张晓艳笑说。结婚没几年,33岁的钟扬就成了武汉植物所副所长。后来,这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大张旗鼓的年轻副局级干部干出一件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放弃武汉的一切,去上海当一名高校老师。

种子达人

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经佐琴成为他的行政秘书、后勤主管。

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经佐琴临时给他找了一个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当经佐琴愧疚地和钟扬沟通此事时,没想到他毫无怨言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十几年过去了,钟扬和家人的住房仍没有太大改善,只是从毛坯房搬进了一套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屋。

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的职位也产生了巨大反差。

为了供孩子上学,钟扬夫妻把唯一的房产卖了,如今的住所是岳父岳母的房子。这个小屋紧挨着一片工地,却住着钟扬一家四口和他的岳父岳母。

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钟扬要收集种子?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100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他深扎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方舟

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

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 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对于钟扬的博士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来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那次,我和扎西次仁(钟扬在西藏的首位植物学博士——记者注)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拉琼回忆。

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麴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接盘导师

……

他是少有的敢收转导师学生的人,我想每个学生家庭都会感谢他。杨亚军说。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大儒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不少钟扬在收学生时的奇葩事”。

“我们每个人招研究生有一个数量限制,但是他招得特别多,后来我就去了解,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卢大儒说。

卢大儒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较差的学生,或者不太好调教的学生,老师不喜欢,就会“流落街头”。还有学生跟导师相处以后有一些矛盾,提出转导师。这样,问题来了,谁来接盘?

这时,身为研究生院院长的钟扬总是负责解决最后的兜底问题。他总说有问题我来’,这是他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他说以后在他的位置上,必须承担这个责任,这个位置必须有这种担当。

钟扬的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

钟扬曾说: 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对吧,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经佐琴回忆,曾经有一个学生,考了3年,钟扬每一年都答应收,但是一直没考上。有教授问他,总是考不上可能是说明他不适合做科研,就别答应人家了。但钟扬一脸纠结地说:总不能断了别人的梦想啊。”

而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最高学府

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徐翌钦回忆道,实验室里有很多学生是钟老师从少数民族地区招进来的。这些同学由于底子薄,知识基础与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刚开始都是抱着试-试的想法联系了钟老师,钟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他说,“读我的研究生基础差一点没关系,我帮你补,你只需要有一颗热爱植物学的心。”

于是,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各显神通,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从事创新创业的。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和脑洞”,就这样在他每个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

生命延续

20175月的一场讲座中,钟扬曾介绍自己实验室里研究过一种长寿基因。他们使用生命期57天的线虫作为实验对象,当某种基因被敲除后,线虫寿命可增加57倍。

有人问,只要敲除一个基因,人是否可以更长寿。钟扬回答:“这个基因主管生殖,要想长寿必须在一出生就去除掉,意味着你将终身无法生育。”对于钟扬这样的植物学家来说,生命的长短成为藏在基因里的密码。

但对于他个人来讲,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许在与千千万万种生命打交道的过程中,钟扬已经有了答案。

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 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201276日复旦大学的校刊上,钟扬发表的《生命的高度》一文这样写道。

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钟扬的身体条件是不适合长期在高原工作的。2015年,钟扬突发脑溢血,对常人来说,这应是一次生命的警告,钟扬却把它理解成工作倒计时的闹钟。

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拉琼回忆道,病好以后,大家都以为原本忙碌的钟老师可以调整一下超负荷的生活节奏,收敛一点。没想到的是,他变得更加拼命了……

1.“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的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文中“‘英雄’少年”部分写了钟扬的哪几件事?分别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惊险”和“惊喜”这两个词的作用。
4.在“生命延续”部分,作者引用了钟扬的《生命的高度》中的一段话,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钟扬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专业,之后因兴趣转向研究植物学问题,33岁成为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后,却放弃一切,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并为了“种子事业”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钟扬的经历对你职业规划方面的启示。
2024-06-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一讲 艰苦奋斗,实干兴邦——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一) “探界者”钟扬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伟大工程  世界瞩目

从制造到智造——中国超级工程里的世界之最

近年来,中国诞生了一批超级工程,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这些工程,技术挑战多,实施难度大,任务风险高,集中体现了我国高超的自主研发水平,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白鹤滩水电站: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在建水电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干流河道,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在建水电工程。水电站共安装16台中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建成投产后能满足约7 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并与长江干流上的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等多座电站一起, 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可有效缓解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用电紧张局面,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20221014日,白鹤滩水电站12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该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3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后的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指标优良,其中带10万千瓦负荷时,机组三部轴承振动、摆渡值均在0.05毫米左右,上导达到1003毫米左右。0.05毫米大约就是成人头发尖部的宽度,白鹤滩水电站单台机组高50多米,重800多吨,如此大的机组,振动、摆渡值如此之小,不仅代表了中国水电在理论设计,材制应用、教备制治,安装调试等领域的重大进步,也彰显了中国水电在世界水电的引领地位。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位于福建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中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的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路,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大桥于20131113日动工建设,202010月和12月,公路段、铁路段先后通车运营,成为连接福州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大桥远期规划可延长到台湾,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堪称我国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算得上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奇迹。平潭海峡是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的世界三大风口海域。平均每年六级以上的大风天数超过300天,水深浪高,海底岩面倾斜裸露,天气。水文、地质三重难题层叠加,人称造桥禁区500名建设者奋战7年,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使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成为体现中国智造的世界级桥梁。

港珠澳大桥: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千米,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采用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设计施工方案。其中,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

中国天眼”: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

有着中国天眼之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也是目前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这项工程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老一代天文学家提出的,他们建议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巨型洼地,建设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通过不断的规划、探索,2007中国天眼立项,2011年开工建设,2016年落成 20213月面向全球开放。

中国天眼的建设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这座反射面相当于 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截至20227,“中国天眼已发现 660余颗新脉冲星,进入成果爆发期。

中国高铁

中国高铁,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连接城市乡村,串起现实与未来,不断更新着中国速度,见证、记录着中国的发展,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十年来,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形成,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4.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我国对高铁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年底铁道部出台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随后先锋”“蓝剑”“中华之星等国产高速列车研发面世。20031011日,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竣工运营。

2007418日,我国铁路列车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开行速度200千米1小时以上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沪宁段部分区段最高速度达到250千米每小时。

201762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护高铁线正式双向首发,按速度350千里/小时试验运行,京护运行时间缩短至4小时28分,千里京沪一日还成为现实。

20191230日,全球首条速度350千里/小时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通车,开创了世界智能高铁的先河。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2021625日,拉萨至林芝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 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开进西藏,历史性地实现了复兴号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覆盖。

2017年月2021年,复兴号已投用19款车型,包括8-18新多种物组形式,即使在七高东地区和海拔5 000米高联地区也施正常营运。为造就复东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复兴号动车组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个超级天团

中国高铁早已走向世界:在土耳其承建安伊高铁,在印度尼西亚建设海外第一条标准的铁路——雅万高铁,更在沙特的沙漠中建成了长达480千米的麦麦高铁……让更多国家享受到中国科技进步的成果。

中国深度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不断潜进深海,掘进深地,挺进深蓝,向未知的空间开拓,向科技的极限求索,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中国深度。潜进深海,打破万米禁区的寂静。蓝鲸2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是全球最大最新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实现我国深度载人潜水器从无到有的突破:奋斗者号 是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气田,其建成投产,意味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进入超深水时代。 掘进深地,探索地心未知空间。深地一号定向井最深达9300米,新亚洲最深记录;塔里木油田具有80米超深层勘探开发技术,累计完钻800米深井58口,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全球最大超深超高压天然气开发基地: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深度达240米,是全世界最深、最大的深地实验室,将助力我国在暗物质和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方阵。挺进深蓝,突破电子信息产业瓶颈。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是我国年代自主创新操作系统产品,具有国内最高安全等级:神威。太湖之光机载计算机,是世界第一台理论浮点计算能力达到十亿亿次量级的超级计算机风光无限,常在险远;探索不止,须攀高峰。不断刷新的数字,让中国技术傲立世界科技之林:不断拓进的纵深,更为强国复兴镌刘下奋进的印记。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白鹤滩、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等多座电站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可有效缓解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用电紧张局面。
B.“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灵敏度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C.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全世界最深、最大的深地实验室,将助力我国在暗物质和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D.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千米,是当今世界最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跨海集群工程,创造了世界桥梁史的奇迹。
2.为什么将平潭海峡称为“造桥禁区”?
3.令人惊叹的“中国深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4.文章介绍“中国高铁”的部分采用了哪种行文结构?请谈谈这种结构的好处。
2024-06-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五讲 臻于至善,敦行致远——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二) 伟大工程 世界瞩目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下面的文章选自华罗庚的《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我就给在座的同学谈谈我的经历,也就是我的学历。我的经历,或者说我的学历,讲起来也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就是三个字:靠自学。说不简单,就是一生中,遭受过许多次劫难

……

先说第一。这一就是从我们这所学校开始的。你们现在叫金坛县中了,我们当时叫金坛初中,最高班是初中三年级。在国外有时人家问我什么学历,我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初中,金坛县初中毕业。人家问我有什么文凭,我说,我有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的文凭,除此之外,没有了。一直到去年才发生了一个变化,法国给我荣誉博士证书,现在总算有头衔了,以往都没有。我初中毕业是多少岁呢?我只有十五岁。后来又到上海进了一年职业学校。尽管那个学校给我免了学费,不过还是交不起饭费,后来只好回家待着……那时候我当然也不知道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感觉我们应该为国家出一点力,争一点光。我就这样开始钻研学问了。也许有人要说这是笑话,念了几年书就谈钻研了。那不是笑话!钻研并不是迷信,并不一定大学毕业才能钻研,也不是非有齐全的条件不可。实际上,真正肯钻研的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钻研。这是大约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六年的事情。我记得,后来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又有机会回到这个学校里面来了。到这个学校来做什么呢?当会计兼事务。那时我的老师王维克,预备提拔我一下,预备搞一个初中一年级补习班,让我去教书。但刚有一个计划,不幸我的母亲在那年死了,我也生了重病。我病在床上六个月,腿就坏了。要是在今天,我的腿是不该坏的。现在都知道,如果生病睡在床上睡久了,不翻身会发生组织坏死,所以不管疼不疼要翻几个身,那个时候我们既请不起医生,也没有哪一个人告诉我这个常识,所以病后起来,就不会走路了。本来嘛,不生病,身体好,还可以多参加一点体力劳动,可是我的腿坏了。我家里原不宽裕,我一生病,那就更穷了。亏得那位王维克老师,在我身体好些后,还是让我参加工作,让我在那个补习班教了一个月的书。但结果有人告了我一状,说什么王维克校长任用不合格教员华罗庚。王维克校长是法国留学生,做初中校长,未免委屈,他一听有人告状,就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几乎没有办法了。继任的校长叫韩大受,他说,旁人上任要带会计来,我不带,就让你干,不过书万万不能教了,因为前任校长就是为了你任课而被告了一状的。这样我总算当了一个会计。有了一点办法,我就继续钻研下去。不久,清华找去任职,那大约是一九三一年。到了清华,他们碰到一个困难:怎么安排我的工作?这是个麻烦,因为,要在清华当助教,应当有大学毕业的资格,否则又是不合格的教员。后来清华安排我当数学系助理。所谓助理就是管管图书,管管公文,打打字,办点杂事。助理已经很不错了,我继续抓紧学习。过了一年半,他们让我教微积分。这一关是非常难过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资格啊!清华的教授会为此特别开会通过,让我教微积分。这等于说,清华大学承认我了,我可以抵得上大学毕业了。从初中到当大学教师,我前后大约用了六年半时间。通常初中到大学毕业要用八年。从这一点同学可以看到,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

现在,再讲我生平第二”……那个时候,有句话叫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记得有这么个故事:教师在前面走,要饭的在后面跟,跟了一条街,前面那个教授实在没有钱,回头说:我是教授!那个要饭的就跑掉了。因为连他们也知道,教授身上是没有钱的。

……我住在昆明乡下,我住的房子是小楼上的厢房,下面养猪、马、牛,晚上牛在柱上擦痒,楼板就跟着摇晃。没有电灯,就找一个油灯使用。油灯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一个香烟筒,放个油盏,那儿没有灯草,就摘一点棉花做灯芯。就是在这种微弱的灯光下,我从一九四〇年到一九四二年完成了我的《堆垒素数论》,后来又跨入了矩阵几何。

……

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困难肯定有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就是有困难,也决不会比从前我们遇到的困难更严酷。就是再有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对我个人讲,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当然是会有困难的。除了其他困难,眼前就有一个是,自己有成果了,满足于现在的成果,甚至骄傲自满;国外有声名了,国内也有了,我可以歇口气了,可以不要学习了;而且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就指导指导人家搞研究,自己少吃点苦吧。如果这样想,那就是一个危险,这是自己造成的困难。比如今天我在这里跟同学们见面,以老同学的资格给大家谈自己的经历,就很容易产生满足的思想。所以我要警惕。满足的思想是不能有的。因为学问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是实事求是的,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加大的劳动。所以,我顺便在这儿给同学们把自己的思想暴露一下,讲了之后,对我自己可能有好处的。

我为了经常提醒自己,所以我给自己写了几句话,叫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像我这样的年龄,是很容易下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年纪轻的人就不会松呀!年轻人如果要松起来,对不起,我就要以老学长的资格打他的手心啦!总之,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比我从前碰到的情况好多了。我走的是自学的道路。自学嘛,就得靠自己勤奋努力。有的同志要我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很系统的一下子讲不出,我想一、自学最起码的一条要踏实。从自己水平出发,不要好高骛远;二、自学要有周密的计划要经常检查;三、在自学过程中要多想多练;四、要以长期性、艰苦性克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我曾写过这样四句话: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资料来源: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诗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有改动)

1.请简要概括华罗庚从少年到青年时期遭遇的困难。
2.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道理?
5.在文章结尾处,作者谈到了四点自学体会,哪一点对你最有帮助?请谈谈你的理由。
2024-06-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新形势下,闽宁镇应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抓基础也要重改革

昔日干沙滩加速蝶变成今日金沙滩

四年前,万军红还守着自己家里那20多亩旱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听说闽宁两省区建立起对口协作关系,在贺兰山东麓有水源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新城,万军红一家六口人毅然告别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搬迁到闽宁镇移民新村原隆村。在村里的农业产业园学习了近一年种菌菇技术后,贫困户万军红不投一分钱就承包了一个大棚的菌菇进行培植,一年种两茬再加上农闲时的零工收入,算下来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

从农户到产业工人,再到业主,最终成为创业者,万军红身份的变化诠释了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们利用废旧秸秆、果木枝条、葡萄枝条等加工生产各类食用菌菌包,通过农户承包,进行标准化生产,进入出菇期,出菇环节结束后,废旧菌棒再进行回田、蚯蚓养殖等生产利用。宁夏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园食用菌加工生产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产品生产不断调优”“调绿,顺应了市场对优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不少农民实现增产又增收。

2016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宁镇原隆村考察时指出,当地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好推动作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关于农业、农村、农民,习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他带领我们走上了康庄大道,接下来的路我们有信心越走越好!闽宁镇人大主席说。

要面子也要里子

高颜值气质美的华丽转变

现在我们这儿水电路、天然气都通,民生服务大厅服务群众,五级网络畅通,教育体系完备。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跟城里一个样儿。原隆村党支部书记自豪地说。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过去旧农村的真实写照。而今日闽宁镇,已难觅旧时容颜。一个以现代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等绿色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雏形已现。

作为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宁夏青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今年有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生态产业园的基础上,形成‘可览、可游、可食、可乐、可居’和集‘自然—生产—有机—休闲—康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景观综合体,实现体验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与现代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生态休闲旅游扶贫产业园区。红树莓生态产业园负责人说。

近年来,原隆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农民纯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原隆村依托红树莓生态种植园等企业优势,打造休闲旅游示范村,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开通一日游旅游线路。不仅如此,原隆村还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制定了原隆村村规民约,家家户户实现家规上墙,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移民心中。

不仅要让乡村有颜值,更要有气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一级是主战场,作为施工队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委书记说:过去,村民文化素质偏低,一些人参与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我们把民风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开展一个村训、一个村规民约、一批家规家训、一个红白理事会等活动,整治歪风邪气,引导农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此外,永宁县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步伐,按照一镇一特的思路,力争建设集健康医养、运动、美食、民俗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支持棚湖湾树莓生态园等三家企业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倾力打造塞上江南·和美永宁旅游品牌。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要我致富转向我要致富

春节刚过,原隆村村民路建花就在棚湖湾旅游园区的生态餐厅里开始忙乎了。这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的餐厅生意越来越好了。路建花笑容满面。

过去守着家里一亩三分地,辛苦一年又一年,可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连9块钱电费都交不起。路建花感慨道,现在回想那时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2012年,路建花从隆德县凤岭乡大山里搬迁到原隆村。从过去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土坯房到现在54平米的砖瓦房,从过去家里只有一台拍也拍不响的黑白电视机到现在屋里家电应有尽有,从过去每天背着孩子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去求学到现在孩子就在村上的学校读书,路建花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美。

建在家门口的企业解决了路建花的难题,使她既有了高收入也能照顾孩子。

振兴乡村,也振奋了人心。路建花满怀希望地憧憬着:现在一年下来能挣个6万多元,我计划着再多赚点钱添置一辆小轿车,带孩子们出去转转,看一看外面的天。……

1.这篇课文展现了闽宁镇哪些方面的变化?
2.永宁县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变得“更有气质”?
3.请同学们试着改写文章中的小标题。
4.文中提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6-1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下面的文章选自《“雕刻”火药30年航天工匠“一把刀”——记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几十斤重的密封堵盖一打开,刺鼻的气味立马涌出来,这是火炸药的味道。火炸药异常敏感,一丁点磕碰,甚至衣服擦出静电,都可能瞬间引爆,几千摄氏度高温中蘑菇云腾起,人就灰飞烟灭了。

30年来,在这个全世界都无法完全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的岗位上,徐立平忍耐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与寂寞,以精湛技艺和过人胆识雕刻火药,将一件件大国利器送入云霄,从航天蓝领一步步成长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

秦岭深处一把刀

已是整形组一把好手的杜鹏还记得,17年前刚到秦岭深山厂房上班学艺,就听说整形组有个徐立平是一把刀

徐立平的手艺也不是生来就有。他进厂的第一天,师傅就带他见识了点火试验。巨大的轰鸣声,窜出的火苗,腾起的蘑菇云成为他一生难忘的记忆,也使他下决心规避危险,胆大心细,勤学苦练。练秃了30多把刀,他的手越来越有感觉,一摸,就知道如何雕刻出符合要求的药面,特准。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2A4纸的厚度,一把刀堪称完美。

徐立平带班很严。天平砝码摆放要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反了不行;没状态就不能上岗;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行;要是谁被发现作业时忘戴防静电手环,他给你一把揪出来:你还要命不?!你还回家不?!你不要命大家还要命……”

没见过大风浪,不经历生死,很难理解徐立平的恨铁不成钢。这工作,太危险!

那是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连续两台发动机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再次发现裂纹,为了找准故障原因,不影响后续研制进度,在当时没有先进探伤设备的情况下,专家组决定,就地挖药,查找病根

徐立平那时工作不到3年,和师傅们一起加入挖药突击队。

挖药,每次只能进一人。在狭窄的空间里,人如同芯材一样被包裹在成吨的炸药堆里,每次只铲出四五克药。穿好防静电的纯棉秋衣、纯棉工服,徐立平小心翼翼地钻躺进去。他感到这个狭小而冰凉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了。

忍受着浓烈的气味,徐立平和突击队员10多分钟一换,打车轮战,如同蚂蚁搬家一样,历经两个多月的艰难挖药,故障成功排除,为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争取了宝贵时间。但任务完成后,徐立平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行走。

(选自《工会博览》,2019年第33期)

1.文章为什么以描写火炸药开头?
2.在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其难度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使用了小标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5.这篇人物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数字,请你举一例说明运用数字的好处。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基础模块上)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