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脑,大约只有1500克重,体积只有1500毫升左右,所需能量不到2.5瓦,但却有140亿到150亿个细胞,这个数目是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倍。目前,最好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比人脑要重上万倍,消耗的电能也要多上万倍,但它的记忆思考能力却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

人脑有很强的记忆力,并且善于思考。人类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联想和回忆,能够一边思索旧问题,一边解答新问题;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人能够随机应变,妥善处理,电子计算机就缺乏这种创造性思维。至于人脑能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更是电子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

(节选自《人脑与电脑》)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至于人脑能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更是电子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三校生高三模拟(十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既输出能源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而且混合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在混合型能源网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汽油,而是氢。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只要在用电高峰期。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白天在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它可以引起人们对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电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更大的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在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于严重,于1993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现在约17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电。一个名叫五百川的1997年在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装置,当时花了约3.3万美元,其中政府利贴了约1万美元。此后,他每年通过向电力公司卖电获得收入约460美元,足以抵消家里的电费。美国。新西兰和德国等地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当然,开放能源网对印度等电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最有好处。由于常常停电,印度的糖生产商已经开始用甘蔗发电了。

1.下列对“混合能源网”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将停车场停放的汽车接入电网使它成为一座小型发电站。
B.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并将它们容纳在一个共同的能源网络中。
C.一种可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受高负荷、风暴及恐怖袭击破坏可能性变小的能源网络。
D.一种既能输出能源又能接受家庭、工厂、城市输送回来的能源双向输送的灵活电网。
2.下列对“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混合能源网还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创意,现在的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都很困难,具体实施还缺乏基础和条件。
B.目前还没有能容纳太阳能、风能,以及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及玉米和其他植物为燃料提供的能源的网络。
C.目前大型电站输送电网都是单向的,不能成为既输出能源又接受能源输送回来的混合型能源网络。
D.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电力行业又面临重新制定很多标准和规范的障碍,他们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带来的变革。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是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如果能把停车场内停放的汽车接人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B.美国纵横交错的单向输电线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这一电网很难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因此只要将它接人混合能源网就能使它更加灵活高效。
C.因为每一种能源都可以产生氢,以利用氢燃料为最大优点的混合能源网将使人类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D.混合能源网能使家庭发电装置将多于自己需要的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家庭在用电高峰期高价卖出能源将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
2024-06-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春季高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研究中发现狗具备一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它们能够读懂人的面部表情,并且能准确地从中判断出人究竟是快乐还是伤悲。

当人类遇到一个新面孔时,他们的目光总是会不自觉地向左转移,首先落在对方面部的右半侧。这就是左斜视现象。左斜视现象一般发生在我们人类面对面相遇时,而在其他情况下,比如人类在观察动物或无生命物体时,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对于左斜视现象,最可能的解释就人类面部的右半侧比左半侧更善于表达情感。

英国林肯大学科学家近日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声称,宠物狗也与人类一样具有这种左斜视倾向。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动物有这种倾向。但是,宠物狗的左斜视现象也只发生于它们看到人类面孔时,看到其他事物时不会发生。在试验中,林肯大学的郭昆博士向17只宠物狗分别展示了人类、狗、猴子等动物的面部图片以及一些无生命事物的照片。当宠物狗面前出现人类面部的图片时,它们的眼神和头部动物作具有明显的左斜视倾向的特征。但是,当它们面对猴子以及无生命事物,甚至它们同类的照片时,却没有任何左斜视倾向。

郭昆认为,经过与人类数千年的友好相处,狗已经在进化过程中有了左斜视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判断人类表情的一种途径。近期的研究的表明,我们人类面部的右侧比左侧能够更精确、更强烈表达个人情感,包括愤怒等情绪。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狗和人类同样具备有左斜视倾向的原因。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实验中当研究人员把人类面部图片倒过来摆在宠物狗面前时,它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向左斜视。相反,人类在面对倒置的面孔时则不再会有左斜视倾向。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狗的大脑区域分工不同。科学家们认为,狗的大脑右侧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左侧视野范围内的信息,因此比起左侧大脑更适合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低估狗的智力水平。最新的研究表明,狗的智力能够达到14个月大的婴儿智力水平。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狗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中的表现相当初学走路的孩子。

1.下列关于“左斜视”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斜视”指在观察一个人时目光左移落到对方面部右侧的生理现象。
B.“左斜视”现象只在观察人类面孔时才发生,观察其他动物和无生命物体时则不会发生。
C.“左斜视”现象只发生在人类和狗身上,还没发现其他动物有此现象。
D.“左斜视”现象可能是为了能更准确地读懂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2.下列对狗具有“左斜视”倾向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面部的右半侧比左半侧更善于表达情感。
B.狗的智力能够达到14个月大的婴儿的智力水平。
C.狗已经与人类友好相处了数千年。
D.狗只能用大脑右侧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狗在看倒置的人类面部图片时也会发生“左斜视”现象,而人类却不会,可见狗的“左斜视”功能比人更发达。
B.人类在面对倒置的面孔时不发生“左斜视”,因为人类是用大脑左侧来处理左侧视野内的信息,大脑左侧比右侧更适合解释人类面部表情。
C.具备“左斜视”功能,能够判断人类表情,是狗能够成为宠物的原因之一。
D.狗只对人类发生“左斜视”,面对其他动物时没有任何“左斜视”倾向,说明狗同它们的关系不够友好亲密,
2024-06-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春季高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学题材纪录片: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

跨国留学既推动了全球文化教育资源共享,也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外青年知识群体的双向流动,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融。

1872年清政府首次官派学生赴美留学起,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异国求学,在时代风云际会中留下无数动人故事。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纪录片工作者聚焦跨国留学,拍摄出多部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录留学生的生存境遇与生活点滴,直面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助力中国形象塑造,促进了中外情感共通。

在讲述当代留学故事的纪录片中,《我的留学故事》《巴黎只是一个开始》《我们》《WE留学生》《一次远行》等直面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多侧面展现当代海外留学生的生存境遇、生活图景与生动实践。这些现实题材留学影像把握时代脉动、紧扣时事热点,以纪实风格展现个体的真挚情感、真实奋斗、真切体验,因其具有的烟火气和情感温度,让中国留学生的异国生活图景充满独特魅力。这些真诚而质朴的日常影像,呈现了海外学子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彷徨和勇气、泪水与欢笑,因人心相通而被世界观众所接受。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无论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留学影像,创作主体和表现对象均为中国人,是一种自塑形象。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单一的叙述主体、自塑形象的说服力往往要打折扣,这就需要打破我说你听”“我讲我的故事的创作惯性。在这个意义上,留学纪实影像的另一个对象——在华留学生,应当更受关注。

在中国的视听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娴熟地运用中文进行交流沟通。他们不仅乐于与中国观众分享自己国家的习俗、美食,也常常讲述对中国认知的变化和在中国生活的感受。这些在华留学生他述视角的中国故事与他塑视角的中国形象,借助互联网传播到世界各地,触达了不同国家观众群体,拓展了中国形象的传播渠道。可以想见,这些知华友华的留学生毕业后,无论回国还是去其他国家工作,都让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场域中更有力量。一些外国留学生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他们深入城市乡村,就非遗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城市发展等热点议题拍摄纪录片,讲述了他们眼中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国际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外国来华留学生也日益增多。让世界愿意听、听得懂中国故事,继续深度开掘和传播留学题材纪实影像是重要途径之一。在网络视听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代,留学题材纪实影像凸显了跨地域、跨国别、跨文化传播的优势,在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方面还有深入挖掘的巨大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顾亚奇有删改)

1.下列对述当代“留学题材纪录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记录中外留学生的生存境遇与生活点滴,助力中国形象塑造,促进了中外情感共通。
B.现实题材留学影像,因其具有的烟火气和情感温度而充满独特魅力。
C.当代留学纪录片是一种“自塑”形象,远远不如“他述”视角效果更好。
D.中国留外、外国来华学生日益增多,对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有很大助益。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     
A.自清政府官派留学生,直至当代,纪录片工作者在时代风云际会中记录了无数动人故事。
B.优秀的当代留学故事纪录片,能直面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呈现海外学子的日常生活影像。
C.在华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场域中更有力量。
D.留学题材纪实影像在网络视听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代,凸显了其在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方面的优势。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留学题材纪录片,思考如何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层层深入,论证条理清晰。
B.文章大量采用举例论证方法,用事实说话,增强文章说服力。
C.“自塑”形象与“他述”视角形成鲜明对比,可共同作用于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
D.感性表述和理性分析相结合,语言亲切,分析通俗,可读性强。
2024-06-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春季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流浪地球2》中的MOSS看现实中的量子计算机

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开发了量子计算机550W(即MOSS),用于应对统筹全球网络建造和控制行星发动机”“操控全球防御系统抵抗月球碎片等复杂问题。影片中的MOSS可以迅速做出决策、满足数万座发动机协同运作的需求并支撑数字生命计划所需算力。从科幻回到现实,未来的电子计算机真的可以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吗?

经典计算机最小存储单位是比特,其逻辑电路通常只有两个状态,即开关的接通与断开,用二进制表示分别是01。而量子计算机是利用量子物理学的特性来存储数据和执行计算的机器,最小存储单位为量子比特或量子位,n个量子比特位数的存储能力,相当于2n次方台经典计算机的存储能力。量子计算机每多精确控制一个比特,其算力就会翻一倍。也就是说,经典计算机需要运行数万年的数据,量子计算机可能只需几秒种,因此量子计算机或许可以解决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难以解决的高度复杂问题。

目前,全球量子竞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量子科技特别是量子计算的研究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制定了量子规划。

美国在量子技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谷歌是美国量子计算机研究的领头羊之一,2019年,谷歌推出包含53个量子比特的悬铃木量子计算原型机,其团队已借助该原型机实现了16个量子位的化学计算。202211月,IBM推出包含433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鱼鹰

中国量子技术研究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本源量子作为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代表企业,已先后发布多台量子计算机,还将推出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相当于影片中MOSS的雏形。上市公司国盾量子近日也宣布完成一台祖冲之二号同等规模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搭建,该原型机计算复杂度比谷歌的悬铃木量子计算原型机提高了6个数量级。

量子计算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走向行业应用中:一是节能环保。量子计算可以协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碳原子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助其找到从大气中消除碳的有效方法来扭转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量子计算还用于帮助研究人员有效地观察电池的化学反应,为世界提供更好的清洁能源电池。二是金融投资。由于处理金融数据中的大量变量相当费时费力,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正在探索使用量子技术来平衡投资组合和定价选项(用于对冲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密。量子计算机未来或许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破解最先进的数据安全软件使用复杂算法生成的密码。目前企业还在进行试验,但还没有研发出比传统计算机更有优势的量子计算机。四是生物医药。量子计算机可以增加适用于生物机制的计算范围、缩短筛选时间,并清理一些研究死角,极大节省药物研发阶段的成本。目前已有部分药企开始相关探索,例如罗氏将量子计算用于开发阿尔兹海默症药物。

(《科普中国》李玲玲有删减)

1.下列对“量子计算机”说法正确的是(     
A.量子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只存在于科幻之中。
B.量子计算是量子科技研究的最前沿技术,多个国家制定了量子规划。
C.量子计算机是利用量子的物理学特性来存储数据和执行计算的机器。
D.量子计算机在节能环保、金融投资、加密、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都有应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A.就算力而言,量子比特位数的存储能力,相当于经典计算机的存储能力的2倍。
B.中国量子技术研究在国际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并非第一。
C.“量子竞赛”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对世界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
D.罗氏将量子计算用于开发阿尔兹海默症药物,极大节省药物研发阶段的成本。
3.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以电影《流浪地球2》开头,引出量子计算机,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以时间顺序展现量子计算机从产生研究成果,到走出实验室走向行业应用。
C.采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研究现状。
D.文章语言平实,贴近生活,将深奥抽象的科学知识表达得通俗易懂。
2024-06-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春季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脚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摘自《新华文摘》)

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B.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内容,传统媒体难有不雅之词的原因是(     
A.个性化和商业化追求过度
B.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C.存在安全漏洞
D.内容过多,流动性强
2.“亲”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最大缺陷是(     
A.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
B.过于个性化
C.内容会出现浮夸、失真的情况
D.不够灵活多变
2024-06-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中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化课统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毫升)次数
1310154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16215
7922278
1012283210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等症状。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症状。

【美林注意事项】

1.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2.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3.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6.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美林说明书,有删减)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弟弟发烧了,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给他吃。
B.小明感冒发热,打算吃复方抗感冒颗粒和美林。
C.小李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
D.5岁的小伟上学的时候发热了,幼儿园老师给体重40斤的他喂了8毫升的美林。
2.对美林说明书的解读不符合内容的一项是(     
A.美林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B.消化性溃疡史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C.少数病人服用美林后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D.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
2024-06-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中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化课统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从诞生时就有着知识记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达、学术研究、诗文写作等方西的巨大功能。这些功能,对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我们都不能低估,当然还有文化传承的价值。那林林总总的法帖,是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艺术的文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散佚丢失,同时仍有大量保存。文本的文化传承价值,不可估量。另外,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古人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同时也重视汉字书写的审美。古往今来,人们对书法的审美有着更多的赞誉,就是因为汉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如今,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度、经济运行、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积累等实用性方面,汉字的毛笔书写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从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广泛使用到硬笔书写的出现,到手工的打字机的出现,再到电脑的发明与普及,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被弱化。但汉字的毛笔书写今天仍然存在,并在一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原因就在于书法还有审美功能。在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中国书法理所当然地被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由此书法也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的彰显和提升是古老的中国书法进入现当代社会之后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由传统社会的以实用为主、审美为辅变成了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辅。这一历史性转变,以及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价值、地位的重要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有删减)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功能、价值和意义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B.从印刷技术的广泛使用到电脑的发明与普及,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完全丧失。
C.中国书法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领域之后,理所当然地作为审美对象被当代人所欣赏。
D.在古代,人们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但对汉字书写的“审美”还未给予重视。
2.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从出现开始就具有非常强大的实用功能。
B.中国书法在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
C.中国书法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从古到今都得到了人们同等重视。
D.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
2024-06-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听书对大脑的要求更高

听书,不仅可以解放疲劳的双眼,还不限制时间地点。但比起传统看书,听书总显得难以集中注意力,留下的印象也没有书那么深刻。

实际上,不管是对文字,还是对语言的处理,大脑都是一视同仁的。大脑收集信息后,都会进行一系列的贮存、识别、记忆和理解处理。

首先是贮存。人的感觉器官就像一台24小时工作的监控摄像头,会忠实地记录所有看到、听到的影像。然而大脑却并不想对如此繁复冗杂的信息照单全收,它通常会先进行短暂的存储,方便接下来筛选有用的信息。这个贮存的过程相当短。

接着是识别。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对信息进行过滤,排除一些它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上。由于成年人平时接触到的大量视觉信息都是通过文字描述的,大脑会认为文字信息很重要,它会优先检索出这部分内容,交给负责处理文字的大脑区域去分析和理解,同时它也会过滤一些不重要的虫鸣鸟叫、机械轰响,专注于言语会话的主要信息,然后作出反应。

然后是记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字和语言的需求和依赖远不如成年人,他们的大脑在刺激信号传入后还是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如实地记录所听所见,这种现象被称为遗觉象。可能正因如此,我们有时能清晰地记住儿时的一些事情。不过这种种视觉遗觉象、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能持续保持到成年期的并不多。

最后便是理解。我们在阅读时,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左脑先理解后记忆,记住慢,遗忘快,更适合记忆的消化、吸收;而右脑则会将语言变成图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记忆,且记忆质量很高,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也就是说,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时,比如读到这个词时,就会自动在右脑影像库中搜寻猫的形象,然后将猫这个词与它的图片链接在一起,加深印象。如果是分析一句话,比如猫在睡觉,影像库中可能出现的就是一只猫在太阳底下蜷成一团睡觉的图像,或许还夹杂着轻微的鼾声。因此,语言对大脑会有更进一步的刺激,所以听书有时比阅读还多出了一道工序——声音的符号化。

因此,听书其实对大脑的要求更高,也更有利于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章中使用过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举例子B.打比方C.列数字D.作比较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章认为的听书优点的一项是(     
A.听书能有效缓解听者的视力疲劳
B.听书基本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C.听书能使大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D.听书减少了大脑处理信息的程序
3.下列有关大脑“贮存、识别、记忆”三阶段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大脑在收集信息后,对视听所接受的信息,都会进行贮存、识别、记忆。
B.大脑贮存阶段的工作,就是对所看所听的繁复冗杂的信息进行照单全收。
C.大脑在识别信息时,重点对声音进行过滤,排除它自认为不重要的声音。
D.因为儿童存在“遗觉象”现象,所以儿童对声音的记忆可能好于成年人。
4.下列对大脑“理解”阶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进行信息处理时,理解和储存、识别、记忆是同时进行的。
B.左脑善于将语言转化为图像,所以有利于大量、快速地进行记忆。
C.右脑善于先理解然后记忆,所以右脑记忆会慢很多,而且遗忘快。
D.大脑对声音进行处理时,同处理文字一样都需要使用左右脑。
2024-06-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