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424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听书对大脑的要求更高

听书,不仅可以解放疲劳的双眼,还不限制时间地点。但比起传统看书,听书总显得难以集中注意力,留下的印象也没有书那么深刻。

实际上,不管是对文字,还是对语言的处理,大脑都是一视同仁的。大脑收集信息后,都会进行一系列的贮存、识别、记忆和理解处理。

首先是贮存。人的感觉器官就像一台24小时工作的监控摄像头,会忠实地记录所有看到、听到的影像。然而大脑却并不想对如此繁复冗杂的信息照单全收,它通常会先进行短暂的存储,方便接下来筛选有用的信息。这个贮存的过程相当短。

接着是识别。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对信息进行过滤,排除一些它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上。由于成年人平时接触到的大量视觉信息都是通过文字描述的,大脑会认为文字信息很重要,它会优先检索出这部分内容,交给负责处理文字的大脑区域去分析和理解,同时它也会过滤一些不重要的虫鸣鸟叫、机械轰响,专注于言语会话的主要信息,然后作出反应。

然后是记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字和语言的需求和依赖远不如成年人,他们的大脑在刺激信号传入后还是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如实地记录所听所见,这种现象被称为遗觉象。可能正因如此,我们有时能清晰地记住儿时的一些事情。不过这种种视觉遗觉象、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能持续保持到成年期的并不多。

最后便是理解。我们在阅读时,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左脑先理解后记忆,记住慢,遗忘快,更适合记忆的消化、吸收;而右脑则会将语言变成图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记忆,且记忆质量很高,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也就是说,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时,比如读到这个词时,就会自动在右脑影像库中搜寻猫的形象,然后将猫这个词与它的图片链接在一起,加深印象。如果是分析一句话,比如猫在睡觉,影像库中可能出现的就是一只猫在太阳底下蜷成一团睡觉的图像,或许还夹杂着轻微的鼾声。因此,语言对大脑会有更进一步的刺激,所以听书有时比阅读还多出了一道工序——声音的符号化。

因此,听书其实对大脑的要求更高,也更有利于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章中使用过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举例子B.打比方C.列数字D.作比较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章认为的听书优点的一项是(     
A.听书能有效缓解听者的视力疲劳
B.听书基本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C.听书能使大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D.听书减少了大脑处理信息的程序
3.下列有关大脑“贮存、识别、记忆”三阶段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大脑在收集信息后,对视听所接受的信息,都会进行贮存、识别、记忆。
B.大脑贮存阶段的工作,就是对所看所听的繁复冗杂的信息进行照单全收。
C.大脑在识别信息时,重点对声音进行过滤,排除它自认为不重要的声音。
D.因为儿童存在“遗觉象”现象,所以儿童对声音的记忆可能好于成年人。
4.下列对大脑“理解”阶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进行信息处理时,理解和储存、识别、记忆是同时进行的。
B.左脑善于将语言转化为图像,所以有利于大量、快速地进行记忆。
C.右脑善于先理解然后记忆,所以右脑记忆会慢很多,而且遗忘快。
D.大脑对声音进行处理时,同处理文字一样都需要使用左右脑。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一向关注传播的内容,但是现在随着传播媒介急遽的更新换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进行的,由于言语的稍纵即逝,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人便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祭司之类的人为什么一定程度上控制酋长的原因。

随着文字及其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当年苏格拉底反对使用文字,因为一旦使用文字,识字的人远比记忆非凡的人多得多,那些独占精神世界的人的地位将不复存在。文字的使用本身,构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传播中来。但是,文字本身也造成新的社会隔阂,因为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造成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说话是通过生活就能获得的能力,识字和书写则需要长期的学习,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掌握这种技艺并成为统治者,构成一种等级性极强的线性的社会权力链。

文字虽然可以较长久地记录下历史的信息,然而手写文字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过于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文字书写复制的传播技术,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

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11世纪的中国人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但在几百年内,这一发明并没有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958/19876)就此写道:印刷术是中国早就有的;但是,只是为了付印而且通过付印才成其为作品的那种印刷品(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是在西方才得以问世。当时的中国缺乏新闻传播的规模化社会需要,恐怕是首要原因;其次,笔划繁多的古代汉字,用胶泥塑造字模也十分困难。1450年前后,德国人约翰·古登堡重新发明出活字印刷术,一开始就是金属字模,在发明过程中,这项技术即被广泛应用。1448-1450年,欧洲246个城市建立了1099个印刷所,印刷了4万种共1200万册书(董进泉,1988347)。社会需要刺激传播技术的创造,看来是一条规律。

大批宗教书籍、记事性小册子以及印刷新闻纸的出版,使得被垄断在中世纪僧侣阶层的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到世俗社会,新思想的涌现成为统治者无法遏制的潮流。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就此写道: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而且业已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接受较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在知识领域也出现劳动分工了。新出现的法学家把僧侣们从一系列很有势力的职位中排挤出去了。(人民出版社,1959391)显然,印刷术又一次造成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它造就了信息传播向社会下层转移的契机,印刷媒体成为第一种规模人群可以共同接触的传媒,并为启动公共教育提供了充分条件。

印刷文化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但是,它的解放意义仍然是有限的,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又形成了新的传播垄断,因为数量巨大的没有足够读写能力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外,传播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被当作了知识本身。印刷传媒内容的复杂和理解循序渐进的特点,造成阅读群体明显的等级差异和相互间交往的隔绝。不过,现代新闻传播毕竟首先开始于一种印刷媒介——报纸和期刊。随着19世纪中叶工业化国家普及国民教育、废除知识税,报刊以货币的最小单位的低价得以进入千家万户。信息流动的加快,打破了社会的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播首次显现出自己的力量。

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介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电话、广播诉诸人的听觉,电视、网络传播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获得信息。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它把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了起来,将鲜活生动的声音和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无形中,电子媒介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电子媒介使得使用者不再与既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相关联,而传统的文字传播则是人的特定身份的标志。电报是第一个使人体运动与信息运动分离的发明。电话无形中打破了个体间保持适当距离的社会规则,它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只有在朋友和情侣间才被允许的耳边呢喃的距离,手机电话则完全实现了只要有电话就有家的理想状态。电视将不同类型的人群带到了相同的场景,于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电视面前变得模糊了,而网络传播则进一步提供了隐去身份、同步参与交流的条件。

特别是电视与网络传播,构成了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它们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声调和画面,无论经过怎样的准备,一旦显现,情感、情绪的隐秘就不可能完全被遮蔽。以往被间隔在人际交往和印刷传媒狭小空间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某些地点和方面的神秘正在消失。公开与私下场合的模糊,使得社会对许多模糊的社会类别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电子媒介克服了空间的隔离,不再使人们限制在一个给定的信息系统中。例如,儿童通过各种电子传媒可以直接体会许多成人的观念和感觉;女性与男性获取信息的差异明显减少;权力机构的信息系统不得不适当公开。

电子媒介无形中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例如在许多情况下,传媒报道一种态度的转变可以取代必须的行动,公开的民意调查部分替代了大街上的示威游行。当电子传媒使距离的意义消失时,人与人接近在道德上便是一种好的选择。

现在,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传播的意义正在减弱。所有的传媒技术上数字化已经成为可能,传播媒介正在作为一个包容性术语。这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既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法律和道德的新问题。

今天的学生可以戴着耳机、看着电视、在网上与别人聊着天,同时做着作业,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单一的感觉。如果研究传媒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了解新生代对新传媒的感受能力,将有利于得出理性而全面的结论。

2003年起,两种新的传播媒介开始被学界注意,这就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以及数码相机(DV)。

手机短信是一种延长时间而不是缩短时间的传播方式。它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冲击力,不是来自信息交换的内容,而是来自它的发送数码技术、发送方式这些形式主义要素。这使得传播过程更倾向于强调延续关系,而不是强化内容或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符号成为被延缓的在场,接受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完满结合;互动及时实现,信息自主选择。DV导致影像方面的革命,使大众传播传-受失衡状况得到改善。由于DV使用便利和经济上廉价的优点,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进入媒介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

当我们自豪地回顾数百年来传播科技如何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的时候,忧虑也同样相伴着。一旦这些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那么一种新的异化或统治便产生了。我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而痴迷于电视、网络的现象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表现。科技的合理性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即统治的合理性。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不论未来的传播科技会变化出多少更新鲜的媒介形态,这个问题始终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原始社会,祭司的权力比酋长要大。
B.手写文字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
C.西方僧侣阶层直至中世纪后才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如读书写字。
D.电子媒介出现后,权力机构的信息系统向大众完全公开。
2.最早的印刷术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它在几百年内并未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结合历史背景,谈谈报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4.请问你如何理解“电子媒介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5.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传播科技负面影响的忧虑。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024-06-0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顺时针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几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这里“不难”的意思是什么?“并不容易”又是什么意思?
2.第3自然段中说“终于把‘?’拉直,变成‘!’”,联系文章内容,请说出问号和叹号各代指什么?
3.如果将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论分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应该怎样陈述?(字数不要超过40字)
4.下面各项或是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或是对表现手法进行鉴赏,其中不当的两项是(     
A.文章的题目既是引用的格言,也是真理,更是文章的中心观点,且这一观点言简意明,很有表现力。
B.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1、2段为引论,第7、8段为结论,中间为举例论证部分。从简炼为文的角度,运用三个论据材料似乎有点多了,可以省去一则,这样既短小精悍,又能说服读者。
C.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说理论证,有引证法,有对比法,有例证法,有类比法,有喻证法,其中用得最为成功的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D.文章告诉人们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和敢于坚持探索真理的勇气。
E.文章在列举三个事例证明中心观点的时候,特别注意三个材料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相关的提示语,使得三个论据材料之间紧密相连,层层展开,一气呵成。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节选自《中秋月》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月到中秋分外明

①吴自牧《梦粱录》说道:中秋之夕月色倍明。这完全是诗人文士的幻想了。这种幻想到目前报纸上还是到处可见。去年中秋节,在上海《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上,登载着一篇描写中秋月的文章,大意说:在我国各种岁令时节中,最富诗情画意的要算中秋节了。平常的月亮够美丽了,中秋夜的明月,尤其大而圆,集合温柔、神秘、明媚、幽艳之大成平日的月亮,上升很早,甚至黄昏时分已悬挂在空中;但是一年中,以中秋的月亮出来最迟,大约要八九点钟,才从天边露出娇容来,似乎在月宫中刻意打扮,精心修饰,然后才出来和人们相见。这一段话完全是传统文学家的口吻,与实际事情太不符。

②月亮究竟亮到何种程度,要晓得这一点,我们要以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最明亮的东西即太阳为标准做一个比较。太阳在天顶时在每方时平面上有60万支烛光的亮度。普通用的煤油灯每方时48支烛光,蜡烛每方时35支烛光,而月亮在天顶时的光度每方时只有烛光。月亮虽可普照半个地球,但在一定积上光度甚小,所以我们在月光下看书是模糊不清的。月亮离开天顶愈远,它的光亦愈弱。这有两种原因。第一,太阳或月亮离天顶愈远,则与地平的角度愈小,而地面上每一单位平面所受到的日月光的多少,是和离地平角度的正弦成正比的。第二,太阳或月亮在天顶时,光线到达地面经过的空气厚度来得少;到了天边时,光线要到达地面,经过的空气层要厚得多。假使在天顶时,月光到达地面所经空气厚度当作1,那么到月亮离开地平30°时,所经过的空气层就要两倍;到10°时,就要5.5倍;到离地平线4°时,所经过空气层的厚度就要达到12.5倍了。所经过的空气层愈厚,被空气所吸收反射的光线亦愈多,到达地面的月光自然愈少,而中秋的月亮,除非在热带的地方,是绝不会到天顶的。

③古人说: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冬天太阳离地平线低而夏天高。相反,月望时月亮离地平线的角度,是以冬至附近为最高,夏至附近为最低。满月最亮的时候,实是在冬至的前后(即阴历十一月十五日左右)。一年几见月当头,这就是月当头的时候。今年中秋月的高度,即离地平线的角度为54°57′。而阴历十一月十五日,月亮的高度为87°45′。若是空气一样透明,则十一月中的月亮一定比八月中的明亮。一年之中,每逢望日,在秋分前后,月的高度适中;夏至前后,其高度较低;冬至前后,其高度最大。这是由于黄道与赤道成23°27'的角度。当月望时,月亮与太阳位置正相对称。太阳到冬至,高度最低的时候,正是月亮最亮的时候。月亮的轨道古称白道,和黄道相交只有5°9'的角度,这个角度的差数甚小,可以增减月亮的高度,但不会变更上述的原则。从气候上看来,我国各地在仲冬的时候也比在中秋前后来得明爽。以杭州为例,云量3和湿度有下列的比较。根据1928年至1933年的记录,杭州云量在阳历9月为69%,12月为65%;1934年至1935年的记录,杭州绝对湿度5,阳历9月为16.812月为8.9

1.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根据选文回答,月亮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回答2个即可)。
3.阅读下列文字并填写表格,然后比较文字说明和表格说明的特点,说说用图表说明有什么好处。

太阳或月亮在天顶时,光线到达地面经过的空气厚度来得少;到了天边时,光线要到达地面,经过的空气层要厚得多。假使在天顶时,月光到达地面所经空气厚度当作1,那么到月亮离开地平30°时,所经过的空气层就要两倍;到10°时,就要5.5倍;到离地平线4°时,所经过空气层的厚度就要达到12.5倍了。所经过的空气层愈厚,被空气所吸收反射的光线亦愈多,到达地面的月光自然愈少。

月亮与地平角度空气层厚度(倍数)
4°
10°
30°
90°
结论:
2024-09-10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