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构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它是基于稳固师徒关系的提高技术实践力的学习方式,是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是针对现代工业与服务业中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的新型师徒学习方式与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建构现代学徒制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也不仅是在试点院校确立起基于师徒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要通过对工学结合的深化,建立起新的职业教育制度。

建构现代学徒制,要促进学徒培养序列和学校培养序列两个方面的深度合作。首先是学徒培养系列。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可以按复杂程度将学徒培养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民间学徒制。这是广泛存在于个体经济与微型经济中的学徒制,它的功能是训练传统的手工技艺,使学徒获得简单的操作技能。二是促进社会青年就业的学徒制。其目的是对新员工进行技能训练,以使其能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这个层次的学徒培养一般由企业自身完成,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技术训练。也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参与。三是帮助学徒获得精湛技术。这是一个过程更长、组织更为严密、内容更为复杂的学徒制,其目标是培养掌握精湛技术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个阶段的学徒制需要与中职和专科高职相结合。四是帮助学徒实现技术创新。这是更高层次的学徒制,其目标是使技术技能人才获得创新能力。这种层次的学徒制一般需要与专科高职和技术应用型本科相结合,但那些更为复杂的实现技术创新的学徒培养,则由企业自己实施。

现代学徒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培养序列,它包括三个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教育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都是现代学徒制所需要的,不过由于它们所对应的学徒制的层次不同,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同。

在学徒培养序列和学校培养序列重叠部分建立的职业教育制度,才能称为现代学徒制。建构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有效促进这两个序列有机重叠的内容、形式、评价与保障等制度。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复杂性在微观上,体现为如何使在校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形成于真正的基于企业的师徒关系,这涉及到对现代学徒制内涵的准确理解;在宏观上,体现为如何使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制度真正确立起来,这涉及到现代学徒制构建的政策环境设计。当然,现代学徒制构建还需要许多其他重要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还需要尽快完善。

(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现代学徒制”内涵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师带徒”方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型制度。
B.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
C.是具有稳固师生关系的并在实践现场学习的一种方式。
D.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现代教育模式。
2.下列有关我国建构现代学徒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深化工学结合模式为基础建立新的职业教育制度。
B.需要促进学徒培养序列与学校培养序列的深度结合。
C.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D.建构过程及其复杂,需要创设政策环境等良好条件。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学徒制为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培养技术技能实践人才。
B.民间学徒制是和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构建的现代学徒制。
C.职业学校应根据它们所对应的学徒制层次确定培养目标。
D.由企业自身完成培养任务的学徒制不能称为现代学徒制。
2024-08-0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南职业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②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

③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

④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⑤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⑥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段①中加点的“渴望”一词,表达了中国人民要求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心情。
B.选段③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实现政治协商、赢得革命成功的保证。
C.选段④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列出取得经济建设胜利的充要条件,表达了在经济战线上获得胜利的信心。
D.选段④⑤⑥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三个方面展望未来。其中经济建设详写,其他略写,这样写详略有致,重点突出,避免了行文的僵化呆板。
2.下列对本文标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战胜了美帝国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B.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参政议政。
C.我们即将在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获得胜利,建设起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中国人民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一篇开幕演讲词,表现了毛泽东的豪情、自信和睿智。文中运用了较多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判断句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在重大会议上的讲话,有极强的理性,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情感,比如“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D.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洋溢着无比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4.结合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因为接受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指示。
B.我们在看到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危险,必须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C.为了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国家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我们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团结国际友人。
D.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出现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民族的面貌。
5.请分析选文第④段首句“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的作用。
2024-08-0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单招班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

②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③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④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选自鲁迅《拿来主义》)

1.对“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别人也不“抛来”,这还不算坏事情。
B.自己送去之后,别人还会“抛来”,这还不算坏事情。
C.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而不导致别人“送来”,这还不算坏事情。
D.自己送出去之后,别人不会“送来”,这还不算坏事情。
2.第①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     
A.能够送去,也不算是坏事情。
B.以出卖民族利益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送去主义”会断送民族前途。
C.中国不想做太阳,不能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D.“送去”永远要不得,“送去”的结果永远是祸国殃民。
3.第③段和第④段中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B.“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比喻吸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4.对第④段划线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B.鱼翅是贵重食物,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物品摆阔气、装门面。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大。
5.最后一段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论述的问题是(     
A.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有什么结果。
B.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C.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D.对文化遗产应如何区别对待。
2024-08-0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职教高考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①20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成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往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数字化痴呆症B.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C.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D.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
2.下列对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创造力下降B.注意力分散
C.智力下降D.亲情淡漠
3.对选文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举例论证B.比喻论证C.引用论证D.对比论证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中职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化课试卷语文部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民俗:立春的典故来源及相关民俗

①自秦以来,我国即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之始。这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虽然这和真正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季还有很大差别。在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为春季开始。在人们心中,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鸟儿从南归,春播耕种忙。

②立春又称打春开始的意思,每年24日或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

③立春日,晚七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旧俗立春日又称立春节,为民间传统节日。

④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就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图、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内容。

⑤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⑦《事物纪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⑧鞭春牛,又称鞭土牛。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⑨立春必咬春,一个字,形象地画出了立春之日生动的食俗文化。咬春指的是立春日吃春饼、春盘、萝卜、五辛盘等节令食品,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1.下列关于“立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秦以来,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之始,这和真正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季有很大差别。
B.在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为春季开始。
C.我国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立”的具体气候意义不显著,所以“立春”等节气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
D.立春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每年2月4日或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是(     
A.八卦之一的“艮”的方向,是可于立春这一天晚七时仰望北斗七星斗柄所正指的东北方,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
B.如果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
C.山东民间鞭春牛的意义,不再是送寒气,促春耕,而是有一定的巫术意义。
D.各地年画中全部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3.下列各项对文章论证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开篇点出论证中心,“立春”。
B.第二段论证“四立”时采用了引用论证。
C.举周代设东堂迎春之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D.文章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介绍了立春的种种民俗。
2024-08-0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年春季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文》有言:俭,约也。《玉篇》亦言:约,束也缠也。意即用绳子进行捆绑、缠束。由缠束而引申出抽象意义的约束、节制,就是俭德的本义。进而,又由约束、节制义引申出在消费财物上的具体要求:节俭、节约和不浪费。节俭节约之重点就在于少用、减用,”“所呈现的是一种内向回缩的收敛趋势,故古人亦以释俭,如俭者,敛也。这一消费上的收敛趋势,因能直观展示出个体的节俭力度和决心而较易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赞誉,个体由此获得的强烈认同感和愉悦感,又推动其在后续行为中坚持和强化这一趋势。久之,就会形成对物欲的良好管理,使之处于一个合理范围,有效防止物欲泛滥。正是基于俭则寡欲的认识,人们确信俭以养德,甚至认为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俭德是养成廉德的必要前提。至于其中的缘由,古人认为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俭德的最低标准就是不浪费,其实质是对劳动果实的爱惜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首先,劳动果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无数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共同成果。对劳动果实的爱惜中,就包含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认可与尊重。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可直接观察到稼穑之艰难以及劳动果实之不足,从而更易于生发和强化对劳动果实的珍视情感;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劳动形式也发生转变,故有些人对劳动艰辛的认知以及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开始弱化,客观上造成了毫不在意的浪费。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储备,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对自然资源不节制使用,即使数量充足最后也会枯竭。不仅如此,无法预知的天灾人祸还会突然打断各类资源的生成链条,可能造成物资的严重短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俭德并不追求无限节俭,而是主张量入为出。即根据自身实际经济能力规划开支,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鼓励日常有余,以为意外横用之备;反对超出能力的消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巨额金钱就可以追逐奢华,肆意消费。一方面,个体金钱虽有明确归属权,但是通过金钱消耗的资源则属于所有人;另一方面,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本身就与节俭要求相背离。因此,人们赞誉那些贵而持俭、富而居俭的典范,这些人虽身居高位或家境富足,但都崇俭戒奢。

俭德并不以对财富的绝对占有为至善,而是主张不吝不啬。吝、啬、俭三字的引申义都有强调爱惜外物的意思,但又具有本质的区别。俭的核心是节已不节人,要节制和控制的乃是自身的物欲和财物消费;至于对他人的救济援助,则尽可慷慨大方,并不需要刻意节制;但吝啬则不同,由于对财物过度爱惜,所以根本不舍得花钱救助他人,节己亦节人。因此,我们在道德实践中要崇俭戒吝,积极弘扬自身虽节俭质朴但却能恤贫救苦的美德和行为。

崇俭反奢,始终是中华民族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导向之一。深入理解俭德意蕴,有助于人们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俭德。

(摘编自王颖《俭德的三重意蕴》)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俭德的重点是少用、减用,这样消费久而久之就可以有效地使物欲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B.俭则寡欲,节俭有助于君子养成廉德,但是对节己亦节人的小人则难以产生多少影响。
C.虽然现代社会自然资源相对充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节制使用,依然要居安思危。
D.古人和现代人对劳动的理解、认可和尊重程度不同,决定了古今人俭德方面的差异很大。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形成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B.文章多次引经据典,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蕴,也表明个人高度重视“俭”文化。
C.文末通过对比论证,分析了俭与吝、啬的区别,得出要对已节俭、救济贫苦的观点。
D.文章通过俭以养德、爱物惜物、崇俭戒吝三个方面诠释“俭德”的意蕴,层次分明。
3.下列诗文不能印证关于俭德最低标准的实质的是(     
A.唐朝颜仁郁《农家》中的“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B.唐诗《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所写“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清朱柏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职教高考高三11月定位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个梦

①朋友们,今天我愿对诸位坦诚相告,尽管我们目前困难重重、挫折累累,但我还是心怀一个梦,一个深深根植在美国之梦中的梦。

②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这个国家会跃然而起,将立国之纲的真谛付诸实践。我们信奉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③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奴隶的后代和奴隶主的子孙会在佐治亚的红色山冈上同席而坐,亲如兄弟。

④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即便是密西西比州那里压迫和不平如同酷暑炽热的茫茫荒漠,也终将变成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⑤我有一个梦,有朝一日,我所爱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再以肤色深浅,而是以品格优劣为论人准绳的国家里。

⑥今天,我心怀一个梦。我有一个梦,终有一天,在亚拉巴马州,黑男孩、黑女孩和白男孩、白女孩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手挽手、肩并肩同步而行。

⑦今天,我心怀一个梦。我有一个梦,终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崎路化坦途,曲径变通道,云消雾散见天日,万众共沐天主恩。

⑧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胸怀这一信念返回南方。有了这一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的巨岭中开采出希望之石。有了这一信念,我们就能将喧嚣吵闹的嘈杂声转变成华丽动人的兄弟情义交响曲。有了这一信念,我们就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坐牢,一起为自由挺身而出。我们坚信,终于有一天我们将获得自由。

1.指出第①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文中“终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崎路化坦途,曲径变通道”,作者梦想的一天,对黑人、对美国将是一个_______的社会。
3.第⑧段连用了几个“一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个“一起”组成排比句,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B.排比句的使用,体现了演讲者信念坚定、执着,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
C.几个“一起”号召人们要按部就班的行事,为黑人争取自由不要采取过激行动。
D.四个“一起”拉近了读者与听众的距离,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
4.说说第⑧段中“喧嚣吵闹的嘈杂声”和“交响曲”的含义?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数据时代的健康革命,在技术形态上,取决于数字化人体基础上的精准医学模式的建立。无线传感器、大数据与基因组学的结合是其先锋。这种医学道德形态的重构凸显了三大伦理道德难题。

第一,个人隐私及安全问题。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医疗行业面临保护信息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双重困扰。安全隐患和隐私风险之一,是员工使用自带移动设备连接医疗系统的IT基础设施所带来的风险,这是恶意软件侵入的最薄弱环节,被称为医疗领域的自带设备难题。此外,还面临医疗大数据或精准医学模式自身带来的问题,比如医疗设备或监控器的数据失窃问题等。与此同时,医院利用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某患者的敏感信息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政府机构和企业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分析处理是否符合隐私规则?

第二,数据的真实可靠问题。如何防范数据失信或失真是数据共享遭遇的基准层面的伦理挑战。建立在数字化人体基础上的医疗技术实践,其本身就预设了一条不可突破的道德底线。由于人体及其健康状态以数字化的形式被记录、存储和传播,因此形成了与实体人相对应的镜像人或数字人。失信或失真的数据,导致被预设为可信的精准医疗变得不可信。如何治理或防范数据失信或失真,是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面临的一种伦理挑战,它构成大数据时代生命医学伦理学的重大课题。

第三,数字鸿沟或价值鸿沟带来的挑战。目前,应用和知识方面的鸿沟正在缩小,价值鸿沟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提示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数字化健康革命带来的价值观变革。只有缩小价值鸿沟,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学基础上的个人健康革命,是一种将个体与总体进行融合的医学变革,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之中。这个医学变革所蕴含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道德形态,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健康革命的价值核心。

大数据、基因组学、移动医疗和精准医学的基本原理,是连通最小行动者和最大数据计算之总体,这是现代医疗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展现的伦理特质。大数据对个人和集体相互关系的重新定位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提供了在一个日益个体化的现代社会,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的结合方式,迫使个人重新思考集体性或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蕴。

(摘编自田海平《大数据时代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方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医疗领域的“自带设备”难题是指医疗设备或监控器的数据失窃问题。
B.镜像人、数字人的出现,使得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直面一种伦理挑战。
C.数字化时代下健康革命的价值核心,就是让病人真正成为医学的中心。
D.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特质,展现在大数据、基因组学、移动医疗等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医学道德形态建构所凸显的伦理道德难题,引起人们的思考。
B.文章列举了医疗行业安全隐患和隐私风险等方面的问题,突出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C.文章在论证数据的真实可靠问题时,说理严密,逻辑清晰,有层次,有理论性。
D.在总结中心之后,文章最后又补充强调了背景,即大数据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时代健康革命技术上的首要任务是无线传感器、大数据与基因组学的结合。
B.应用和知识方面的鸿沟在缩小,而价值鸿沟越来越突出,二者呈反比例关系。
C.要想让更多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之中,就一定要缩小价值鸿沟。
D.个人要重新思考集体性或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蕴,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要求。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3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下列对选文第段大意概括不正确的是(     
A.段说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B.段介绍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C.段介绍马克思发现的剩余价值规律及意义。
D.段概述马克思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和发现。
2.下列对第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段文字运用了记叙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B.该段中的“停止思想”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不愿说、不忍说的悲痛心情,流露出对逝者的崇敬、哀悼之情。
C.该段文字精确记录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表达出作者的惋惜之情,同时为马克思安详地逝世而感到某种程度的安慰。
D.“睡着了”和“停止思想”异曲同工,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愿望——马克思只是小睡片刻,但事实却是他“永远地睡着了”。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句采用了类比手法,说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伟大。
B.该句采用了对比手法,说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伟大。
C.该句采用了类比手法,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比达尔文大。
D.该句采用了对比手法,说明达尔文对人类的贡献比马克思大。
4.下列对第段与第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并列关系B.递进关系C.转折关系D.点面关系
5.关于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做出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是:物质决定意识,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选文第段内容是对第②段中“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的诠释。
C.第④段采用对比手法,赞扬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划时代意义。
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很深入,也都有独到的发现。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拿来主义

鲁迅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1.“送来”和“拿来”有何区别?
2.能作为选文论点的是哪句话?
3.选文指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有哪些?
4.选文第5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
2024-08-0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校际联盟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