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36387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嫌这话不够味。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这个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一点你不是的讥刺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语气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决,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的性质完全不同。

③这番话不免啰唆,我们咬文嚼字,非_____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样的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④更动了文字,其实就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韩愈在月夜听见贾岛吟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劝他把改为。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固然显得鲁莽,但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就显得他拘礼些,也表示寺里有人应门。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情。比较起来,没有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似乎比要调和些。可以无声,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在字和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节选自《咬文嚼字》,有删改)

1.选文的作者是(     
A.马南邨B.朱光潜C.沈致远D.叶圣陶
2.在选文第③段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分夺秒B.专心致志C.无懈可击D.锱铢必较
3.下列不属于选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引用论证
4.关于作者对于“推”和“敲”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敲”比“推”多一分温情B.“推”比“敲”更调和一些
C.作者认为“敲”比“推”好D.作者认为“敲”不一定比“推”好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够味”的意思是将“是”字改成“这”字,表达的感情会更为强烈。
B.咬文嚼字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C.郭沫若先生在炼字上是极认真、极严谨的,他的炼字没有失误,值得大家肯定。
D.作者以王若虚修改《史记》为例,说明文字可以多种修改,但意味没什么变化。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的文章选自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陆益龙的《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后乡土中国》,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A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有改动)

B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的一个理想型概念。它并不是说乡土的完全终结,而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继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转型。

有学者用新乡土中国来描绘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形态,我用字,主要是因为新乡土中国并没有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加以发展,尤其是把乡土本色与新乡土相提并论,存在着逻辑悖论,将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为的,难免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性意义。

后乡土中国是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分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看,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如今的乡村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力量和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乡村已不只是村民自己活动的空间了。

后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变迁和转型后的一种状态,两者处于历史发展的因果链上,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两个社会类型。

(选自《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有改动)

C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打探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选自《后乡土中国》,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乡民组成村落,他们平时接触的多为域内人,生活隔离,固守乡土,一般保持着孤立的圈子。
B.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让乡人之间很熟悉,人们在熟悉中产生信任,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以亲情为纽带,以乡土圈子为核心,和谐相处,即使受城镇化、市场化冲击,社会结构仍保持不变。
D.材料(B)和材料(C)都认为城镇化、市场化等正在冲击着乡村社会的熟悉社会关系。
2.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A)观点的一项是(     
A.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B.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D.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3.简要梳理材料(B)的行文脉络。
4.有人说,我们当前经历了转型的乡村社会仍然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请结合材料(C)对此进行分析。
2024-06-0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工”“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可见,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文中“大国气质”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大国气质。
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
C.只要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就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行为方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是(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连续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B.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在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可见,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主要因素。
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下列对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D.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起来

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竟与神马、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这套表情包的设计者,也是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设计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楠及其团队。甲骨文的设计与推广应该是结合当下的,活化的,不希望把它塑造成高深莫测拒人千里的文化符号。陈楠说。

____的确,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至今审读和鉴赏这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仍让人内心空灵宁静,有情不自禁的敬畏感。但现代人理解和接受甲骨文有点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识别这些上古时代的文字。一方面是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是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隔膜,如何打通这个文化隔膜,是传统文化复兴传承的关键。

____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将古老的文化精神、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紧密结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在网络时代,本来高冷的甲骨文有了萌萌的表情包,深受网友们的欢迎,已然给我们带来一种启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老的甲骨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也可以带来文化红利。

____语言是一种资源,这是新时代人们对语言传播和发展规律探究的新认识。比如,在传统观点看来,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文字,甲骨文离普通大众的生活似乎很远,它只是考古学家、学者、古文字研究爱好者们所关注的对象。但是,借由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这种古老的语言文字也可以被重新开发和利用,进而转化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事实上,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通过对语言加工处理,已经在诸多领域创造出了丰厚的经济红利。词典编纂、语言翻译、语言信息检索、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语言广告设计、命名、书法,等等。当然,推广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新型技术手段,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完美的现代穿越。不仅甲骨文表情包,从萌萌哒的故宫文创,到被年轻人称作下饭视频、每集仅5分钟的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再到文化综艺《国家宝藏》请来当红明星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原本躺在博物馆中高冷的小众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温度和热度,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和视野,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带来了附加值。

____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说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普通大众,重新焕发出活力,只是缺一个契机,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其重新绽放出生机。当然,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并非易事,既需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扎扎实实的研究基础之上,也需要对大众文化的传播规律、方式和媒介有着深入了解。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让传统文化具备生命力,就需要努力寻找到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力求达到最有效的融合。唯有这样,古老的语言文字、文化的创新才会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

1.“如何让文化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此句放回原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下列对于“甲骨文表情包”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和“甲骨文表情包”都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楠及其团队设计的。
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但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这是“甲骨文表情包”受欢迎的原因。
C.陈楠教授说“甲骨文的设计与推广应该是结合当下的,活化的”,指的是将“甲骨文表情包”设计成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
D.“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既取决于文字固有的表情达意功能,又得益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运作方式。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众文化”大众化,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B.从故宫文创,到《如果国宝会说话》,再到文化综艺《国家宝藏》请来当红明星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的成功做法。
C.如果不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甲骨文,就没有办法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D.要想让古老语言文字、文化的创新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就要努力寻找并突破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力求达到最有效的融合。
2024-08-27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