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41362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节选自《人民日报》)

1.如何理解文中加点词语“消解文字”“文化濡化”?
2.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要“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请谈一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还要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原因都有哪些?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的时代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人们因角度、侧面不同而作的解读也不同。
B.虽然很多人已不喜欢读书,但阅读中国古代经典仍应成为今天的时尚。
C.阅读承载着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文本,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必要方式。
D.在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中,我们要胸襟宽广,对不同的文化要兼收并蓄。
E.近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与西方文体相对稳固的版块结构大不同。研究中国古代文体,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是新颖的研究视角。

②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换的枢纽。唐宋众体兼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唐宋文体学何以呈现如此特征和面貌?唐宋文化是贯通、通变型文化,通变特色影响极广,也包含文体。文化的融通,对于唐宋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③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古代文体规则并非不变,它具有灵活的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改变。文体与文体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与贯通密切相关,唐宋开始大量使用文备众体一词。黄庭坚等宋人用兼备众体来赞美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充分肯定老杜在诗体方面的集大成。更重要的是,宋人开始用类似的词形容本朝文人。诸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都得到过类似文备众体的称赞。这种情况在宋以前是没有的。可见唐宋文人的兼备众体,成为极为突出的现象。何以文备众体者愈来愈多?这其实是贯通的文化作用于文体的重要表现。当一种文体已发展极充分,内部的各种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差不多被穷尽时,只有跨界”“贯通,向其他文体寻求参酌,才可能打破困局,实现新变。可见贯通的实质是创新。

④文体的贯通固然重要,还需要去驾驭和创造。驾驭就成为观照唐宋文体学的另一关键词。文体都有机制,具备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运行规律较机械。运用文体之,是既讲规则,又有策略的。加之人的创造力,运用文体之人既可设计新规则,又能打破旧机制,是文体变迁的最大原动力。尤其是那些创造力极强的大家,如杜甫、欧阳修等,驾驭、控制和改造文体的能力极强,能扩展文体的疆域,文体的结构和功能得到调整。他们冲破既有的文体束缚,把不同文体的优长融汇到同一作品中。

⑤从此类关键词出发,研究古代文体学,或许能得出新颖的见解和结论,凝练出可资借鉴的精华”。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文体相对稳固的版块结构相比,中国古代文体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B.“贯通”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这种交流和互动,同样体现在杜甫、苏轼等文学大家身上。
C.“驾驭”体现了创作者对文体的控制改造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同一作品中融进不同文体的优长。
D.“贯通”和“驾驭”是解读古代文体的关键词。从这两个关键词出发就能得出关于古代文体研究的新见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采用了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从关键词的维度去研究中国古代文体的观点。
B.第①段首先指出中国古代文体的特征,提出“从关键词的维度审视中国古代文体是新颖的研究视角”的观点,总领全文。
C.第②段紧承第①段,论述了唐宋时期是古代文体学史上承先启后的时代,并分析呈现出如此特征的原因。
D.第③段到第④段分别论述贯通、驾驭两个关键词,举例论证了“贯通”“驾驭”对大家的诞生有影响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具有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人们对大家的创作要求是文备众体,唐宋时期文备众体者也愈来愈多。
B.唐宋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文体发展的高峰。
C.当一种文体内部的各种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差不多被穷尽时,“贯通”让文体有了创新的可能,“驾驭”实现了这种可能,二者共同作用让唐宋文体多样。
D.创造力极强的大家冲破既有的文体束缚,把不同文体的优长综合性地融汇到同一文学作品中。如果有了文体驾驭能力,就能在同一作品中融进不同文体。
2024-03-3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国人对梅花的认识,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尚书·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如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盐主成,梅主酸。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才改变了写梅咏其的传统,将梅作为一种来欣赏。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正式出现。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南宋彭克一人竟写了300首梅花诗,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什么才是咏梅诗中的梅真呢?诗人往往通过梅花形象的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展现梅的多方面特征。

梅花色淡,不以艳胜。宋卢梅坡《雪梅》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常常将雪与梅一并书写,以突出它的色淡。梁简文帝《雪里不见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南宋杨万里更是将梅、雪浑融来写,创造了亦梅亦雪的绝妙诗境。以雪衬梅,更显其清、洁、寒的特色。宋张道洽《梅花》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骨清,香寒,质淡,是为梅色的内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张道洽说: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即是,不是贵妇人的艳抹浓妆,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厌,而是在夜色中轻轻浮动清香。吕居仁《腊梅》说:不将供俗鼻,愈更觉清香。这种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赏,那些俗客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第三是梅花的姿。北宋林逋可谓写梅姿的第一能手,他的疏影横斜几乎成了梅的代名词。他还有两联诗写梅花的姿也同样有名,一联是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另一联是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均将梅树特有的姿态——老干、疏影、横枝写得入木三分。树枝横斜自如,花期没有树叶,花朵干瘦色淡,这是上苍赋予梅的天姿,其他任何植物都无法相比。

有人认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混淆了桃李与梅花的界限。对此,苏东坡给予严厉的驳斥,认为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结论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担耳,从而维护了梅花的崇高地位。

第四是梅花的韵。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从韵到格,就是陆游笔下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梅》)陆游将梅花化为封建社会士人尊奉的清高守节的典型,作为物的梅花被彻底地虚化了,它完全变成了诗人申诉理想人格的一种符号和载体,因此清人潘德舆盛赞陆游的梅花诗实能为此花写出性情气魄者,挖掘到了梅花诗的神韵。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对“梅”的认识经历了从注重其实用价值到注重其审美价值的发展过程。
B.“梅”在魏晋以前的功用主要是取其果实,供食用、调味、制酱等,而不是供人们欣赏花形。
C.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梅花的审美价值,进而创造了新的诗歌种类——咏梅诗。
D.即使在南宋咏梅花诗盛行之时,文人们依然注重梅花的实用价值,认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诗人们在咏梅诗中将“梅”与“雪”结合,构成梅花“骨清”“香寒”“质淡”的特质。
B.梅花的香气以“清香”“冷淡”见长,与文人雅士的志趣暗合,俗客是欣赏不到的。
C.梅花的姿,在咏梅诗中,主要是描绘梅树的枝干,且以横斜疏瘦、老枝怪奇者为贵。
D.陆游的《梅》赋予梅花封建社会士人清高守节的特征,从而将梅花的品性上升为一种理想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以前,写梅诗重在写其果实;咏梅诗盛行后,文人们纷纷展现其“清香”“冷淡”的香气特征。
B.针对某些混淆桃李与梅花界限的观点,苏轼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可见在苏轼的审美观中桃李是无法与梅花相比的。
C.中国文人普遍推崇梅花的清淡雅致,为了突出其淡雅疏朗的特征,常常用“月黄昏”“水清浅”等意境来烘托强化。
D.梅以韵胜,以格高。相比之下,林逋重其韵,写了梅的清神逸韵;陆游重其格,突出梅花的高风亮节。
2024-08-11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出来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城市文化的引领和文化品质方面。
C.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城市精神的提升有直接影响。
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建筑并没有体现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思成先生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