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 题号:2404897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一世纪初年,有媒体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提问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如果我讲实话,很可能不够深刻;如果我讲假话,列举两本深奥的书,可那些深奥的书在当时并没有影响我——或者说没有机会影响我。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便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

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学史上或许不是一流的经典,但在那个特殊年代,它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真正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文学,我选择了《聊斋志异》这部中国清代的短篇小说集。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选自铁凝《文学是灯》)

1.下列对选文第一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全文的导语,将话题由当下引入对自己文学活动的回忆,对自己文学启蒙的回溯。
B.作者没有去凭空回忆,而是从媒体的一个提问开始,介绍中国的那个荒诞岁月。
C.运用反语的手法,以时代文化“荒凉”突出好的文学作品的难得,突出好的文学作品对“我”的鼓舞和指引作用。
D.选段最后,叙述由这个年代的特殊社会氛围的压迫产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2.下列对选文第二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乘选文第一段而来,由文学阅读转移到文学训练。
B.作者从那时的阅读兴趣出发,对影响自己最深的两部书进行了评价。
C.《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意义在于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在于他对于女性形象的成功刻画。
D.这两本书让作者第一次真正领悟到了文学的魅力,对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是灯”是全文的线索,作者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结尾部分说明文学之灯的光亮是永恒的,文学之美是可以抵达的,这正是文学不朽的魅力。
C.作者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叙述开始,都是从叙述中来的。
D.这篇演讲亲切的态度体现在语言的自然、亲和上,同时也体现在作者对观点的表述上。
4.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
5.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文学是灯”揭示了文学的哪些特质?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岁月里的空心菜

正午,与一老妇人错身而过。老妇人怯怯放下肩上那副担子,取下脖颈间那条已然被汗水浸透的毛巾,擦了擦脸叫住我:女俚,买把空心菜?她拧开土箕里的矿泉水瓶子,却并没有将水倒进干渴的嘴里。她用手掌托着水,均匀仔细地洒在一把把整齐码好的空心菜上,咂摸了一下嘴,看,很新鲜。细细的茎,嫩嫩的叶,是长在菜园里水灵蔬菜的模样。关于故乡南山岭的记忆瞬间在我的眼前呈现。

南山岭不是岭,它是我们村的一处菜园子。菜地边,散落古树若干,一如保家卫国的士兵。大人荷锄劳作,孩子穿梭嬉戏于迷宫般的阡陌。傍晚,远山如黛,我与姑婆坐在院中那棵长满绿意的葡萄架下,撕南瓜藤,摘肥胖甜嫩的花生。那种用柴火、铁锅、茶油翻炒出来,盛在粗瓷碗里的空心菜我竟是许久没吃到了。

母亲也种过空心菜,她做的空心菜极好吃,父亲却不买账。母亲直到最近才明白,父亲恼的不是她本来炒得极好的空心菜,而是与空心菜有关的岁月。

父亲六岁不到,他母亲就病逝了;爷爷常年在外唱戏,亲情寡淡。是父亲的姑姑、我的姑婆收留了他。他跟着守寡的姑婆艰难漂泊,靠姑婆沿街卖煎饼果子和出售手工刺绣物品维持生计。

生活的苦不算苦,最使姑婆和父亲屈辱的是,总有些牙尖嘴利的乡野妇人,一口一声空心菜”“小空心菜地叫唤他们。唤人空心的缘由,大概是指姑婆无子为根、无家无业,父亲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吧。姑婆从此对空心菜敏感,也不让父亲吃。

姑婆有回听戏,唱的是《封神演义》。被挖心的比干当时并没有死,却在听到卖无心菜的老婆 婆说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即死后倒地身亡。姑婆觉得这无心菜就是空心菜。空心菜的确是无根可活的,一截被掐断的苗栽进土里,不几天,便风姿绰约。几千年了,它一直空着心,从田垄上走过,向着岁月的方向,昂起头。姑婆突然觉得空心菜一样的人,也可以努力活得更好。

一个男人晓得姑婆所有的好,娶她进门。姑婆说服姑公,带着父亲回白沙老家。姑婆说,白沙有千年的祖宗,不变的血脉,回去,才有根。大队给父亲分了田,姑婆也有了属于她的南山岭。她在菜园里种了许多菜,当中居然就有空心菜。之后,父亲在宗族祠堂里拜堂成亲,给孩子上谱……一个家慢慢枝繁叶茂起来。

20世纪80年代,父母住在厂里职工宿舍,母亲在厂子仓库后头辟了一方菜园。繁殖快的空 心菜顺理成章成了母亲菜园的主角。父亲本是反对的,但也无法辩驳,空心菜一吃就是好几个夏天。暑假的一早一晩,我和弟弟们跟着母亲去菜园掐空心菜。父母上班后,我一个人拎着小桶子,举着小脸盆,在水龙头下,一遍遍将空心菜清洗干净。沾着水的空心菜躺在白色搪瓷盆里,那模样儿好看极了。那个时候,父亲是平静欢喜的。他时常对着母亲一脸温润地笑,总忍不住腾出一只手来,摸摸我们的小脑袋瓜儿。

一场车祸将父亲对空心菜的隐忍暴露无遗。也是夏天,在县上买了房的父亲心情好,摩托车开得快了些,出了车祸。好在父亲戴了头盔,命大。医生准许父亲不再吃流食的那天,母亲特意熬了半只猪脚。母亲说,那一天,父亲的吃相将她吓坏了,转眼间一锅儿猪脚见了底。一连几天,父亲拒绝母亲带来的空心菜,只将所有大荤狼吞虎咽剿灭一空。母亲惴惴不安,其实她忽略了重要的一点,父亲好久没吃过这么隆重、纯粹的荤了。病中的父亲,理直气壮地狠狠解了一次馋。

海角天涯,心安即吾乡。这株曾被人唤作小空心菜的男人,大难不死,还置下了属于自己的家业。家业,是父亲的南山岭。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贴近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心有戚戚,恨不得把老妇人这两土箕菜全部买走。我从老妇人的土箕里买了两把空心菜,老妇人谢过我,挑着菜转身向前走。我盯着她的背影出神。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南山岭

1.理解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3.结合全文,理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南山岭”这句话的内涵。
2024-03-2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麦哲生

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未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盾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那句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到时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轻轻地向书桌移动,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我没有勇气,我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不知该如何面对。

⑤接近联考前一个月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同学,我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⑥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心里渴望时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我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条,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一间杂货铺,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前面备用。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卖蒸饺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那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到校外的小路上。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④段中“我”翻过身装睡,是因为“我”知道父亲会等“我”熟睡后进入房间留纸条,而“我”没有勇气面对。
B.⑥段详细描写夜市入口小摊的周边环境,再现了平凡而真实的市井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C.文中的父亲性格腼腆,沉默寡言,做事谨慎小心,时常用纸条与“我”交流沟通。
D.文章以“父亲的轮廓”为标题,是因为文章未对父亲进行细致描绘,呈现给读者一个模糊的形象。
2.⑥段中“吃蒸饺的时候”的想象,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
3.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析。
2024-08-23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转暖。大家都害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里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及至听我说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土了!

1.选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2.分析下列句子。
①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这句话中的动词表现了母亲对三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夕儿子回家,母亲笑了。及至听说儿子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选文中体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
2024-08-3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