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8748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杨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作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形,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被写成龙城”“筑城”“茏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它,使诗句达到音、义、色俱佳的境地。

1.《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2.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是(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塞者。
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外,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
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
D.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② 。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A.君子的担当。B.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①②填上适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24-03-29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

②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指出了值得注意的倾向。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青年人满怀希望,向往将来,进取心强,求知心切。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这些优点是极可宝贵的。不过,由于经验不足,思虑不周,受骗上当者,也大有人在。因此,自觉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是一件大事。

③进一步说,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或者发现新事物,或者发明新器皿,或者建立新理论,或者写出新作品。总之,贵在一个字。而,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④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其实都不对。善于思考的人,既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又能超越前人的思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相反,不向群众学习,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坚持错误的主观成见,决不会产生正确的思想。

⑤历史上许多有贡献的人物,都很会独立思考,他们这种能力是怎样锻炼出来的呢?

(选自王梓坤《贵在一个字》)

1.下列对主标题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谈独立思考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B.“创新”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独立思考”更为人们所重视。
C.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
D.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
2.下列对选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D.类比论证
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属于文章的导语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总纲”。
B.选文第①段重在指出老年人的不足,引出关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论述。
C.选文第②③提出了独立思考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创新这一点。
D.选文第⑤段是对上面四段的总结。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两相对比,不禁引人深思。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

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戏曲理论家李渔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戏剧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戏剧所营构的,不只是艺术空间,也是伦常的尺度。在这里,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向往地变成了现实,现实地昭示着愿景。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1.下列对戏剧经典作品“长演不衰”的奥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经典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
B.经典戏剧艺术善于结合时代变化做出“小碎步”式的调整。
C.经典戏剧作品具有文化的力量,精神永不过时。
D.经典戏剧作品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的温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近年来,《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但是一些新创作品却很容易让人淡忘。
B.《锁麟囊》每演必火,源于张火丁“唱的永远是程派”,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
C.《朝阳沟》的故事虽然过时了,但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仍会深深地感动观众。
D.河北梆子《宝莲灯》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已演出1400多场,长盛不衰。
3.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生活的温度”和“现实温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活的温度”指作品符合老百姓的是非观念和伦理观念,扬善惩恶。
B.“生活的温度”指要用艺术的形式把百姓的美好愿望变成舞台上的“现实”。
C.“现实温度”是指戏剧作品贴近老百姓的口味,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D.“现实温度”是指戏剧作品要多创作反映现实的作品,用现实拨动观众的心弦。
2024-08-19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