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815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买一本《全唐诗》,皓首穷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意味着读懂了唐诗?长篇随笔《唐诗的读法》,阐述了诗人西川对唐诗的另一番理解。他认为,读唐诗,不能把古人供起来读,而应以同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他们创作的秘密何在,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只有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吵,这时,古人才能活起来。这应当也是唐诗的另一种读法。

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专用了一章的篇幅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无所用的诗,在物质世界以外却大有可为。作家乔治·普登汉姆把诗比作良药若能从容地悲伤,也是件乐事。难过的时候,悲伤本身也有助于治愈心病。在唐诗里,不但每一个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诗还给我们当头棒喝……使我们从醉生梦死中惊醒,看到生命有多宽广(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语)。阅读经典,一是从古诗词中获得修养,二是创造的秘密,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唐人怎么写诗?又为什么写诗?为什么好诗人多集中在唐代?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下相异还是相同?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西川认为,诗追求深层含义值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在他看来,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

哲学家能在政治与道德思想的语言上另辟蹊径,诗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语言上别出心裁。西川并不完全认同亨利·希金斯这一观点,他认为,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阅读以中古音写就的唐诗,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处……”在他看来,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诗的立意之高、用语之妙,也未必读出唐诗的真实面。正如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所有文学形式中,就属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客观上,科举制度以及进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们几乎没有读唐诗的资格。就像西川说的,这话有些冷酷,但现代人真正进入进士文化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唐诗的字词和其意义的关系,比日常语言更加紧密,而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多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唐代诗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为进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读的那些书我们也没有读过,他们受过整套儒家教育,而我们没有受过。偶有接触,也不过皮毛乎?尤其唐诗用典,我们真读不懂。

很多人讨论唐诗,讨论的只有诗’,没有唐’。他们讨论唐诗的方式与他们讨论宋诗或明清诗的方式没有区别。在西川看来,唐朝的诗人们也从未考虑或者改造诗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诗歌的形式,也不发明诗歌的写法。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朝代,是付出代价的。而最大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出现。在《唐诗的读法》中,西川从进士文化”“儒家道统等多个层面重返唐诗的写作现场。

(选自刘英团《回到唐诗的写作现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唐诗确实有不同的读法,诗人西川的唐诗读法,角度新颖,赢得了读者的心。
B.作家乔治把诗比作“良药”,认为多读诗歌有益于治愈我们的“心病”。
C.布鲁姆“给我们当头棒喝……”的评论,让我们明白了如何读懂唐诗。
D.西川认为用普通话发音读唐诗,既不能看出其意高语妙,也不能读出其真面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人西川认为,读唐诗要站在唐代诗人的立场思考诗人创作的秘密。
B.文章引用普登汉姆的言语,回答了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阅读古文学的问题。
C.西川对希金斯观点的不完全认同,在于他认为诗人的情感语言代表了唐诗的“真实面”。
D.文章结尾引用西川的原话再次申明若要读懂唐诗,就应该从多层面重返唐诗现场。
3.下列对文段写作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开门见山,首段点明观点,指出唐诗的不同读法,引出下文相关论述。
B.文中以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为主要论证方法,以西川的观点为重点论述如何读懂唐诗。
C.文章论证翔实,采用名家论点佐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从阅读态度和唐诗语言两方面共同论证读唐诗要“重返唐诗的写作现场”的总论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兴起于北欧的简约主义理念,其本质意义是一种思想方法,即寻找事物的本质,就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而言则是寻找和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和本质。这种设计理念与中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提倡的反对过多雕饰和纹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以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中的“绘事后素”,意为绘画先以素粉地为质,后施五彩,再以素色粉底以修正和定稿。据《考工记》记载:“凡画绘之事,后素功。”可知“素”(即着以素色,古代所谓“素色”就是纯净单一的颜色,“白则正白,黑则正黑”)是“功”(即完成作品)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着素之后,全部工艺也至此完成。《诗经》中还提到“素以为绚”,就是以“素”为“绚”,它包含着用“素”代替“绚”,“素”胜于“绚”的思想。即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而不重浮艳、重本质而不重形式、重功能而不重装饰。

中国艺术以“天真、自然”为美,主要是受到道家“贵真”思想的影响。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未经雕饰的朴素的语言才具有真美,才真实可信。因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成为中国艺术的最理想的目标了。

同时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天”即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从而“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通互融的。在中国的设计观中,好的设计应像自然一样生息自由、灵动变化而又朴素无华。设计和设计实践都应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是最和谐、最完善、最美的,人们只能去顺应它、“效法”它(“道法自然”)。“大巧若拙”就是“大巧因自然以成器,故拙也”。

道家贵真也贵淡。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平淡是美中之美,是大美。以绘画为例,水墨画以墨为彩,是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光与色的韵律和画者的思想情感,以平淡、朴素、幽远而含蓄的方式表现一种高雅脱俗的情调。作画要求笔简意赅,要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庄子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这里的“纯素”决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有至味。

“疏简”也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审美意境。“尚简”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这与简约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法贵天真”“虚静恬然,寂寞无为”,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崇尚和效法。道家思想跟简约主义重视环境、尊重自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重材质自然之美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材料二:

在“双奥之城”北京,精彩纷呈的冬奥盛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简约、安全、精彩”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用“简约”理念造就“精彩”——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大到直接服务于竞赛的压雪机、浇冰车、雪地摩托、全地形车、高山滑雪的防护网等体育器材,小到餐饮、交通、火炬接力、医疗防疫等赛事运行和保障所需物资,北京冬奥组委均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能合并采购就合并采购”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开幕式历来是奥运会重头戏之一。不同于此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时间相对缩短,把艺术表演自然融入流程和仪式中。相比2008年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更温暖、更从容,简约的同时不失美感。“它的规模不是最大、表演不是最多,但体现出人类在艰难时刻的温暖和一起面向未来的勇气。”谈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如是说。

开幕式的简约,只是北京冬奥会“节俭办会”理念的一个细节。作为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仪式和活动,本届冬奥会火炬接力计划同样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呈现新特点。

“火炬接力计划落实简约办奥需求,在保证接力活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简化规模,突出特色,努力把传递活动办得‘简约而精彩’。”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说。

颁奖仪式是奥运赛事中获奖运动员的高光时刻,是向获奖运动员表达祝贺和敬意的最好形式。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以“冰雪荣光”为主题创意,颁奖元素总体设计体现了外观简洁大方、功能贴心实用、材料环保可持续等特点,配合熠熠生辉的奖牌,展现出中国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

(摘编自韩秉志《简约办赛呈现精彩冬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欧简约主义理念的本质意义即寻找事物的本质,这与中国古代所提倡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一致。
B.《论语》《诗经》等儒家经典中的“绘事后素”“素以为绚”等语句体现了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
C.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最美,人们只要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就能创造朴素之美,不必有人为因素。
D.北京冬奥会用“简约”理念造就“精彩”,体现了老子思想中“少则得,多则惑”的审美理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重本质、重功能,反对一切浮艳、装饰等艺术形式。
B.简约风格的设计尽管体现自由、灵动、朴素之美,但并不符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C.“能体纯素,谓之真人”,“纯素”是淡中有至味,与水墨画的淡远意味不同。
D.北京冬奥会在筹备过程、开幕式、火炬接力、颁奖元素等多方面凸显“简约”理念。
3.下列语句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B.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C.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D.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4.简要概括材料一的结构特点,并梳理其论证思路。
5.请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简约”内涵的异同点。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载体,同时又参与着城市文化的塑造。文化地标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城市文化的某一个侧面,通过对文化地标的欣赏和玩味,我们往往能最直接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美国建筑师伊罗·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看看文化地标,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之脉和精神之魂。

人们关注文化地标,本质上是表达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渴望,希望从城市建筑、景观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那些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的文化地标,必然符合城市文化建设的主流和趋向,传递积极、健康、阳光的审美趣味。这就要求文化地标具有正大气象。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林区开发到场馆设计,以及各种景观、装饰,都充分发掘了国宝熊猫的文化内涵,宣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反,在前几年经营城市的浪潮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建筑,有的还试图将其打造为新的文化地标。最终,不但没有被当地民众接受,而且被冠以各种外号,沦为了城市建设的反面教员。究其原因,就是过于追求外观的夸张夺目,违背了国人关于什么是美的基本共识,无法承载当代中国发展的美学要求。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每座城市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密码。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必然是内在与其所在城市的文脉传承,并与这座城市的当代生活节奏合拍。尤其是在全球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在变得扁平,文化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更容易受到青睐,千篇一律、抄袭雷同则会遭到鄙弃。这是因为前者更有辨识度。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地标并非孤零零地存在,只有当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共同的意境时,才能展现出作为地标的魅力。这些年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令城市的面貌变得相似。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似乎都是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那些曾经触动古人心灵柔软之处的景致,或镌刻着历史足印的古迹,虽然得到保存,但因为丧失了周国环境的衬托而变得无力与冰冷。因此,文化地标建设必须与城市开发大局整体统筹和规划,才能彰显其文化涵育的功能。

纵观这几年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标,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感。其实,所谓城市,不过是文明生活滋长和汇聚的地方。文化地标建设也只有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炼精神内涵,才能捕捉到城市精神的真谛,才能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摘编自胡一峰《文化地标何以塑造城市的精气神》)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化地标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文化之脉,也体现了城市的精神之魂。
B.人们对文化地标的关注实质上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渴望。
C.文化地标建设需要考虑大众的审美趣味,符合该城市文化建设的主流和趋向。
D.文化地标建设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感,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2.第三段中加点词语“前者”指代的是(     
A.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
B.千篇一律、抄袭雷同的建筑、景观。
C.文化的地域差异。
D.每座城市的文化密码。
3.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城市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立足地标文化建设本身,又与城市整体开发建设相关联,辩证而全面。
B.引用伊罗·沙里宁的话,旨在强调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关系,进而阐明文化地标的意义。
C.列举文化地标建设中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通过对比来突出成功的文化地标的价值和意义。
D.采用递进式的结构,对文化地标建设的意义、现状和当前打造文化地标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亲情情感。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人的幼年与其他动物不同。一匹马或一头羊,一生下来,只要风把它的皮毛一吹干,就可以在草原上奔跑起来。而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才使得子女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任与本分。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人爱自己的生命,因而爱生养他的亲人。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而不是外力强加的,因而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相反,不践行孝道是不道德的,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就已经知道自己有了双亲。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格。

②孝的培育以父母对子女的天然情感和关照为前提。如果没有子女对父母的爱,也就没有最基本的爱的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子女成长懂事之后才有的。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或有一个基本的移情现象,它使得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而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所以作为普遍的出发点,孝应该放在一个持续的相互关系中加以考察。

③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孝治天下。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的概念,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在孔子那里,他以为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则是仁的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明确地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的教育尤为重要。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孝是指对父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则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

④孟子也明确谈到孝悌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传统的社会伦理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说法。汉代的董仲舒也说: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孝悌则不配做人,更无从谈起政治上的公忠。

⑤当代社会由于传统的断裂,对于孝与公忠两者的关系已经看不到基本的联系。多年来脱离个人的私德来讲政治,实践表明这样的政治是靠不住的。传统孝道认为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由亲亲施始,亲亲启蒙,人情陶冶,进而达到道德的升华。试想,谁会相信一个连侍奉双亲的德性都没有的人,会真诚热爱他人和国家呢?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其起点就在于孝。教化强调施从亲始,而其根本精神在于更多地远离对自我利益的关切,把爱心更多放在社会和他人那里,从而养成一种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摘自龚群《孝道的情感与外推》,有删改)

1.第①自然段中,文章认为“孝”这种情感的产生是无条件的,其理由是(     
A.人都是因为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B.人的生命比动物更脆弱,需要被照顾才能度过婴儿期。
C.孝是一种亲情,这种情感是自然生发而非外力强加的。
D.孝是一种道德规范,子女对父母不践行孝道是不道德的。
2.下列对“孝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悌是儒家道德的主观要求,与自然法则无关。
B.儒家对孝与悌的教育有差异,孝比悌更根本。
C.孝悌的情感行为所发生范围首先是在家庭之中。
D.儒家思想孝悌并用的原因之一是治国需先治家。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生发的,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自然产生的,无需后天培养。
B.正因为父母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所以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孝心。
C.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孝悌”是“仁”的基础,因此包含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
D.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伦理核心。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言论有力地论证了孝悌是仁爱、公忠等道德的基础。
B.为父母尽孝,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爱的起点,可见孝是一切爱的核心。
C.儒家教化强调从侍奉双亲开始,就是以孝道推动公忠,以亲情陶冶来升华道德。
D.一个人的私德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对他的政治评价;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爱人爱国。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