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07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载体,同时又参与着城市文化的塑造。文化地标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城市文化的某一个侧面,通过对文化地标的欣赏和玩味,我们往往能最直接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美国建筑师伊罗·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看看文化地标,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之脉和精神之魂。

人们关注文化地标,本质上是表达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渴望,希望从城市建筑、景观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那些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的文化地标,必然符合城市文化建设的主流和趋向,传递积极、健康、阳光的审美趣味。这就要求文化地标具有正大气象。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林区开发到场馆设计,以及各种景观、装饰,都充分发掘了国宝熊猫的文化内涵,宣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反,在前几年经营城市的浪潮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建筑,有的还试图将其打造为新的文化地标。最终,不但没有被当地民众接受,而且被冠以各种外号,沦为了城市建设的反面教员。究其原因,就是过于追求外观的夸张夺目,违背了国人关于什么是美的基本共识,无法承载当代中国发展的美学要求。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每座城市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密码。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必然是内在与其所在城市的文脉传承,并与这座城市的当代生活节奏合拍。尤其是在全球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在变得扁平,文化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更容易受到青睐,千篇一律、抄袭雷同则会遭到鄙弃。这是因为前者更有辨识度。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地标并非孤零零地存在,只有当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共同的意境时,才能展现出作为地标的魅力。这些年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令城市的面貌变得相似。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似乎都是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那些曾经触动古人心灵柔软之处的景致,或镌刻着历史足印的古迹,虽然得到保存,但因为丧失了周国环境的衬托而变得无力与冰冷。因此,文化地标建设必须与城市开发大局整体统筹和规划,才能彰显其文化涵育的功能。

纵观这几年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标,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感。其实,所谓城市,不过是文明生活滋长和汇聚的地方。文化地标建设也只有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炼精神内涵,才能捕捉到城市精神的真谛,才能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摘编自胡一峰《文化地标何以塑造城市的精气神》)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化地标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文化之脉,也体现了城市的精神之魂。
B.人们对文化地标的关注实质上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渴望。
C.文化地标建设需要考虑大众的审美趣味,符合该城市文化建设的主流和趋向。
D.文化地标建设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感,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2.第三段中加点词语“前者”指代的是(     
A.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
B.千篇一律、抄袭雷同的建筑、景观。
C.文化的地域差异。
D.每座城市的文化密码。
3.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城市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立足地标文化建设本身,又与城市整体开发建设相关联,辩证而全面。
B.引用伊罗·沙里宁的话,旨在强调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关系,进而阐明文化地标的意义。
C.列举文化地标建设中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通过对比来突出成功的文化地标的价值和意义。
D.采用递进式的结构,对文化地标建设的意义、现状和当前打造文化地标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用亲临山西,就能近距离欣赏云冈石窟代表性龛像的风采。前不久在国家博物馆亮相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上,等比例高保真3D打印复制的云冈石窟第六窟文殊问疾屋形龛,让不少观众惊叹连连。展览上,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3D投影和AI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展现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文物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为观众献上了一场沉浸式的艺术盛宴。

沉睡的文物像是一扇上了锁的窗,推开这扇窗,让文物活起来,可以从中窥见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变、文化的传承,而科技,就是开锁的一把关键钥匙。《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优先补齐科技基础条件短板。这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这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保护文物、延续文脉、繁荣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很长时间内,我国考古领域存在科技手段运用不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的情况。如今,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黑科技被引入考古全链条。比如,在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团队采用高精度磁法、电阻率成像技术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手段,为岷江河道做了CT检查,通过3D模型清晰呈现砂石下的河道情况,再通过水力学试验分析文物被冲刷产生位移的规律,由此确定了遗址范围和重点发掘区域。从手铲释天书慧眼览古幽,前沿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善了文物发掘的条件,提高了发掘效率,也有利于减少发掘工作对文物的影响,更好地保持文物的原貌。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是凝固的时间,用好科技手段,可以让文物说话,讲述背后的故事,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针对简牍出土后出现变色病害妨碍文字辨识问题,文物工作者采用特殊的光学成像技术,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良好的墨迹显影效果,成功识别简牍上的信息。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科学技术在考古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古代历史的实证性认识,把我们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年代如何,自然环境如何,人的体质特征如何,古人是怎样生产食物的……随着研究还原的要素由少到多、由简略到详细,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故事逐渐生动起来。

传承是为了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好传承。当下,文博热持续、文创风劲吹,走进博物馆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热门展览一票难求,文创产品供不应求。足不出户就可以云游故宫;借助裸眼3D技术走入古画;三维数字文物可在指尖细细赏玩……科技的力量,为文博事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让这些承载着历史风云的宝物得以走进日常生活,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用好科技创新,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才能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好传承文明薪火。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当前,考古领域仍有许多谜题未能解开,无论是更好进行遗址发掘、研究分析,还是进行文物修复、展示传播,都对用好科技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尹双红,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科技助力文化保护的具体实践,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博物馆开设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利用科技展现了世界各地的石窟文化。
B.数字化技术使得古代文物能够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如“云游故宫”项目让人们无须实地游览就能全方位体验故宫的魅力。
C.“三维”数字文物因其科技含量低,所以不能满足人们对文物细致观赏的需求。
D.文物工作者利用光学成像技术揭示了所有古代文献上的模糊文字信息,解决了所有古代文献辨识难题。
2.文中举出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的例子,符合其用意的是(     
A.考古领域已广泛应用多种高科技探测技术。
B.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能够精确还原古代战争场景。
C.科技创新在提高文物发掘效率和保护文物原貌方面的作用。
D.水力学试验分析对于确定文物埋藏地点的重要性。
3.关于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章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如云冈石窟第六窟复制龛像和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来阐述科技在考古和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B.文章结构逻辑严密,先介绍科技在文物“活化”中的作用,接着阐述科技对考古工作的改进,最后探讨科技对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影响。
C.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文物比作“上了锁的窗”,将科技比作“开锁的钥匙”,形象地说明了科技在揭示文物历史价值方面的重要性。
D.文章通过对比古今考古技术的差异,突出了科技进步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2024-08-19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把原始儒家的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体,但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B.家族观念、人伦情感都基于血缘,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C.人们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产生了家族观念和人伦情感。
D.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入世精神仍有积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逐层论证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
B.文章具有一定的辩证性,既阐释了家、国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也看到了“家国天下”观念的发展变化。
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正反对比,论证家庭作为情感纽带的重要意义。
D.文章依据宋儒对原始儒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仁爱原则的动态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统一的担当精神,来自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相结合的道德自觉。
B.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
C.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与文中的家国理念是相通的。
D.传统“家国天下”的意识已经超越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文学欣赏的基础是__________
5.“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生活的趣味,像死水一样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夸张C.借代D.拟人
6.“蠢牛听琴”是由成语__________转化而来的。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2024-07-28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