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7367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化遗产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对那些来自民间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②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我们不能让内在的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③四川有位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能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

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值得让现代人学习的精神资源。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并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化,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

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延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绍阳《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只属于农耕时代,已经远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B.非遗传承人毕生专注祖传工艺,积累丰富经验,练就过硬本领,完美演绎工匠精神。
C.雕版印刷业一度辉煌,如今却早让位的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就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表明了态度,为下文的阐述定下一个基调。
B.文章论述层层推进,论及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缘由及如何传承等问题。
C.文章以竹赞艺术和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说明要传承非遗中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D.文章论证严谨,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及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来论述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匠人能恪守初心,延续工匠精神,使非遗技艺与时俱进,非遗就可更好地传承。
B.如果非遗从生产生活中退出,其“形”与“魂”都将随着社会转型而沉入历史深处。
C.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要因地制宜,不断求新求变,使之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D.文章指出,要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即其中的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廊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1.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2.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
B.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
C.“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本文的标题是“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3.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2024-07-29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摘编自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及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哈佛大学研究教授杜维明称,儒家思想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人文主义,其倡导的包容、平等,正是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基础和中介。

他认为儒家的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于西方文明中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的为人准则。前者以对等精神作为交流的前提条件,抱着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去听取别的声音。而后者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定对别人也好。自信加上自我正确的心理,常易成为人类沟通的抑制性因素。如果被注入劝导、说服甚至转化别人的热情,就会产生相反效果,使对话变成一场灾难。

杜维明阐释说,儒家的价值导向是专注于现世,倡导敬畏上天的创造力和无穷的宇宙改造力,同时也倡导人的主观作用,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作为宇宙改造的参与者和进化过程的共同创造者,儒家文化认为人有义务去实现上天在人间的创造力。

儒家文化认为,对他人持开放态度,是人类互动的思想方法基础。没有宽容,便不会有对话。宽容要求有谨严的自我意识,别人的存在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人们需要积极承认他人的存在体现了内在价值,即他或她的独立、自主、完全。尊严是既有现实,不可能被否认、拒绝或因主观愿望而消亡。持这种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尊重感。

(摘编自邹瑞明《儒学家杜维明:儒学传统是文明对话的中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能促进人类发展。
B.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也将为促进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C.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西方文明的“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都体现了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只是侧重点不同。
D.儒家思想提倡的包容、平等的精神内涵能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

(2)结合上述材料,总结儒家思想的地位作用。
2024-08-1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的文章选自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陆益龙的《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后乡土中国》,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A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有改动)

B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的一个理想型概念。它并不是说乡土的完全终结,而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继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转型。

有学者用新乡土中国来描绘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形态,我用字,主要是因为新乡土中国并没有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加以发展,尤其是把乡土本色与新乡土相提并论,存在着逻辑悖论,将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为的,难免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性意义。

后乡土中国是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分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看,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如今的乡村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力量和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乡村已不只是村民自己活动的空间了。

后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变迁和转型后的一种状态,两者处于历史发展的因果链上,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两个社会类型。

(选自《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有改动)

C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打探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选自《后乡土中国》,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乡民组成村落,他们平时接触的多为域内人,生活隔离,固守乡土,一般保持着孤立的圈子。
B.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让乡人之间很熟悉,人们在熟悉中产生信任,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以亲情为纽带,以乡土圈子为核心,和谐相处,即使受城镇化、市场化冲击,社会结构仍保持不变。
D.材料(B)和材料(C)都认为城镇化、市场化等正在冲击着乡村社会的熟悉社会关系。
2.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A)观点的一项是(     
A.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B.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D.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3.简要梳理材料(B)的行文脉络。
4.有人说,我们当前经历了转型的乡村社会仍然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请结合材料(C)对此进行分析。
2024-06-0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