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73470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廊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1.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2.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
B.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
C.“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本文的标题是“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3.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多角度、多材料的方式探讨了纸质阅读与屏阅读的差异及其对认知效果的影响。材料一强调了阅读环境对专注力和阅读效果的重要性,指出图书馆的氛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材料二通过图表展示了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数字化阅读的普及。材料三则通过研究数据和实验结果,论证了纸质阅读在深度阅读中的优势。整体来看,文章结构清晰,论据充分,结合实际数据和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不同阅读方式的优劣。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人们追求更高的专注力和读书效果,就会选择到图书馆去阅读,因为图书馆是个人行为受到限制的公共场所,可以避免个人在家阅读时注意力分散或者被别的事务所影响。另外,在图书馆中,素不相识的读者聚在一起阅读会形成独特而浓烈的阅读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阅读者抑制自己的活跃行为,聚精会神且长时间地阅读。情境的重要影响很难从几个具体方面的列举中被穷尽,尽管人们并不能清晰地了解究竟是什么具体的因素影响了阅读——认知的效果,但当他们面临紧迫的阅读学习任务,比如重要的大型考试时,他们会选择在书房中或者图书馆中啃书本,并努力抵抗屏阅读对他们注意力加以分散的诱惑。

当人们尝试着把纸质书换成电子书时,就不难发现,纸质阅读过程中身体上的伴随动作会因为媒介的物质技术形态的原因而无法实施,像弹拨书页、画线条、做批注或者将书籍卷起来握在手上之类的行为都无法在电子阅读器上实施,因此阅读电子书的思维状态与阅读纸质书的状态并不相同。当然,几乎也不会有人郑重其事地、带有仪式感地阅读电子书,至于网页浏览、平板电脑的使用等屏阅读行为,更不会有严肃的仪式感,相反这些阅读活动通常与轻松、娱乐、休闲以及见缝插针地打发时间的心态有关。而且它们也有属于它们的使用场景,也会形成相应的身体图式。例如手机的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适合阅读的场景,如交通工具上或者公园座椅上;还是不适合阅读的场景, 如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或者亲朋好友聚餐时的餐桌上。手机用户都会显现使用手机的身体姿势,并形成相应的身体图式。手机读者会不定期地掏出手机阅读,即便在没有手机提示信号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习惯性地不时掏出手机进行浏览或阅读。与这种分散的注意力的习惯相应的,是在阅读纸质书籍时很难集中精力,经常掏出手机阅读或把玩。

人的认知是情境性的。环境作用于感官,影响着认知。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身体对环境的感知及与环境的接触、环境带来的视觉甚至味觉差异、媒介带来的情绪体验等,对阅读活动及认知效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①屏阅读指人们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阅读媒介进行阅读的行为。

(摘编自王颖吉《身体与阅读:从具身认知的视角看纸阅读与屏阅读的差异》)

材料二:

图表一 成年国民阅读率

图表二 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图表来自2023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材料三:

就深度阅读而言,读书优于读屏。在数码时代,读屏不能代替读书,阅读重要著作、较长或有难度的文本,阅读需要深入理解和思考的读物,都应该以读书为优先选择。

不少研究者发现,屏读不适宜于较长的学术或严肃文本,如果单就读屏而言,那么,平板电子阅读器要优于电脑荧屏。有研究者发现,许多人就算用平板电子阅读器阅读,也很难有阅读书籍的那种热情或投入,原因是读屏会让阅读者有触觉失调的问题。所谓触觉失调也就是手感不好。平板阅读器模仿书籍,却没有书籍的样子、感觉和特性,给人以疏远、不真实和不舒服的感觉。有研究调查发现,平板阅读器的使用者中,有83%表示强烈偏好阅读纸质书籍。平板阅读器与书籍,如果内容一样,看上去只是阅读媒介的不同,但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媒介物理特性会有不同的认知价值。如果一种阅读媒介给人不舒服、不自然、不亲近的感觉,那么它会影响阅读热情和效果。这一区别对于深层阅读的不利影响要远超于一般的浏览和消遣阅读,对阅读较长、难度较大的读物则更是如此。以色列心理学家拉克菲特·阿克曼于2010年对一些大学生做了一个主动学习的测试。她选了5篇较难阅读的说理文,每篇1200字,分成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两个阅读组。在规定阅读时间的情况下,这两组学生对理解问题的回答准确度几乎一样(62%)。但是,在学生需要用多少时间就允许他们用多少时间的情况下,纸读的学生成绩却高出另一组10%。在让学生估计自己错误的时候,测试结果也出现了差异。纸质读者的错误估计在4%之内,而读屏者则平均为10%。这似乎说明,读屏者对自己理解准确度的估计不如纸质读者。这个发现对深层阅读非常重要,因为深层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尽量准确地评估阅读的结果,发现并确定其中是否有误。

(节选自徐贲《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认知是情境性的,图书馆中的阅读氛围有助于阅读者抑制自己的活跃行为,能够长时间专心阅读。
B.人们选择到图书馆去阅读,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专注力和读书效果,这样就能抵抗屏阅读对他们注意力加以分散的诱惑。
C.屏阅读行为通常与轻松、娱乐、休闲以及见缝插针地打发时间的心态有关。
D.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8%,这一数据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较2021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纸质阅读过程中身体上的伴随动作无法在电子阅读器上实施,使得阅读电子书的思维状态与阅读纸质书的状态并不相同。
B.阅读媒介会影响阅读的热情和效果,我们在阅读有难度的文本时,应优先选择纸质阅读方式 。
C.2022年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相较于前一年有所提升,在数字化阅读中多倾向于使用手机阅读。
D.就深度阅读而言,读书优于读屏,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书报刊的阅读率都保持了增长态势。
3.深度阅读是以提升学识修养、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下列活动中无需做深度阅读的一项是(     
A.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对《雷雨》中周朴园性格复杂性的认识。
B.老师到图书馆阅读文献以完成教学论文的撰写。
C.2023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浏览大量体育新闻以了解相关赛事信息。
D.提交作业:制作“金陵十二钗”身世表,分析造成人物不同命运的原因。
4.在202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材料二的图表为这次调查的部分数据,请你根据图表推断调查的主要结论。
5.黑塞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中说:“读书绝不是要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我们集中心智。”要达到黑塞所言的读书状态,我们应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办法。请结合材料一、三做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只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马上就看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我们的全部自然生活很像群居的动物。我们吃别人种的粮,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大部分的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要是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就会真的贫乏得同高等动物的智力不相上下。因此,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胜过野兽的主要优点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离群独居,那么他的思想和感情中所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会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我们就根据他在这方面的态度,说他是好的还是坏的。初看起来,好像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完全是以他的社会品质为根据的。但是这样一种态度还是会有错误。显而易见,我们从社会接受到的一切物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有价值的成就,都是过去无数世代中许多有创造才能的个人所取得的。有人发明了用火,有人发明了栽培食用植物,还有人发明了蒸汽机。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不仅如此,甚至还能建立起那些为公共生活所遵守的新的道德标准。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

③因此,社会的健康状态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同样取决于个人之间的密切的社会结合。有人说,希腊——欧洲——美洲文化,尤其是在那个结束中世纪欧洲停滞状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百花盛开,真正的基础就在于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比较独立。

(选自爱因斯坦《社会和个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
B.我们的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要是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就会变得贫乏。
C.结束中世纪欧洲停滞状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百花盛开,真正的基础就在于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完全独立。
D.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性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同样不可想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并运用引用的方式进行了论证。
B.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论证了一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创造对社会的改变。
C.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例子对全文的中心论点做了印证。
D.选文部分主要探讨的是社会和个人的辩证关系,分析了二者互相影响的基本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的作用和他对社会的价值成正比。
B.许多物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有价值的成就,都是过去无数世代中许多有创造才能的个人所取得的。
C.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正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
D.社会的健康状态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同样取决于个人之间密切的社会结合。
2024-07-24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然,哪有音乐家不懂音乐之理!可我真是常常为这个问题所困惑。似乎在音乐的旅途上跋涉得越长、越久,就反而对音乐的定义越朦胧、越糊涂。特别是当一些理论家提着冷冰冰的解剖刀分析音乐(如什么是奏鸣曲,什么是变奏曲,什么是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时,我就更觉得音乐顿时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其实,音乐就在这里,就在你心中!

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翻腾,让你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音乐,它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重地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朱俊:《仰视音乐》)1981年我去美国回访小提琴大师斯特恩时,特地送了他一幅摘自《乐记》的条幅:情动于中而形于声。这个中国古训递给了我们一把解开音乐之谜的钥匙——那就是情。有了真情,才有美乐。

乐为多声。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它是一种宽容的艺术,一种包涵量特别大的艺术。特别是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现代人,我们不能只用一只耳朵听一种音乐,而是应该竖起三只耳朵来听三种不同的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

乐为无声。无声者,无言之声也!它从无中生有,生出一个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生出一串无边无际的奇思妙想。听音乐时,可以感受着它无限的美妙无穷的魅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孙薇:《音乐的魅力》)。无限,是音乐又一神奇的魅力。意大利现代诗人翁加雷蒂有一句有名的短诗:我用无垠/把我照亮。无垠就是无限,无限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这个境界唯有你心中才有——因此,音乐就在你心中!

(节选自陈刚《音乐就在你心中》节选)

(1)根据课文的叙述,作者认为的音乐到底是什么呢?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2)“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怎样理解?什么是中?什么是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说过:“不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现代音乐,只要是好音乐我就全爱听!”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你一定有自己喜爱的歌曲或乐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2024-07-27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