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672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子墨子之守有余: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矣:________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城危急存亡秋也     公输子意不过欲杀臣
B.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
C.或钱币乞之     子墨子解带为城,牒为械
D.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杀臣,不能绝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③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秦人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是如何反驳的?
3.廉颇与蔺相如能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文,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品质。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的文章选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注:①叹:感慨。②得:心得,收获。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④夷:平坦。⑤瑰怪:珍贵奇特。⑥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⑦怠:懈怠。⑧昏惑:迷乱。⑨相:帮助。⑩于人:在别人(看来)。⑪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选自《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有改动)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结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A.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下列选项中,对这段文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还有物,这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作者赞扬了古人的“求思之深”,但认为古人自己没有得出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4.作者在游历中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请就这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       过:过错
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       主:主管祭祀的人
C.陈力就,不能者止       列:位,职务
D.则将焉用彼       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孔子“政治主张”的一项是(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④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的年代里孔子和弟子冉有的言论。
B.第二段中,孔子从引证到类比、比喻,层层深入,用反问加强语气,指出他的两个弟子在这件事中的责任无可推脱。
C.第三段中,冉有先是汇报事实,再是推脱责任,继而为季氏辩护,在孔子的批驳中节节败退,逐步暴露出他的真实思想。
D.孔子把冉有的言论作为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几百字的文章,不但表达出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而且可使人见到冉有文过饰非、最后理屈词穷的窘态和孔子分析事情的透彻。
B.孔子教育弟子是从政治上有所作为为目标的,主张“持危扶颠”。冉有帮助季氏专权,却不劝季氏走正道,所以孔子说“无乃尔是过与”。
C.《论语》在记言之中,能见出各人的不同性格,如本文中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就充分地显现了出来。
D.季路、冉有皆侍季氏,在“季氏将伐颛臾”的问题上,孔子责备二人,轻重分量明显不同:二人均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季路的责任更大,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可看出来。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