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59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季平二三事

薛保勤

①赵季平是中国当代音乐的一张名片,他以生生不息的创造和源源不断的作品,在中国的影视音乐,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和歌曲创作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我有幸和他相识,相处,相知,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2018年,我担任大型历史文献片《延安记忆》的总撰稿,作品完稿后,我为这部文献片写了一首主题歌。北京导演团队的老师们建议,最好请赵季平老师谱曲。于是,我们就有了这首歌的合作。

③他很认真,虽然歌词仅有几句,但还是拿着词和我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商量着对歌词进行微调,末了,告诉我打算用陕北信天游风格去写。他让身边的陕北同志用陕北话读了好几遍词,又自言自语地用陕北话模仿了几遍。我知道,他在琢磨怎么把这首歌和陕北的历史,陕北的风情、陕北的语言、陕北的音乐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④两个月后,我出差青海,他的电话来了,说作品基本成型了。为了三分钟的录制,年逾75岁的他亲赴北京。三分钟的歌,录了4个小时。歌制作完毕,连听了几遍,然后说:还不错!我感觉已经很好了,谁料他会拿起手机给在北京的儿子赵麟打电话:42小节、第47小节音不准,请迅速调整。这种止于至善的态度,至今印在我的脑海中。

⑤赵季平的儿子赵麟是我国新生代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赵季平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和赵麟合作间隙,我问他:赵麟,你长大了,现在还定期给父亲汇报工作吗?他说:要汇报的,我每年至少要认真地汇报一次。我笑着问:你害怕父亲吗?他说:不能说害怕,但心里还是很怯火的,每次汇报都要认真想想,不敢打马虎眼。当我和赵季平聊起赵麟每年给他汇报思想时,他说:我也是认真的,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像一个艺术家的样子,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要有音乐工作者的基本操守和基本修养,要以优秀的作品立身。认真是最基础的,做人是最基础的。

⑥他时常告诫儿子,有了一定社会影响,有了一定成就,要自知、自重,不慕虚荣,不图热闹,不赶场子,一定要有生产能留下来、能传下去作品的专业理想。有名气了不要翘尾巴,翘了尾巴丢掉了前途,翘了尾巴毁了声誉。

20091216日,我受领导委托,代表省委宣传部到机场去迎接他。我发现他是一个人从出口孤零零地走出来的。我问:你怎么一个人回来呀?他说:我就是一个人呀。我说:你的随行呢?他说;我在京有事,回来晚一天,让他们先走了。我笑着说,你得有个人跟着,你现在是主席。他说:前呼后拥的,不好!主席也是普通人呀。

⑧他这种普通贯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不张不扬地找一个不起眼的餐馆小聚,他对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交通问题、物价问题甚是关注。2019523日,央视《经典咏流传》在延安搞实况录制,此次活动的组织方没有订到公务座,只能委屈他坐二等座了。候车不能进贵宾室,我们一同在候车大厅等20多分钟。因为他是我代为邀请的,我也有些不好意思,善解人意的他却说:没事,没事,在哪等都是等。人家忙,我们两个能到就行了。记得那次演出结束后,我们乘车返回西安,他和我商量:我们在路上吃饭就不麻烦他们了,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一下就行了。他就是这样,始终把自己看得普通

⑨这位行吟诗人,谱出各种人生况味:欢欣喜悦、苍凉悲悯、哀愁苦涩,从容达观……就像他所说的这样,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最深处,是升腾于大地中的悦动,是生命之声的真诚流淌,不矫揉、不刻意、不拖沓,有风骨,有个性、有神采,正如他的直率坦荡、赤诚平和。艺术之树根深叶茂,这参天大树的源头,是艺术家从未改变的一片冰心。

(选自20211121日《三秦都市报》,有删改)

1.下列对标题“二三事”具体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和赵季平先生合作一首主题歌。B.赵季平先生打电话叫儿子调整曲谱。
C.赵季平先生教育孩子比较严格。D.赵季平先生始终把自己看得“普通”。
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介绍赵季平先生的音乐影响力和精神品格,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B.第⑤段画线句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赵麟在给父亲做汇报时的小心谨慎。
C.第⑦段画线句中的“孤零零”贬词褒用,表现了赵季平先生低调从容、平易近人的品格。
D.赵季平先生虽然是音乐家,艺术造诣极高,但并不高高在上,而是接地气地关注民生。
3.下列对赵季平先生“普通”的分析,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聚餐选择不起眼的小餐馆,关注交通、物价问题。
B.出差坐二等座、在候车大厅候车也不在意。
C.出门办事不麻烦别人。
D.抛开随行人员独自出行。
4.下列和文中赵季平先生的形象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A.有权有势的领导B.平易近人的长者
C.教子严格的父亲D.植根生活的艺术家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心落叶(有改动)

唐元峰

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

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小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绿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力所有鲜活的枝,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

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及树木来的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他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还是嘈杂的市井?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扣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

小心落叶。

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如你投以生命的关注,一股震颤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得比你超脱,比你奔放,比你从容。面对落叶,你的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可否?让我在岁岁的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片木牌:

小心落叶。

1.在第5自然段中,“无知和错误”指的是什么?
2.作者从“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自然段叙写我们日常匆忙劳碌,以致忽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生活状态,使下文“小心落叶”的提醒具有了现实意义。
B.9自然段,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回顾了树叶的生命历程,对树叶即将离开母体、飘零枯萎,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C.结尾部分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和拟人手法,直抒胸臆、具体细致地表明了对落叶的喜爱,那是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
D.面对落叶,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赋予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20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 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1.这五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部或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3.单选题: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原文的词语填在第二段这句话中(     

母亲          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A.惊恐B.惊慌C.惊惶D.惊吓
4.找出并分析概括第一段的事件中母亲的形象特点和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对我的态度, 分析“我”当时的性格特点和心理。
5.从文章中第二、三段可知,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分析“我”当时的心理。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一张诊断书》(节选),完成小题。

夜深了,塞北的出名风还在不停地呼啸,我和妻子坐在被风摇曳着的灯光下,抚摸着这张变黄了的诊断书,泪水再次模糊了眼睛,件件往事又一次次清晰地飘落在我们眼前……

那是一个人妖颠倒的年代。因为我妻曾担任过外国专家的译员,又自愿由首都调到边疆小城来教书,因而便被人合理逻辑出来,她一定是个特务。于是不问青红皂白地便把她抓起来,关入牛棚。当然,紧接着就是审讯,无休止的批斗……

皮肉的折磨并没有使她屈服,精神上的摧残几乎断送了她的生命。一个大汉对她宣布:经查证,你是个特务,是个男扮女装的特务!你的孩子是你搞特务活动的掩护,你根本就不会生孩子!

多么荒唐的审查啊!

一个母亲凭空失去了孩子,她整夜痛哭,终日依窗守望,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又不许会见!她无法忍受,她歇斯底里地大叫。愤怒、狂奔,她终于被逼成疯子。

我背起小小的行李卷,领着妻子进京求医。那时候精神病院里拥挤不堪,其他医院大都不愿接受这种有政治色彩的病人。茫茫长街,无处落脚。我们只好寄居在天安门广场的金水桥边。地上的灯光和天上的星光一样彻夜不灭,我们也睁大眼睛,彻夜不眠。

大约是广场上的寒风吹醒了她,半夜里,她突然以正常人的思维向我提出要求:找林巧稚大夫去,她是专家,只有她才有权证明我是男是女。

早年间我就听她说过,有一次,她的妈妈在生产中遇到病危,是经过林巧稚大夫抢救,才转危为安的。这位医术精湛、品格高洁的林大夫,一直保留在她的记忆中。

第二天早晨,我扶着她迎着太阳朝东走,走到当时已被更名为反帝的协和医院,挂过号,等候就诊。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坐在妇科门诊部外走廊里为患者叫号。她戴一副银丝边眼镜,前额高高的,显示着她的智慧。她的神态自然、镇静,学养深厚,慈爱善良,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我把妻子安置在长椅上,便走上前求这位叫号老护士帮助,希望她能将我妻的病历卡,直接送到林巧稚大夫手里。她听完我的要求,竟脱口说出:

我就是林巧稚。

噢!我望着她,和我在报上见到过的她的照片一模一样。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让一位著名的妇科专家,坐在走廊上叫号!

我向她陈述着我妻悲惨的遭遇,林大夫耐心地倾听着,时而摇头,时而叹息。终于她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手里的病历卡在瑟瑟发抖。她那充满慈爱的目光,被晶莹的泪水模糊住了。她又强忍着把泪水吞回去,果断地问我:

病人在哪里?领我去看看!

她走到我妻身边,用母亲般温暖的手,梳理我妻面颊上散乱的头发,她以专家的锐利目光,观察她痴呆的眼神、瞳孔,最后,她沉重地对我说:

把一个知识分子糟蹋到这种地步,残酷!请你们稍候一会,我去向他们要求,我要亲自为她检查,给她治疗。

林大夫迈着急促的脚步走进室内,好大一阵子又和另外一名女大夫一起走了出来,她们小心地搀扶着我的妻子,进了妇科门诊室。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只见林大夫亲手扶着我妻从一条长长的走廊里走了出来。我迎上去,林大夫把一张长方形的诊断书递交给我,她说:

是我和我的学生孙爱达医生共同给她检查的,诊断书上有我们两个人的签名。将来即使到了法庭上,我们也对她完全负责任。

我看到诊断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最后的一条结论是:患者是正常女性。腹部有多条妊娠纹,证明患者曾有过正常分娩。

我把这些字逐句地念给妻子听。起初,她脸上露出惨笑,继而沉默,最后伏在林大夫肩头,放声大哭起来。

林大夫替她擦去眼泪,扶着她一直把我们送到大门外,就要分手时,只见她面容严肃地说:

这样的诊断书,一生中我只开过这一次。

1.作者回忆往事,是什么事情让他对林大夫心怀感激?
2.第一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对林大夫采用了哪些描写方式?联系选文试着分析林大夫哪些高贵品质。
2024-03-3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