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45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18      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和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

13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19日至21      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检

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

罗阳依旧停不下来。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他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

每天晚上6时,航空例会和晚餐后,罗阳和褚晓文都要在甲板上走走。褚晓文说,罗阳能走上1012圈,他在思考,思考着歼-15以及沈飞和中国航空的未来。

1123日、24      海试日

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

歼-15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

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歼-15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

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每次起飞降落,罗阳都要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这些要点。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

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舰载机——歼-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歼-15海试,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他充满了热爱、期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罗阳的巨大压力。孟军说,作为歼-15的研发制造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情况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更是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但罗阳却坚持记录了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他的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兴奋。激动得忘了病痛。

1124日,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由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

1125   阴霾   返航日

成功,离舰,鲜花。

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

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辛苦了。

舰载机——歼-15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起来。

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日记的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使文章条理清晰。
B.报道通过回忆罗阳人生最后的八天七夜的工作生活,表达了对他的追忆与缅怀。
C.报道按天叙述,既突出时间的紧迫性,也渲染了人物工作的紧张和面临的压力之大。
D.报道中每天对天气实际情况的记录,一方面渲染了环境,另一方面也映衬了人物心情。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描写“天色阴沉,寒风凛冽”,既照应了后文11月25日的“阴霾”天气,也渲染了人们心情的沉重。
B.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如“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运用夸张,形象地写出了压力之巨大。
C.庆祝现场的热烈场景与罗阳的表现构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罗阳冷静的性格以及压力和病痛已使他疲惫至极。
D.文章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运用短句,简洁有力;运用整句,语意贯通。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的品质特点。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大国工匠”彭祥华》(节选),完成各题。

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千米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

2015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隧道开掘的第一步,是清除洞口外侧山坡上那些不牢靠的石头。它们稍受震动就有可能滑落,不仅对工程作业会带来巨大的威胁,甚至会殃及洞口下方的雅鲁藏布江水,给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洞口排险清爆要胆大心细。

彭祥华像往常一样,在悬崖峭壁上寻找最佳安装点,徒手安装炸药。

1.为什么川藏铁路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
2.如何理解“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3.为什么说洞口排险清爆必须要胆大心细?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产检时去医院进行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1.智慧医疗分为哪几个阶段,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获取B.建立档案C.知识发现D.远程服务
2.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利用互联网远程服务,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
B.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C.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
D.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相当成熟。
3.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远程服务则由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B.世界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
C.孕妇的所有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
D.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是电信运营商。
4.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A.打比方B.作比较C.作诠释D.举例子
2024-04-2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扰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14年扰战概念,主要是将从1931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战也包含在了扰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

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1931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 1931年至1937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在1931年至1937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19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确立“14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

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年抗战“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

同时,14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人民日报》2017011209 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来自腾讯网)

②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都应该记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
B.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
C.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D.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年抗战”,而代之以“14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6年的局部抗战。
B.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14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
C.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和日本国内一些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都将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定位于1931年。
D.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年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

(3)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年抗战”有哪些重大意义?请加以概括。
(4)上文谈及“14年抗战”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这与课文中聂荣臻元帅救助美穗子的做法性质是否一致?你认为应如何对待“14年抗战”这段惨痛的历史?
2024-03-2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