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444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请举例说明故都秋天的特征。
2.选文写的是故都的秋天,为什么提到南方的秋天?
3.请分析选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方法与含义。
4.选文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故都秋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信中,我这样叙说: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①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上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摄了。

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江津号启碇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②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③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的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④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⑤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险”。
B.选文第一段总写游历三峡时的内心感受。
C.文章开宗明义,“雄伟而瑰丽”是对三峡景色的总的概括,是该文的文眼。
D.选文第二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到的万千景象。
2.画线句②在选文第二段中的作用是(     
A.总写瞿塘峡的概貌轮廓。
B.总写作者在航行中的感受。
C.承接上文,明确船已驶进瞿塘峡了。
D.为后文写瞿塘峡的“险”作铺垫。
3.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句①作者把长江与海洋、天空作对比,强调自己被“母亲河流”所感动、所“吸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B.句③引用杜甫的诗句,将瞿塘峡与“百牢关”作比,写出了瞿塘峡的凶险。
C.句④把江面比作闪光的道路,形象直观,写出了水面宽阔明亮的景象。
D.句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山峦的色彩,突显了瞿塘峡的“瑰丽”景象。
4.下列对选文第二段景物描写方法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景随时异:描写从“天已微明”到“八点二十分”等不同时间下的瞿塘峡呈现出的不同景象。
B.视听结合:如写“江随壁转”“山如斧削”的形态和金色阳光、如墨倒影、碧绿山峰、红色晨雾等色彩是视觉,而江水“雷霆万钧”“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是听觉。
C.变换视角:如写近处的红雾,远处的山峦,高处的阳光,低处的江流。
D.虚实结合:既实写眼前激流澎湃的景象,又借古代歌谣等虚写过去更为惊险的场景。
2024-08-19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原雪

高洪波

北京连续一个月的大热,据老辈人说,这种大热在1947年那一年发生过,以后就再没碰到过——这么说来,半个世纪一次的酷暑,被我一不小心赶上了。

北京大热,大热到什么程度?火笼?蒸锅?还是湖北女作家池莉形容武汉那样:一群人浸在游泳池里听首长的报告?太夸张了,首长虽然爱作报告,但他面对一群赤裸裸的听众和浮在水面上的一颗颗充满期待的头颅,那感觉肯定好不到哪去。

池莉笔下的武汉,是五六十年代的武汉,还没有冷气和空调,灵台无计逃神矢,只好浸泡在水中以避酷暑。北京这次持续高温,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午时分电视台的记者到某路口的交通岗,警察同志正挥汗如雨地指挥交通。记者把温度计拿出来,放在警察脚下一测,乖乖,水银柱地蹿上去,摄氏五十多度!

人在这种高温下生活,您怎么能不浑身冒汗出痱子!然后念叨一个字:烦。

正烦着的时候,电话铃响了,一听,是云南一位朋友的声音,忙打听昆明热不热?这位仁兄一笑,说我们这里很凉快,一早一晚还得穿毛衣。

你说气不气人!

为了安顿自己被高温烤炙得焦躁的心情,放下电话便琢磨让自己凉快的事,一下子想起了云南的雪,三月雪,这是一种意识流,超越时空的本能。

云南的雪,雪片不像北方那么大,有几分细碎,落在地上之后很快就融化成湿漉漉的雪水,从雪花到雪水的过程,十分短暂,也许因为三月的云南地气已很是温暖的缘故吧?

雪如果再起劲地落上几个时辰,地面的热气渐渐被雪花们的努力所遮掩,你会发现一层浅白从天空铺下来,先是染白了绿色的松树、黄色的土墙、黑色或红色的屋顶,高傲的公鸡尾巴似的竹子们,也禁不住弯下了腰,翠绿的竹叶托住高天的白雪,格外有一种楚楚动人的风韵。在雪花的侵袭下,最冷静也最倔犟的恐怕要数仙人掌了,它们举着自己尖刺密布的巴掌,不客气地——刺破雪花的身躯,一阵风吹过,雪花们委屈地从仙人掌上滑落,也许这种相逢本来就是季节的错误。

雪花们继续飞舞,降落,随心所欲地栖息在自己可心的地方。当傍晚时分暮色被白雪裹挟而至时,浅白的颜色渐渐变成银灰,再过一会儿,银灰色也消失了,一种朦朦胧胧乌乌涂涂的色调掩上来,远处的村落先亮起一星灯花,继而是一片灯火,夜色与雪色借助于迷离的灯光,显出了高原特有的别一种神秘,而寒意与凛冽,也就在这时浮动在夜空,你踩着薄薄的一层积雪走向远方,每一个脚印,都提醒你这是一场罕见的雪,高原三月雪。

这当然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三月雪不同于冬雪,是老天爷恶作剧的一种表现,成心跟人们过不去。联想起北京七月间这场持续高温天气,下意识地,我想起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种种无奈,气温异常不过是小小不言的惩罚。

然而拿高原雪来抵御京都暑热,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却是我本人的专利,在写出高原雪的同时,屋外竟掠过一席凉风,甚至有几丝雨意,焦灼的心境,渐渐地复归于清凉。

遥远的高原雪,还在落着吗?

(选自《自然风情》,有删改)

[注]:①高洪波,诗人,散文家,曾在云南生活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用池莉笔下武汉人“浸泡在水中”的现象,表现了人们在酷暑下的无奈。
B.作者因酷暑而心情焦虑,云南朋友的电话,引发了他对高原三月雪的回忆。
C.作者说三月雪是老天爷恶作剧的表现,说明了三月雪和北京七月的酷热都让他烦躁。
D.“气温异常不过是小小不言的惩罚”,隐含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思考。
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者用温度计测出地面摄氏50多度,这一细节描写是为了突出交通警察的爱岗敬业。
B.“雪花继续飞舞,降落,随心而欲地栖息在自己可心的地方”一句,用拟人手法写出雪花的自由、潇洒。
C.文章把高原雪描写得富有情致,表现了作者渴望以雪的清凉来抵御暑热的心理。
D.文章采用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细腻生动,感情真切深沉。
3.文章以“遥远的高原雪,还在落着吗?”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大地的语言

①从来没有去过河南,从机场出来,上高速,遥遥地看见体量庞大的郑州市出现在眼前。

②说城市体量庞大,不只是出现在视线中那些耸立的高大建筑,更是一种感觉:那隐没在天际线下的城市更宽大的部分,会弥散一种特别的光芒,让你感觉到它在那里。声音、尘土、灯光,混同、上升、弥散,成为另一种光,笼罩于城市上方。这种光,睁开眼睛能看见,闭上眼睛也能看见。这种光吸引人眺望,靠近,进入,迷失。但我们还是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其实重复的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我们说去过一个省,往往就是说去过省会城市。所以,此行的目的地我也以为就是眼前已经若隐若现的这个城市。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河南想象的景观出现了。这景观不是热情的主人打算推销给我们这群人的,他们精心准备的是一个古老悠久的文化菜单,令我兴奋的仅仅是眼前出现的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③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些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人类文明史上,好多闪现过文明耀眼光辉,同时又被人类自身推向一次次浩劫的土地,即便没有变成一片黄沙,也早在过重的负载下苟延残喘。

④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结,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⑥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⑦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⑧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铸到青铜之上的模样。

⑨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⑩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⑪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

⑫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⑬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麦、黍、瓜、麻、菽……

⑭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来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⑮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轻风吹来,花粉摇落,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待秋风起时,他们就会从田野走进农家小小的仓房。

⑯终于到了平粮台,这是一个在平原上用黄土堆积起来的高台,面积一百亩,被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城池——宛丘。

⑰从那么久远的古代,原始的农耕就奉献出所有精华来营造城市,营造由自己供养,反过来又慑服自己的威权了。这个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的城市的雏形如果真的被确认,无疑会在世界城市史上创造很多第一。几千年过去了,时常溢出河道的黄河水用巨量的泥沙把这片平原层层掩埋。每揭开一层,就是一个朝代。新生与毁灭的故事,陈陈相因,从来不改头换面。但这个高丘还微微隆起在大平原上。它为什么不仍然叫宛丘,不叫神农之都,却叫平粮台?是不是某次黄水袭来的时候,人们曾经在这个高地储存过救命粮食,放置过大水退后使大地重生的宝贵种子?在这个已然荒芜的土台上漫步时,我很高兴这片土地仍然具有生长出茂盛草木的活力。那些草与树仍然能够应时应季开出花朵。草树之间,还有勤勉的村民开辟出不规则的地块,花生向下,向土里扎下能结出众多籽实的枝蔓,芝麻环着节节向上的茎,一圈圈开着洁白的小花。

⑱人类不同的历史在大地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但大地的奉献却是一样。我记起在俄罗斯的图拉,由森林环绕的托尔斯泰的庄园中,当大家去文豪故居中参观时,我没有走进那座房子,看干涸的墨水瓶和泛黄变脆的手稿。我走进了旁边的一个果园。树上的苹果已经收获过了,林下的草地还开着一些花。淡蓝的菊苣,粉红的老鹳草,再有就是与中国这个叫平粮台的荒芜小丘上一模一样的轮生着白色小花的芝麻。不同地域的人操持着不同的语言,而全世界的土地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一种只要愿意倾听就能懂得的语言——质朴,诚恳,比所有人类曾经创造的,将来还要创造的都要持久绵远。

(取材于阿来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渐渐感到怅然若失                         怅然若失:失望,失落
B.主人打算推销给我们这群人的        推销:推荐,介绍
C.反过来又慑服自己的威权了            慑服:因恐惧而顺从
D.新生与毁灭的故事,陈陈相因        陈陈相因:不断重复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作者看城市的感受与下文看田野的兴奋形成对比,意在表明对城市的厌烦。
B.第③段列举了一系列农耕工具,形象地表现了中原大地上农耕文明的历史从未断层。
C.作者由“土、田、禾”等象形字联想到了大地上的劳动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
D.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意蕴丰富且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深情礼赞。

(3)本文题目“大地的语言”有何深刻含义?
2024-03-2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