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437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杏花春雨江南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交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中的“这句词”指的是什么?根据文意说说引发无数人共鸣的原因。
3.试从两个角度,分别写出划线的句子写得好在哪里。

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⑥段中所说的“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的。
5.沈从文曾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的影子。”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杏花春雨江南”也终将成为一种遗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典雅地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E.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         ,没有         ,没有         ,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     )(     )
2.在横线上的空白处,下列词语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墓碑                    ②十字架                    ③墓志铭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3.在括号内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虽然       但是B.不仅       然而C.无论       然而D.因为       但是
4.在方框内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千方百计             聚精会神B.挖空心思             庄严肃穆
C.兢兢业业             惊心动魄D.争先恐后             肃然起敬
5.本段两次写到托尔斯泰坟墓,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次对坟墓的描写,都突出了平凡普通的特点。
B.第一次描写与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对比,衬托出托尔斯泰平凡的伟大。
C.第二次描写与三位伟人对比,衬托出只有托尔斯泰的人格才是真正的伟大。
D.这两次描写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因朴素而使得托尔斯泰的坟墓成了世上最美的坟墓,而只有精神的力量才能长远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6.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这样描写自然景物更显坟墓的平凡与朴素。
C.渲染出坟墓的宁静肃穆。让人感到能安睡于这样宁静的氛围之中也是一种幸福。
D.景物的变化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到一个伟大灵魂的永恒。
7.与画波浪线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B.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C.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D.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8.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解释说明B.表转折C.表补充说明D.表语意转换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目。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陜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陜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陕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竟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中“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效果。
2.文中画线句“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有什么深层含义?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和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B.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
C.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秋夜的深刻感悟。
D.文章整体上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024-08-29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孤独的老树

李东辉

这是一棵酸枣树。高有十几米,微微向南倾斜的树干坚硬如铁,很粗,双臂不能抱拢,一尊倾倒的青石武士斜靠在他身上,相依为命的样子;树冠半径十米有余,枝枝杈杈,交错盘绕,如一个巨大的发髻。

从春末到深秋,满树都是诗情画意,先是柔嫩的芽儿,而后是碧绿的叶儿,接着就是一树的花香;秋天到了,颗颗圆润如珠,红如赤豆的酸枣挂满枝头,树下乘凉的人随便翻个身,就能捡到落在地上的枣儿,拿起来,放进嘴里,便是惬意如神仙了。

从秋末到来年初春,酸枣树则是另一番景色。脱去了一身的繁华,赤身裸体,傲然挺立于旷野之上,萧瑟的风吹过来,有些被老树拦下,风就有了声音,有些伤感,像是在唱着离别的悲歌。然而,老树却不见半点摇晃,还是那么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太阳的光照在他身上,黑褐色的枝干闪烁出金属的光泽,那孤高傲岸的本性就愈加不可救药了。

他孤独,是空间上的。旷野茫茫,天地寂寥。只有他,兀自站立于乱石之中,挺拔在大地之上,除了风,与他作伴的,就只有磊磊乱石间自生自长的野草了。

老枣树站着的地方,是一片古老的墓地。位于冀中平原古郡平舒(今河北大城县)西南八里。墓地很大,足有百十亩,呈长方形,东西窄,南北长,北面是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坟丘。南面是零零落落的石雕残块,有身首异处的石人、石马;有腿断尾折的石羊石虎;还有断为几节的牌坊立柱……偌大一片墓地,只有他孑然一身,兀自孤立于乱石之中。这无边虚空里的一棵树,也就孤独得令人肃然了。

他孤独,是时间上的。四百年风雨沧桑,多少与他有关无关的往事都已随风而去。他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哭着喊着来到人世,又看着他们悲悲喜喜,聚散离合的熬煎着日月,最后,又目送他们被埋入地下,入土为安。当年,与他一起生,一起长的那些松、柏、榆、槐,不是做了房屋的梁柱,就是被砍了,伐了,变成了装钱装粮的箱柜。到如今,就只剩了他,与这片好大的墓地为伴,默默守护着四百年来一言难尽、欲说还休的破败与荒凉。

从小就问过村里的长者,这老树是谁种下的?他们说:小时候,也曾问过村里的长者,他们得到的回答跟我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一去不返的时光带走了那个答案,老枣树的身世成了一个谜。谜一样的老枣树却明明白白地活着。他不神秘,只是孤独。四百年前的一个偶然,他被人带到了这里,是一株幼苗,柔弱而胆怯,不知道从此以后的日子会怎样?然而,无论怎样,他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那个偶然已经为他做了决定,除了跟着时光一点点成长,他做不了任何选择。四百年来,他好像只做了两件事,成长与活着。当年,制造了这个偶然的人早已灰飞烟灭,化作了泥土,而他居然躲过了无数劫难——天打雷劈,刀砍斧剁,牛羊啃咬,战火硝烟……如今,他带着四百年的一路风尘,在光阴里孤独地活着。

他孤独,是心灵上的。树有心吗?有的。天地间的生物都是有心的。只是所有的心都是深藏不露,不为人知的。不为人知的心是孤独的。老树正是靠着那颗孤独的心激励自己以一棵树的形态活在天的之间。直到有一天,他死了,倒下了,人们才会看到那一圈圈细细密密的纹路,那是树的年轮,也是他的心。然而现在,老枣树还活着,我们还不懂他的心,所以,他还是孤独的。

孤独的老树活得从容,活得安详,活得心平气和,那尊明代万历年间的青石武士雕像斜靠在他身上,相依相偎,是一对母子呢。十年前,老树的旁边,又多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明兵部左侍郎、通议大夫李松墓——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老枣树还是孤独依旧。小石碑上的字,说的是这墓园的事,似乎跟他没啥关系。仔细想想,也有点关系,他和它,还不都是因了这墓地才被种到这里的吗?

1.作者笔下的“老树”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分析。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请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谜一样的老枣树却明明白白地活着。他不神秘,只是孤独。
4.请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作者说“老枣树还活着,我们还不懂他的心,所以,他还是孤独的”,那么你读懂老树了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全文,面对老树说一段话。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描写了一年四季枣树不同的形态,展现了它生命力之顽强,表达了对枣树的喜爱。
B.作者通过空间、时间、心灵三个层面来突出枣树的孤独,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C.大树旁的石碑刻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暗示着这棵孤独的枣树将受到关注和保护。
D.作者写与枣树一起生、一起长的那些松、柏、榆、槐,是为了通过对比,突出老枣树历经沧桑以及它的孤独。
E.“太阳的光照在他身上,黑褐色的枝干闪烁出金属的光泽,那孤高傲岸的本性就愈加不可救药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树的坚韧与自信。
2024-05-1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