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2363660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一文,作者是______,他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__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共有______篇。
2.解释选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宣言曰:(     )
(2)且庸人尚之:(     )
(3)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3.翻译划线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街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许衡传》)

【乙】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

(选自《元史·李德辉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大之——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可以推定“奇”为意动用法,“以……为奇”之义。
B.衡独坐树下自若——由“危楼高百尺”可以推定“危”为“高”之义。
C.适岁——由“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可推定“凶”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之义。
D.德辉天性孝悌——由“申之以孝悌之义”可以推定“孝悌”为“敬爱父母和兄长”之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久,师谓其父母曰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以卒                                 皆出于此乎
C.读书何                                 大王不取也
D.卒其业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3.下列对乙文画波浪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B.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C.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D.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衡与李德辉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但两人有共同点,他们的家境都很贫困,他们都喜欢读书且胸有大志。
B.【甲】文中许衡抄书而读,他知道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科举及第。他善于思考提问,甚至把老师问得答不出来,老师只得离开。
C.【乙】文中李德辉抄录书籍,读诵不息,又谢绝与朋友交往,专心求教,立志做一个敬父母、效国家、有作为的人。
D.【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想读书的人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去读书。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问说》)

材料三:

《师说》为谁而写?从原文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到: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那么,韩愈为什么要特意写文章送给李蟠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呢?

(选自刘晨曦《〈师说〉三问》)

1.小文制作了文言虚词知识卡片,请用下列句子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要求正楷书写。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圣人/择师而教之/句读之不知

“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例句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句读之不知
代词,他(他们)(1)______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2)______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______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篇目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师说》(1)______正:古之圣人、于其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反:今之众人、于其身、士大夫之族
(3)______
《问说》从“问”的角度倡导从师学习正:孔文子、古人
反:(2)______
3.材料三提出了“《师说》为谁而写”的疑问,是写给李蟠,还是写给其他人?请结合你的理解,写出看法和理由。
2024-07-06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至夜月明       莫:通“暮”
B.余方心动欲还       心动:心里害怕
C.臆断其有无,可乎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       夜:夜晚
2.下列各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秦王恐破璧
B.涵淡澎湃为此也       子路率尔对曰
C.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反不能及
D.自为得其实       樊哙侧其盾
3.下列对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判断句)
B.磔磔云霄间。(省略句)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倒装句)
D.周公之逮所由使也。(被动句)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阴森可怖的石钟山夜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以反问的方式点明了全篇主旨,语气强烈。
C.作者分析人们无法得知石钟山得名的根本原因是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实地考察和准确记录。
D.文章重在记叙游览石钟山过程,叙议结合,寓叙事于论断说理之中,使谋篇布局更周密细致。
2024-06-28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