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6211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曹马能收人心

①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②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③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④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⑤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三征: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②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1.第②段“悉宥之”中的“之”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回答)
2.第①段中,曹操“破敌而还”后为什么奖赏“前谏者”?
3.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的两个反面事例。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讨伐吴失败之后,司马师认为过在自己,故拒听朝议,只责罚了其弟。
B.讨伐诸葛诞时,王基要求进攻,但司马昭不同意,反让他引军转据北山。
C.王基不听诏令,没有“迁移依险”,最终平定寿春,司马昭给予高度评价。
D.作者认为袁绍杀死田丰直接导致了他失国丧师,突出了得人心的重要性。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遗策                    因:
(2)数百之众             将:
(3)赢粮而             景: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3.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4.作者认为秦国最终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玩(执着)B.爱(非常)C.不(沾染)D.甚(多)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翻译最贴切的是(     
A.唉!对于菊花的热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说起。
B.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
C.唉!陶渊明之后,就没有人爱好菊花。
D.唉!像陶渊明这样爱好菊花的人是越来越少。
3.下列各组全都是莲花别名的是(     
A.缅桂、芙蓉、菡萏B.荷花、水芙蓉、菡萏
C.含笑,芙蓉、菡萏D.木兰、芙蓉、水芙蓉
4.找出文中点明主旨的原句______
5.陶渊明以“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本文作者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什么?
2024-05-08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照镜子)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进(间或)
2.下列各句中,语气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之”字意思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暮寝而思之D.燕、赵、韩、魏闻之
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选段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选段第二、三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选段的主旨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得出,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的道理。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