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58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折断一半的苹果枝

院子里的苹果树刚开始挂果,其中一根树枝,却不知为何竟然折断了,说是折断,其实并不确切,因为树枝的一半还和树干连接着,使得这根遭遇不幸的树枝,多少还拥有一点折而未断的幸运。

在这根折断了一半的树枝上,长着一百多粒小苹果,粉嫩粉嫩的,说它们是新生的婴儿,或者巢中的幼鸟,都应该是很生动的比喻。这些刚刚绽出的小苹果,在苹果树这个大家庭里,原本与其他树枝上的苹果并无二致,所得到的大地的养分也是相差无几的。可是,也许是半夜里的一阵风,也许是哪个无聊住户的攀爬,总之,这根苹果枝折断了一半,原先伸向天空的枝条,现在向地面低垂下去,挂在上面的小苹果,与其他枝条上的苹果弟妹,因此就不免有了一些区别。

如果这根苹果树枝完全折断,掉落地上,那情形自然另当别论:一根苹果树枝死了,倚靠它供给养分的小苹果,便不会有任何一粒幸免。中国古语覆巢之下,无复完卵所蕴含的生存哲理,适用于残酷的社会政治,但是用来喻指遭遇厄运的苹果枝,也同样恰如其分,不同的是,这根树枝并没有完全折断。它还顽强地活着,用仅剩一半的枝干,向依赖它生活、成长的一百多粒小苹果输送养分。看得出来,它在忍着,熬着,苦苦支撑着,希望自己的儿女——这一百多粒果子,也能和其他树枝上的小苹果一样,平安地长成红润、饱满且甜的大苹果。

但是,悲剧正在这里:这一百多粒小苹果,每天都在长大。尽管它们所得到的养分,很可能会少于那些没有折断的其他枝条上的苹果,从而导致它们在生长中多少会有一些营养不良。但是,它们终究都在成长,每一天下来,它们都在增加这根树枝的负重。

渐渐地,这根低垂的苹果枝,朝地面垂得更低,快要支撑不住了。

苹果终究长到多大时,这根半折的苹果树枝,才会承受不起自己儿女的重负,因而彻底折断,掉落地上?这根树枝不懈地为儿女输送爱,最终却将导致自己的毁灭,从这种意义上讲,大自然的任何悲剧,无论多么微小,甚至小到一粒蚂蚁的迟归、一枚青果的早坠,都可以是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

我坐在苹果树下,品茗,读书,无须喧嚣,不慕荣华,体味平安和宁静的生活,真有一种无言之大美,头顶上这根半折的苹果树枝,将我的玄想引入渺远,我知道,我轻而易举就能用绳子或铁丝将这半断的枝条捆绑结实,确保它能平安进入秋天。同样,我也深知,这种举手之劳的援助和爱心,施之于人,尚且不易,施之于草木,可谓难矣!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从一根苹果树枝“折而未断”的不幸与有幸入手,实际上是为后文在更深层意义上展开对幸与不幸的深刻思考张本。
B.作者由“折而未断”的苹果枝结局的悲惨推及一粒蚂蚁迟归、一枚青果早坠的“惊心动魄”,深入展示了事件主体不幸遭遇的沉痛,也折射了社会生存法则的残酷。
C.作者想要表达一种审视与思考,行文之中却又时时透出一种置身事外的闲谈;这与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提到的“玄想”一词所包含的意义正好是相通的。
D.作者说自己在“苹果树下”的生活“有一种无言之大美”,这其实是作者对生活中现实存在的一种生态状态的解脱,其中包含有批判与反思的意味。
2.作者写折而未断的苹果树枝上的小苹果“粉嫩粉嫩的,说它们是新生的婴儿,或者巢中的幼鸟”,这些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表达效果和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轻而易举就能用绳子或铁丝将这半断的枝条捆绑结实,确保它能平安进入秋天”,可是又说“这种举手之劳的援助和爱心,施之于人,尚且不易,施之于草木,可谓难矣”,根据文意,联系生活实际,如何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我与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与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绘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雪开场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载歌载舞。

它多美啊,轻快、飘逸、纯净,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立刻发觉,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着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肯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春天,总是阳光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思念着母亲。

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雪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1.“我”与女儿来北方看雪的目的是否一样?为什么? 
2.文章以“别踩疼了雪”为标题有什么用意?
3.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充溢诗意的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简要概括女儿在冬天以外的三个季节里以怎样的方式思念母亲。(每个方面不得超过12个字)。
2024-08-20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课外阅读,完成各题。

梧桐树

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但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的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翻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由当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盘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恢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作者丰子恺,有删节)

1.窗前的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显出了三种容貌:①梧桐树生叶;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②段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妙处。
3.作者为什么对落叶比落花更感到悲哀呢?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的?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段“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的理解。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叮当,叮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叮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节选自茅盾的《风景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
安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么妩媚呀!
妩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的“沙漠驼队”有何特点?这样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简析选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概括选段的主要写作内容。
2024-02-03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