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文言文翻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565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冰雪。怒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节选自蒲松龄的《促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                      索:寻找B.如冰雪                  被:覆盖
C.之则气断声吞        顾:照顾D.谛之                      审:仔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覆之                      其小
B.急趁                         ,形若土狗
C.迷所往                      成以
D.相对默                      气息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取儿藁葬B.成以其小,劣之
C.惴惴恐不当意D.思试之斗
4.下列对文段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渺然不知所往。
译文:儿子不见踪影,不知上哪去了。
B.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译文:夫妻二人面对面坐着,茅屋里没有炊烟。
C.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
译文:忽然听见门外蟋蟀在鸣叫,(他)吃惊地起身察看。
D.手才举,则又超忽而跃。
译文:手刚刚松开,(它)却又猛然跳起逃走。
【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运用了多个比喻,意在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B.荀子告诉我们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如虽有槁暴的木轮也不能再变直了。
C.荀子告诉我们学习要既重视积累,也要做到坚持不懈,同时还要专心致志,就像“积土成山”一样。
D.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善于物也
(2)学不可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根据文段,请概括作者认为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士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
B.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而不见,搔首踟蹰
C.西举巴、蜀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D.秦有余力而制其                  在赂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智忠信B.弃甲曳兵
C.今人有大功击之D.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3.下列各组中,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以与诸侯争斗。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以合纵策略缔结盟约,相互援助,成为一体。
C.蒙故业,因遗策                         覆盖已有的基业,凭借前代的策略。
D.追亡逐北                                   (一路)向北,追击逃亡的败兵。
4.对《过秦论》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最早论述秦朝兴亡的史论名篇,分上下两篇,由东汉洛阳人贾谊所作。
B.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贾谊将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攻守之势异”。
C.全文贯穿着充沛的气势。这是借助铺陈夸张的辞赋手法和言意不尽的比兴手法来表现的。
D.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量和感染力。
2024-02-03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中“徒”意义相同的一项(     
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白者多徒行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②⑤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相如廷叱之者 ④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语句。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5.写出“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现在使用的意义相似的成语。
2024-03-29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