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48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认为,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改善机体免疫力以防止辐射对机体的损害是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专业人员认为太过于乐观。

当我们的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成化学能量时,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损害DNA和细胞膜,这种伤害可导致衰老。当然,很多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而在这种理论的鼓噪下,乐开了怀的是一些厂家和商人。君不见眼下消费者的钞票正在大把大把地流入生产维生素和抗衰老补充剂厂商的腰包。

事情的真相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绝不可能消除体内所有的自由基。而且,如果能消除所有的自由基,事情又向另外一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此外,在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身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也许已经进化得天衣无缝,所以基本上难以接受改进。例如,催化清除剂EUK8EUK-134可能帮助短命的线虫增强脆弱的免疫力,但是对于人来说却毫无用处。这些催化清除剂对果蝇的免疫系统也不起作用。

也有事实表明,促进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对提高寿命并非至关重要的。对生物体的免疫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两种酶,它们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实验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因此它们的寿命比一般果蝇要延长约10%。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尽管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但它们的寿命甚至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

不过,如果对人进行同样的基因工程改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那么对于人来说并非幸福,而只是一种灾难。这种过多的酶不仅不能促使人长寿,而且会导致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所以,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也并非是科学对我们延年益寿的有效承诺。

1.下列对“自由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伤害DNA和细胞膜,从而导致人的衰老。
B.阻止自由基产生的唯一方法,是补充带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的药物。
C.人体的自由基,并非清除得越多越好。
D.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
2.“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对此句中的“理论”阐述不当的一项是(     
A.文字上有其合理的因素,有其成立的理由,但实践上行不通。
B.是一种研究领域的假设和推理,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
C.言之有理、自成体系、指导实践的真理。
D.依据科学研究衍生的某种设想,实践难以证明。
3.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
B.在千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的身体内在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进化得天衣无缝。
C.对人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而增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并不能使人长寿。
D.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会延缓衰老。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使人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B.实践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使生命延长的两种酶,这给人类寿命的延长以有益的启示,使人们看到了增寿的希望。
C.眼下,科学仍然不能弄清限制食物摄入对我们究竟是增寿还是减寿。
D.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体内有长寿基因存在,所以,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没有多大的必要。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1)本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A.主要通过举例B.主要通过数字
C.主要通过比喻D.主要通过比较

(2)语段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想要揭示的问题是(     
A.人民大会堂气势雄伟,建筑巧妙。
B.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得益于多种建筑手法的运用。
C.人民大会堂的艺术效果来源于重复与变化手法的完美结合。
D.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艺术依靠那简单重复的几十根柱子。

(3)对北京的明清故宫的“最杰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典型性。
B.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一惯性。
C.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超常性。
D.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科学性。
2024-08-3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为什么怎么办。前者追究原因,后者提供对策。只有搞清原因,才能想出办法。办法通常是多样的,必须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写了一本书,名叫《选择的必要》,他非常重视最佳方案的选择。

2)此外,可能吗有时也很重要。解放前曾流传有人长年不吃东西;近年又宣传各种天外来客,诸如此类,惑人耳目。真是。更有甚者,一些政治骗子出于小集团的利益,把某些人和事吹得神乎其神,愚弄天下,尤其可恶。碰到这类事,就得采取科学态度,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多问几次可能吗?”“合乎自然规律吗?”“合乎情理吗?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陈献章说得好: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3)读书时必须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孔子说:清朝的郑板桥,诗词书画,都很擅长,而且喜谈学习方法。他说:“‘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4)他这段话,除最后一句外,都可赞同。对于自然科学,言攻则可,言扫则不可,除非是伪科学,才有扫的问题。否则,只能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一般不会了无一物

……

5)以上问题主要供读理科书时参考,至于其他学科,情况当然不完全一样。例如宋朝吕祖谦曾介绍他读历史书的方法: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先正读书诀》)

6)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自然不可一概而论,就是理科中各学科,深钻下去,也要分别对待,有所区别。

(选自王梓坤《贵在一个字》)

1.依次填写文中划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当时黯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B.①当时黯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①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②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
D.①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
②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2.下列对“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贵在懂得怀疑(书本知识),小的怀疑就可以取得小的进步,大的怀疑就可以取得大的进步。
B.学习贵在对书本知识持怀疑态度,怀疑得少,进步就少,怀疑得多,进步就多。
C.学习贵在有疑问,善于思考,思考小的疑问,就会有小的进步,思考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
D.学习贵在善于思考,心存怀疑,你有小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就会有小的进步;你有大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则会有大的进步。
3.下列对选文最后引用宋朝吕祖谦的读书方法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要选择最佳方案。B.说明要跨学科读书。
C.说明对待不同的学科应采用不同的方法。D.说明读书要注重实践。
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善思善问,要注重方法。B.要善问,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
C.读书要善质疑,要“深思多问”。D.论述善思善问的具体方法。
5.作者对(3)段中画线句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是(     
A.完全赞同,因为科学研究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精度与泛览相结合。
B.彻底否定,因为“攻”“扫”二法不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
C.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不排除“扫”的读书方法浏览看大意。
D.肯定“攻”,否定“扫”,认为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离不开精读的读书方法。
2024-08-22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药研究工作。我带领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的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已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10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100%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从分子到药物

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于1972118日,终于找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长在北方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比较低,药物生产需要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项目的团队成员在四川找到了含量高的青蒿。

1973年秋,我们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这样,我们终于打开了新抗疟药物的大门。

影响世界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协作下,我们确定了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并迅速被《化学文摘》收录。1979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我们国家发明奖,表彰青蒿素的发现。

198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赞助的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个会议上,我国关于青蒿素,其抗疟性的几个报告引起热烈反响。作为这个会议的第一个发言人,我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随后这一报告在1982年公开发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疗效开始引起世界关注。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发展与超越

青蒿素和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在研究评价的时候发现,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疗效提高近十倍,更重要的是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我们团队后来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在过去十年,我们也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的疾病。《青蒿素及其青蒿素类药物》一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记录了青蒿素发现的历史及我们在研究进程中所学到的知识。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地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中医药学的贡献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有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列举的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屠呦呦在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上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后,青蒿素的发现及其疗效开始引起世界关注。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罕见。
C.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屠呦呦具有全球视野,她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从传统医学中研究、发现良药,从而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
2.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哪些?
3.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
4.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5.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2024-06-0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