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96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单独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答复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快乐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突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下列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写人都与“秋天”有关。
B.“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C.“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D.“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点明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向上的。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
B.“悄悄”写出母亲动作之轻,怕打扰“我”,理解儿子,为儿子伤心,突出母亲的细心。
C.“偷偷”写出了母亲对“我”的不放心和关注,表现了母亲的慈爱。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3.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坚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高浓度的情感震撼人。
4.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菊花,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带“我”看菊花,是想唤起“我”对生存的欲望。
B.菊花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C.菊花颜色淡雅,“我”非常喜欢菊花,所以母亲让“我”多去看看菊花。
D.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暗示“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5.下面是小红写的招领启事,在格式或内容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招领启事

本人于9月8日放学后B捡到黑色钱包一只,内有人民币壹佰元,请失主速与高一会计(1)班小红同学联系。

C 高一会计(1)班小红

D 202298

A.AB.BC.CD.D
6.下列语文实践活动中,属于主题报告会准备阶段的是(     
A.主持人致辞,激活气氛。B.同学们纷纷发言。
C.班主任做活动小结。D.召开班干部会议,确定班会主题及形式
7.某班级挑选了一些篇目准备参加经典诵读活动,下列不适合的是(     
A.《将进酒》B.《醉翁亭记》C.《少年维特之烦恼》D.《望岳》
8.某同学拟写了一篇提倡“勤俭家风”的征文稿,下列不适合作为素材引用的一项是(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B.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难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织棉布,得纺线。写到纺线,就想到外祖母。

冬天,天黑得早,吃过晚饭,洗刷完毕,外祖母就在卧室靠窗放着的那架纺车前坐下,开始纺线。我呢,就在被窝里躺着,还不困,只是有点无聊。正对着床头,有个巨大的桐木箱子,黑漆已经驳落。箱子角上放一盏小煤油灯,一灯如豆,却把屋里杂物的影子,映得十分庞大。那些影子,虚虚的,静静的,一动不动,像凝神屏气似的。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它们,并不感到奇怪和害怕。

“嗡嗡嗡”“嗡嗡嗡”,纺车一圈一圈地转,细细的棉线绵绵不绝地扯出来。这种纺线的声音和节奏,很少变化,简直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定模式。有时我想,就算黑灯瞎火,外祖母照样能丝毫不差地纺出线来。灯光昏暗,时间也发生了奇异的变化,昼和夜的边界仿佛模糊了,消失了,只是浑浑浊浊地流逝着,缓缓的,沉沉的,无声无息,也不翻起任何波澜。时间从黑暗的无涯际的远方来,到黑暗的无涯际的远方去,只是恰好经过了这座房子,经过了这盏灯。纺车声是超越于时间之外的另一种独立的东西,仿佛和时间没有任何关系,仿佛就算时间停止了流逝,这种声音还会自己响自己的,坚韧,固执,永恒。迷迷糊糊中,我就在这种声音里慢慢进入了梦乡。

一个椭圆形的白色的线锤一点点成型,果子一样成熟,然后被拿下来。接着继续纺下一个……

就这样,一个漫长的冬天,外祖母能纺出好多个线锤。一个个,码得整整齐齐,放在簸箩里。

线纺好了,得经染色,然后才能织。

豆子收割完毕,种上麦子,天气慢慢凉了。屋子后面有片空地,正好可以经线。这个时候,母亲就会请来邻家婶子过来帮忙。两人小声商量着,在空地上插四个不高不矮的小木棍,插成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这几个小木棍往往是从旁边的槐树或椿树上砍下来的,散发出淡淡的好闻的木香。午后,阳光明亮而安静,悄然洒下,仿佛永远也不会离开这儿似的。树木的叶子黄了,落了。树叶飘落的时候,轻轻的,也很安静。天空辽阔高远,但它的深蓝色清澈如水,盈盈欲滴,不用抬头看它,也能感受到它在静静映照着整个尘世。几只灰喜鹊飞来,又飞去了,轻轻叫了几声。一切是那么安然,绝对,肯定。仿佛一个简简单单的世界,从古至今,就应该是这样的。

母亲和婶子拿着线锤,围绕着小木棍,一圈圈走动,把线散开。那么长的线,牵扯不完,无穷无尽似的,但母亲和婶子倒是从容不迫,不急不慌。她们边忙活边说些闲话,家长里短啦,庄稼收成啦,这些世间琐事,对于经纬天下的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对母亲和婶子她们这样的人来说,却也是世间大事。并且,话又说回来,经纬天下的目的,难道不就是让天下普普通通的人,能够从容安稳地去过他们自己愿意过的日子吗?所有对世俗生活空间的硬性规划,都让人怀疑其动机不纯。太阳快落了,天空慢慢暗下来,正好线也经完了。

儿时,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织布机的。织布机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组装,用好了,可以拆卸收起。

从秋天开始,母亲每年都要织几匹棉布。我记得我家的织布机就在堂屋靠东墙那儿放着。织布时手脚并用,协调配合,有条不紊,没经验的人会手忙脚乱,是织不好的。一只梭子,如一条鱼儿,穿过条条密密麻麻的纬线,从右手瞬间抵达左手,脚踩下面一个踏板,打纬刀“啪”的一响,接着又从左手瞬间抵达右手,一套动作的完成,需要干脆流利,不能拖泥带水,所谓“往来如梭”,即是指此。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直至一匹布慢慢织成。新棉布似乎还隐隐有一种新棉花的原生味道,摸上去质朴厚实。千丝万缕,理顺整齐,经纬交织,绵绵为布。近代改良派人物张之洞,任两湖总督时,致力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创办武汉织布局,题联道:“经纶天下,衣被苍生”。我极喜欢这个对联。一个工厂企业,若唯利是图,就算做得再强再大,其精神还是狭隘。若有深厚情怀,即便做小事情,也照样有大境界。

棉布织好了,做新衣。新棉袄,新棉裤,新棉鞋,上下一新,新天新地。新新的,暖暖的,等着过个新年。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B.lánC.然(qiāoD.子(suō
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凝神屏气:指小心翼翼,极度紧张。B.浑浑浊浊:模模糊糊,丝毫都不清晰。
C.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D.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
3.根据文意,对“纺车声”特点总结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韧B.固执C.永恒D.独特
4.对文中“果子一样成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线锤比喻成“果子”,饱含了作者的喜爱。
B.外祖母机械地纺出一个个线锤。
C.作者期待着线锤一点点成型、完成。
D.作者赞美外祖母的辛勤纺线。
5.对文中的“世间琐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也能成为世间大事B.经纬天下的人也应重视
C.就是母亲和婶子边忙活边说的闲话D.从古至今,无穷无尽
6.作者认为,一个好的工厂企业应该具备的素质是(     
A.做强做大B.做小事情C.做大事情D.衣被苍生
7.根据内容分析,与文章思想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章从外祖母早年纺线写起,写出了整个时代的辛酸。
B.文章写妈妈和婶子经线,怀旧之中有一种温暖的自豪。
C.文章描写织布中的梭子往来,表达了小事情中也可以出大境界的思想。
D.文章在新农新年以及布衣难得的感慨,流露出传统不再的复杂情感。
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纺线B.织布C.棉布D.布衣
2024-08-04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________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________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________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竟然     不懂          B.仍然     不信          
C.居然     不信          D.居然     不信          
2.和上文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目的的理解,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刘和珍只是一个和蔼、善良的青年。
B.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反动派凶残的虐杀。
C.以刘和珍的精神来反衬那些“苟活者”。
D.赞颂刘和珍临危不惧的精神。
3.第一段中加点词“无端”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暗示青年们的请愿是无缘无故的。
B.从正面说明刘和珍他们死得不值得。
C.说明爱国青年只是徒手请愿而已。
D.进一步揭露反动派镇压无辜青年的下劣和凶残。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转暖。大家都害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里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及至听我说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土了!

1.选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2.分析下列句子。
①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这句话中的动词表现了母亲对三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夕儿子回家,母亲笑了。及至听说儿子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章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选文中体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
2024-08-3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