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5369

下面的文字摘自胡适的《我的母亲》,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选自《胡适自传》黄山书社,1986

1.上文中,“我”因为母亲的责罚而得了眼翳病,母亲心中又悔又急。这里的“悔”和“急”分别指什么?
2.上文中,母亲的“严厉”和“慈爱”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

向刚

正月初六,暖阳似金。春节假期还没结束,父母便扛着锄头去地里忙活了。

他们弯着腰,锄头举过头顶,挖进地里,轻轻一撬,再把土块敲碎。我送午饭时,地已经挖了一大片,父母额头上的汗珠如雨水般滚进衣裳,背部已然湿透。他们年过花甲,头发皆已花白,还如此劳累,我见了不由心疼,他们却是笑意盈盈,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下午以及最近的计划,争取在清明节前把玉米种全部播进地里。

父母种了一辈子的玉米,以前种玉米为生,如今种玉米致富。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玉米面饭是主食,餐餐吃,天天吃。母亲怕我们三兄妹厌食,就会变着法儿做,一会儿土豆拌玉米饭,一会儿麦面拌玉米饭,一会儿又变成菜蒿蒸玉米饭。秋收后,家里满院子都是金黄的玉米,父母商议后划成三份,家人吃一份,养家畜一份,一份给我们兄妹当学费。进入新世纪,家乡的日子越过越好,大米代替玉米成了餐桌上的主食。村里的一些叔叔伯伯纷纷外出打工,父亲却选择留了下来。他说:我习惯了种地,种玉米让我感到踏实。他和母亲租了一些空地,全部种上玉米。

种玉米看似简单,传统的种植方法,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步骤。松土、运粪、发酵,到了清明前后,确保气温不再降低后,再把玉米种播进地里。播种时间很讲究,清明节前后半个月内最佳,出苗率最好,收成更有保障。父母对玉米细心,他们顶着烈日除草,在田间插放稻草人,让每棵玉米苗都茁壮成长,收成后的玉米堆满一个小粮仓。这些玉米不再是家里仰仗的口粮,而是用来养殖家禽和家畜。

日子好过了,我们三兄妹都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父母也在逐渐老去。他们年复一年地劳作,背慢慢驼了,腰渐渐弯了,天气变化时,偶尔就会引发腰酸背痛的毛病。我经常劝他们少种一些玉米,该休息时就要舍得花时间静养。他们满口答应,但一转眼,就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论哪块庄稼长势好。只要谈到玉米,他们就会一副欢天喜地的笑颜。

父母种了一辈子玉米,玉米的丰收,让贫困的家庭脱掉贫根,过上幸福生活。如今,他们劳动,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一种珍惜。因为他们坚信:越勤奋,越幸福。

当天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塘而坐。侄女看着疲惫的爷爷奶奶有感而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兄妹对视了一下,默然点头。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就起床。吃过早餐,扛着农具,带着孩子,跟父母一起下地里干活。我们早已不仰仗这些玉米生活了,但是我们兄妹都觉得,要把父母一辈勤劳踏实的家风传承下去。

清香的春风吹在身上,舒适惬意。阳光下,柳枝静静发芽,桃花悄悄吐蕊……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选文围绕父母种玉米一事展开,叙述了父母从以种玉米为生到靠种玉米致富,最后种玉米寻求一种精神慰藉的故事。
B.作者旨在引导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学习父母身上勤劳、踏实、乐观的优秀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C.文章结尾讲述了“我”带着孩子跟父母下地里干活,是因为心疼父母太辛苦,想帮助他们早点把活干完。
D.村里的一些叔叔伯伯纷纷外出打工,父亲却选择留了下来。说明我的父亲恋旧,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潮流。
E.文中写到父母在讨论玉米时欢天喜地的样子,体现出父母对劳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突出他们勤劳踏实的品质。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母的形象。
3.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清香的春风吹在身上,舒适惬意。阳光下,柳枝静静发芽,桃花悄悄吐蕊……
4.拟写文章标题,并讲述理由。
标题: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5.写出你的家风家训,联系当下,谈谈自己的理解。
家风家训: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
2024-08-06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小题。

河西走廊的风

李新勇

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河西走廊。河西的发音,听起来清新悦耳,内秀温柔;走廊则让人感觉豪迈旷阔,辽远绵长。河西走廊放一起,由不得使人联想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牛羊成群、驼铃悠扬等诸如此类的景象。

人是追赶想象的怪物。为证实早些年想象中的景象,我们常常踏上或远或近的旅途。况且,在这曾经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部位上,还沉积着那么多诗句,一直在等我们用眼睛和心灵去揣摩和体悟呢!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幽怨与无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和挂念等等。

出了兰州向西北走,越走越荒凉。车过乌鞘岭,就像跨过一道门槛。身后,那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已经无法给这里的土地带来多少青翠的生机。而这乌鞘岭,恰恰是地理版图上季风与非季风、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眼前,连绵的大漠和戈壁,在狂暴冷酷的西北风中,显得苍凉寥远。距离铁路时远时近的祁连山上,几乎没有草木,与铁路两旁的土地一样,褐黄、干枯。唯一生动的,是不管山头怎样高低错落,那整齐的雪线之上,依旧终年不化晶莹洁白的积雪。这些积雪是河西走廊的命脉,加上隐没在山间的冰川,一同哺育着河西走廊上所有生物,从昨天、今天到未来。山脚下,时断时续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绿洲。这些绿洲上不是村镇,就是城市。

在武威下火车,改乘汽车。坐了一段汽车,又改乘马车。我们向一个著名的绿洲进发。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一路迎面吹过,在耳畔划出尖锐的啸叫。西伯利亚距此是那样遥远,没有想到从那里吹来的风,到这里依然如此强劲。

在抵达绿洲之前,几乎全是戈壁和荒漠,很少有草木,即使偶尔碰上一棵两棵带刺的植物,看起来也是那样孱弱和猥琐。想那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还是块丰饶的、翡翠般的土地,是游牧民族的天堂。仅从那首被霍去病击败的匈奴人所吟唱的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歌中即可见端倪。一转眼,两千年过去了,这里居然落魄到如此地步。

马车的颠簸,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久远的年代。风把马的鬣鬃扯成一面呼啦啦的旗。道路两边不时有连片的油菜,当地朋友说,要是早一个月来,我们就可看到金黄的油菜花与祁连山顶的积雪相映成趣的美妙景象。

路边,不时出现三五个毡房组成的小村落。每当我们经过的时候,都会走出一两个老人向我们眺望,有的手里还牵着五六岁的小孩子。朋友告诉我,那些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他们是在看我们是不是他们从远方归来的亲人。朋友说,如今在河西走廊,绝大部分体格健全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有的一两年回来一次,有的一去之后不再回来。大片土地撂荒了,长出茂盛的野草。另一个朋友说,土地撂荒没有什么不好,这些土地原本就应该属于野草;再说,就是这些油菜地,耗费了大量的宝贵的冰川融水。

一路上,他们喝着西凉啤酒,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居然没有一点醉意。在接受主人献上的哈达后,就着大块的牛羊肉和酥口的油果子,又喝起了张掖大曲。周围的邻居听说来了客人,也端出自家酒和肉,围进毡房来。跟过节一样,毡房里立即增添了不少热闹。很快有人起身唱歌跳舞。上了年纪的嗓子和腰肢,已经无法将一个民族昔日的雄健剽悍、抑扬婉转展现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却并不妨碍他们表达热情好客、古道热肠的情绪。

我吃着蘑菇面,愉快地感受着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淳朴民风。心里却有一些小想法。比如,关于土地被撂荒,重新变成绿洲——这多半应该算作好事;比如大批青壮年离开家乡,由此减轻了祁连山融冰所要承载的人和因人而蓄养的牲畜的用水负担——这更不是什么坏事情。曾经在一份资料上看到,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成了困扰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持续发展的四大难题。而这四大难题,都会因为前边两种情况的出现而出现转机。

谁说不是呢?当我们向主人告别的时候,主人遗憾地说,我们是他在这里最后招待的一批朋友,将来要访他,就得去深圳。他说他儿子和媳妇已经在深圳那边打拼了将近十年,有了自己的事业,站稳了脚跟,他的孙子和孙女也在那边上了好几年学了。

在返回路上,西北风仍旧那么吹着。不管是在来还是去的路上,都没有看见成群的牛羊,也没有听见悠扬的驼铃,但感觉上,河西走廊上汪洋恣肆的风,已经不像先前那样粗糙和莽撞了。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祁连山积雪是河西走廊的命脉,是它与冰川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同胞。
B.文中引用匈奴人的悲歌是为了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河西走廊这一带,土地丰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C.作者认为青壮年外出打工和土地撂荒问题并不影响河西走廊的持续发展,当地人也能理解。
D.文中主要写了西北风和民风。作者从自然环境的荒凉和落魄,一个民族的热情好客和淳朴乐观的情境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
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对河西走廊的联想和想象,与下文形成对比,用现实证明河西走廊并没有想象中的优美和充满诗意。
B.“即使偶尔碰上一棵两棵带刺的植物,看起来也是那样孱弱和猥琐。”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孱弱和猥琐”来比喻这个地方植物不茂盛,一片荒凉之景。
C.“风把马的鬣鬃扯成一面呼啦啦的旗”一句用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河西走廊西北风的强劲。
D.作者通过苍凉寥远的大漠、孱弱猥琐的植物与热情好客的民风对比,歌颂了河西走廊人民纯朴的心灵。
3.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在感觉上“不像先前那样粗糙和莽撞了”?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节选自《合欢树》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节选自史铁生《合欢树》)

1.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②母亲的全副心思却放在给我治病上。        还:
②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尽力: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4.课文写母亲对合欢树没有心思照顾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