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342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深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了。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1.以上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玩索
生生不息
3.注音
(     )                 (     )                       诬天(     )
4.填空:
(1)培养文学趣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小”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3)“如蠢牛听琴”是由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转化而来的。
5.第⑥自然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
6.“这三种流行的毛病”指的是什么?
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费孝通《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禄村农田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
B.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根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他们以种地为生,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C.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因为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所以村落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而产生“土气”。
D.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村落内的人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人与人则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关系。
2.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对比论证阐明,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利用《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论证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概括了事实,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说明“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3.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人们被土地所囿,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彼此了解,更容易获得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B.乡民们“从俗即是从心”,是因为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规矩对他们而言无须用法律来保障,是从小“习”出来的礼俗。
C.因为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所以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它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4.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来源于此。
B.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C.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他们最懂泥土的珍贵。
D.土地不流动,庄稼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D.“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社会。
B.当终老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特色。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明显。
7.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关于职业

夏丐尊【注】

①关于青年的职业,有人这样说:职业是神圣的,而且是终身大事。青年于未就职业前需考察社会环境,审度自己的个性,参酌将来的希望,仔细选择。

②这番议论原不是毫无理由的话。可是按现今之实际,却不免是一种高调。审度自己的个性”“参酌将来的希望,这种条件对眼前有许多职业可就的人来说,也许可做参考。可是在大多数的一般人看来,这番议论只等于空洞的说教,等于一张不能兑现的美丽的支票而已。

③现在让我来平心静气地提几条可走的方向供诸君参考。据我所见,普通人的职业的来路不外下列几项,诸君所能走的方向当然也不出这几项。一、独立自营;二、从事家业;三、入工商界习业;四、入公共机关作月薪生活。

④诸君出校门后投身职业,该向哪一条路跑,原不能一概论定,一条路有一条路的难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志愿,断难代为抉择。不但别人难以代为抉择,恐诸君自己也无法抉择。在现在的情势之下,一切须看条件:要独立自营,至少家里须有小资本;要从事家业,至少家里先要有老业;要入工商界学业,至少在工商界要有能介绍的亲友;要找稳定工作领月薪,也至少要有人援引;此外,各门还要有能相适应的特种品性。不过就大体说,诸君为生活计,总须走一条路,而且事实也非逼迫诸君去走一条路不可。现世尚谈不到机会均等,只好各人走各人的路,君乘车,我戴笠”“君担簦,我跨马,有的乘车,有的戴笠,有的担簦,有的跨马,从前有此不平,现在仍有此不平,无法讳言。

⑤在现今,什么都只好去碰去看,尤其职业。今日在职业界吃饭的人,他们有的在某公司办事,有的在某工厂中为事务员,有的在某衙门里做官吏,有的在某处办农场,但我相信他们当初并不曾有此预期,只是因了偶然的机会,经过几次转变,达到现在的地位而已。

⑥但诸君不可误解,把解作不劳而获的幸运。要碰,先须有碰的资格;没有资格,即使有偶然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无法将它抓住。某商店须用一个管银钱的店员,你如果是没有金钱信用的人,就无资格去碰了;某机关要请一个书记(文员),你如果是文理不通、字迹潦草的人,就无资格去碰了;某公司要找一个能担繁重事务的职员,你如果是身体怯弱的,就无资格去碰了。身体、品性、知识,都是碰的条件。中学教育原不是教授职业技能的,但在身体的锻炼、品性的陶冶、知识的修养各点上来看,却不能说与职业无关。诸君在学校如果曾做了正式的学习,不曾马马虎虎地度过,那么对于以后的就业来说,也可以说不曾白花了学费了。

⑦诸君出校门以后,就利用在学校中锻炼好了的身体、陶冶过了的品性、修养来的知识去碰吧。一面还须把身体、品性、知识继续锻炼、陶冶、修养,以期不失未来的新机会。万一不凑巧一时碰不到职业,请平心反省,是否自己没有碰的资格?倘若自己觉得资格不够,就应该努力修补;如果自问资格无缺,所以碰不到职业完全由于没有机会,也只有再去碰而已。实情如此,有什么别的话可说呢!

(选自夏丏尊文集《白马湖之冬》,有删改)

【注】夏丐尊(1886-194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曾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春晖中学等学校任教。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为青年学生将来就业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2.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能兑现的美丽的支票”指什么?
3.作者认为职业要去“碰”。下面是“碰”的几种含义,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文中的“碰”应是(     
A.撞击B.偶然遇见
C.通过接触进行试探D.触犯顶撞
4.文章第⑥段列举店员、书记、职员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5.下列各项名人名言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林肯
B.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巴斯德
C.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莫尔
D.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得到的机会要多。——培根
2024-05-17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时候,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而是”“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例如形容江水河流,则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家知道这是李煜著名的《虞美人》词中的佳句,作者抒写的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伤感情绪,这位亡国之君的愁和恨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他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就是满江,写的是春水,抒的是愁怀。这里的字就具有其特殊的意味,它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愁之多,恨之切,而且犹如江水东流,可谓是绵绵无尽期了。又如戴叔伦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贺铸的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都是以一汀满汀一川满川。又如秦观的词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说的是满山春色。苏舜钦的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晏几道的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等等,都是说的满树”“整夜”,而所有这些,都是以写情为主,富有感情色彩。

高明的语言艺术家,的确像一位魔术师,在他们的笔下,每个字都有各种妙用,花样翻新别出新意。一个常用的字,就可以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这也许是艺术的特殊功能吧。当然,这也并非神秘到不可知的。字本身,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它必须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才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至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不好,那就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了。

(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下列诗中的“一”表示单一、少数之一的一项是(     
A.一枝红杏出墙来B.一江春水向东流
C.时有幽花一树明D.一汀烟雨杏花寒
2.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一”在诗用不单一。
B.诗人用“一”主要表现思乡愁绪。
C.有时“一”字能营造出诗歌独特的意境。
D.普通的字在诗中被妙用也能别出新意。
3.对选文第二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艺术家总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创新意识。
B.字词“运用之妙”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思想。
C.诗歌中“一”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显得神秘莫测。
D.“一”在诗歌中若要发挥作用,必须依附所写之物。
4.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5.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